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金芳 《奋斗》2008,(2):5-6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的高度负责精神。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我省重点国有林区必须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用新的思路谋划森工林区发展,努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林业文化体系,和谐的林区社会体系,切实肩负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孙森 《奋斗》2009,(1):18-19
近年来,大兴安岭松岭区(林业局)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力度,始终不渝地坚持构筑生态林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实现全区(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部,森林资源总量低,森林覆盖率不高,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全区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林业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资源管护得到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以国家重点林业工程为载体,加快生态修复步伐。依托国家重点林业工程,2000年以来全区完成造林核实合格面积1800多万亩,森林面积达996万亩,森林覆盖率12.8%,森林蓄积量达660.33万立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实践》2002,(2):20-21
昌图县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示范县,退耕还林重点县。2001年,结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林业大开发,转变了林业增长方式,加快了林业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当年全县造林整地的总数14.7万亩,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标准之高、质量之好,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人》2012,(11):16-17
正生态林业建设走在前多年来,宁夏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为重点,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基础上,实施了"六个百万亩"林业生态工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森林资源快速增长。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区每年新增造林面积都在150万亩左右。截至目前,累计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是林业大省,建设美丽河北,林业系统责任重大,更应担当。当前,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多种树、兴水利、促转型"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战略定位,坚持绿色惠民、林果富民,加快国土绿化,壮大林业产业,加强资源管护,积极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重点在六个方面见实效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3,(10):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武川县作为自治区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北窗口,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本县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全市乃至全区的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武川县委、政府将生态保护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退耕还林、天保工程和"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抓手,全面开展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作,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截止2012年,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100.65万亩,飞播造林26.1万亩,围栏封育71.9万亩,累计增加林地  相似文献   

8.
马尚英 《党的建设》2007,(11):61-61
省林业厅作为全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的总体要求,围绕全省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保护与发展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努力构建全省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呼群 《实践》2013,(9):6-7
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立足区情,站位高远,是十八大精神在我区的细化实化,是指导我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行动指南。"8337"发展思路站在保障全国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完全符合国务院加快内蒙古发展意见中的生态定位,充分体现了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符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8337"发展思路为我区深化林业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壮大林业产业,加快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骤增。“建设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便成为这一时期林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思路。1994年,原林业部提出要“深化林业改革”、“外拓空间,内建机制”,活跃林区经济,使林业经济发展壮大起来,以减轻森林资源的压力。与此同时,顺应世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原林业部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2l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为21世纪中国林业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建设“两大体系”的总体思路下,林业在向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向发展。林川林场产业发展道路的问题,是我这个党支部书记兼场长必须回答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11.
张德新 《新长征》2012,(11):4-6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着眼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做出了建设"五大一强"的战略部署,其中,加快林业大省建设,实现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是我们做好林业工作,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总体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围绕林业大省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隋凤富 《奋斗》2008,(8):9-10,38
多年来,黑龙江垦区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加大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始终不渝地坚持植树造林,构筑起以五大生态工程为重点的生态林业体系,建成了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农林并举互为支撑的协调发展之路,为垦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陇西县林业工作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全力实施面山绿化、绿色长廊、新一轮退耕还林、林果基地建设和生态保护治理五大工程,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协调,形成生态建设成屏障、林果基地铺富路和生态文化建基地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兴国县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思路,主攻绿色、低碳、循环生态经济,积极构建产业经济、生态治理、人居环境三大体系,走出了一条经济结构优、资源消耗少、生态环境美的科学发展道路,先后获得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和省森林十创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一、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构建高效集约的生态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5.
邓勇 《学习月刊》2014,(12):47-48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部,地处大别山西端南麓,国土总面积19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95.6万亩,占总面积的65%,属于典型的山区林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始终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主战场,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绿满荆楚"行动,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提出了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的奋斗目标,致力于打造鄂北绿色生态屏障,在全县开展了以"绿满大悟"为主题的植树造林活动,重点组织实施林业"民生公益工程"、  相似文献   

16.
单增庆 《奋斗》2013,(12):38-3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我省生态资源丰富,大兴安岭作为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和黑龙江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地位重要,有能力、有条件、更有责任和义务高举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在林业系统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相似文献   

17.
曹爱平 《学习月刊》2013,(2):104-104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持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综合,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林业职工群体作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自然地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林业系统各级工会作为我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广大林业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林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应锐  李波 《先锋队》2011,(9):F0004-F0004
今年以来,襄垣县林业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林业生态建设上响亮地提出了“保二争一不落三”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林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转变造林投入机制、突出生态效益化”为重点,以生态经济型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环境生态化”战略,重点开工建设十大造林绿化工程。  相似文献   

19.
杜凡 《实践》2009,(9):53-54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顺应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林业建设的新要求,对林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生态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生态文化,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学习月刊》2013,(2):F0004-F0004
区委、区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蔡甸,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大决策。全区紧紧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生态产业、生态宜居、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力争把蔡旬打造成为天蓝、地绿、水净、城美、民富、人和的国家级生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