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来自北京和天津的60多位国际问题的专家、学者4月12—13日聚会在外交学院,就9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走向及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讨论。会议气氛十分热烈和活跃,有40多位学者在会上宣讲了论文或专題发言。大家从理论、  相似文献   

2.
由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世界历史》编辑部和香港亚太二十一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东方外交史”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1日在外交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空军指挥学院、国防大学、澳门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5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经过热烈的相互交流、多方切磋和广泛讨论,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全部议程。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围绕“东方外交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时空范围”,“东方外交史中的…  相似文献   

3.
郭延军 《外交评论》2007,(6):109-112
由东亚思想库网络中国国家协调单位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办的"东亚合作:进展、前景与对策"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7日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商务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山东东亚研究所、外交学院等单位的4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主旨报告和三个讨论环节构成,学者围绕目前各方关心的东亚合作中的重点问题展开了建设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20-21日,由外交学院与欧盟安全研究所(EUISS)联合举办的"中国与亚太的未来"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围绕"2030年的世界发展趋势"、"信息时代的共同关注"和"资源稀缺时代的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讨论.来自欧洲和东亚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1986年12月26日,国际和平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和外交学院共同在外交学院举办了“国际和平年一首都青年学者裁军问题研讨会”。中国人民争取世界和平与裁军协会、外交部、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研究生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军事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外交学院10多个单位的170余名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12日,我院召开“2002年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研讨会”。来自首都高校、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安永玉大使出席会议并讲话。外交学院前院长刘山,副院长曲星、秦亚青也出席了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过去一年来国际局势的发展以及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并就深入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战略机遇期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2002年的国际形势与会者一致强调,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六大对国际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国际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凌胜利  魏斯莹 《外交评论》2013,30(1):151-154
2012年10月27—28日,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未来五年的中美关系:议题与挑战"中美学者战略对话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20多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对话。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卢静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外交学院副院长朱立群教授、外交部美大司蔡伟副司长、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教授、美国进步研究中心梅勒妮·哈特女士先后致辞,认为就未来五年中美关系的  相似文献   

8.
2007年12月5日,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俞新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教授、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应邀在"外交学院论坛"就"2007年国际形势与今后五年的展望"发表演讲,意在盘点2007年国际形势,并展望未来五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本刊特将他们的演讲整理刊发。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5日,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俞新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教授、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应邀在"外交学院论坛"就"2007年国际形势与今后五年的展望"发表演讲,意在盘点2007年国际形势,并展望未来五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本刊特将他们的演讲整理刊发。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5日,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俞新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教授、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应邀在"外交学院论坛"就"2007年国际形势与今后五年的展望"发表演讲,意在盘点2007年国际形势,并展望未来五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本刊特将他们的演讲整理刊发。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今时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5日,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前所长俞新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王逸舟教授、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应邀在"外交学院论坛"就"2007年国际形势与今后五年的展望"发表演讲,意在盘点2007年国际形势,并展望未来五年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本刊特将他们的演讲整理刊发。  相似文献   

12.
团结合作深入探讨 --首届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推动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加强中国外交学教学研究单位的交流与协作,进一步加强中国外交外事工作和外交学学术研究之间的联系,外交学院发起召开了中国首届外交学学科建设科学研讨会。这次大会于2002年9月26—27日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与会代表有外交部、中联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交学院、《世界知识》出版社等4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得到了外交部、中联部领导的重视。外交部原副部长、外交学院院长杨福…  相似文献   

13.
外事往来     
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两主席福斯特斯密特先生(维也纳外交学院院长)和克罗先生(美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院长)于1985年初首次向我国发出邀请,请我院派代表参加9月16—20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十三届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我院梅平副院长和主管对外交流的潘绍中副处长本着“了解情况、结识朋友、探索交流渠道、适当宣传自己”的精神前往参加了会议。国际外交学院院长会议是1972年由维也纳外交学院和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发起并于1973年6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一届会议。之后,每两年在奥地利举行一次大会,另一年在其他与会国家举行。第十三届会议是与会国最多的一次。25个国家的4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苏联等9个国家是首次派代表出席。我院代表受到周到的接待并列在主宾席的位置。此  相似文献   

14.
1999年9月15日上午,外交学院全体师生员工欢聚一堂,隆重、热烈地举行1999—2000学年开学典礼暨庆祝教师节大会。外交部党委书记、部长、外交学院董事会董事长唐家璇同志出席大会并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向新入学的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出席大会的还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杨文昌同志以及外交部有关负责人。大会由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石午山同志主持。会上,唐部长作了重要讲话。他阐述了目前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并指出,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美国…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25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2年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和外交学院等高校的7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以"中国外交:机遇、挑战、对策"为主题。外交部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张志军莅临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外交部副部长宋涛出席了当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10日,由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主办的"东方历史上的文明交流与融合"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来自韩国、新加坡、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王春英教授主持.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教授、澳门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郝雨凡教授、香港树仁大学历史学系鲍绍霖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紧紧围绕着四个主题,即"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交汇"、"合同异,辨东西: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学理攸同:东西方文明最高境界的一致"、"综合创新:东方文明的出路",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初步获得了对文明问题的深层次认识.  相似文献   

17.
8月4日至7日,江西省党校系统在井冈山召开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与会代表就坚持生产力标准、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以下简称新秩序)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0月30-31日,外交学院主办了“二十世纪国际关系与中国”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外交部、中联部、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新华社世界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外交学院2005年国际形势务虚会于2005年12月3日在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外交部、中联部等中央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与会者围绕2005年国际、地区形势及其特点,大国关系的新动向和联合国改革,中国外交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与会者普遍认为,2005年的国际形势总体上平稳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李健  杨闯 《外交评论》2006,(5):110-112
外交学院和世界知识出版社联合举行的“百年中外关系系列丛书首发式和百年中国与和谐世界研讨会”于2006年8月30日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召开。在京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法德驻华使馆的代表、俄罗斯学者以及新闻媒体等出席会议。首发式由外交学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