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官无孝子     
徐波 《廉政瞭望》2004,(7):18-21
包拯曾经说过:“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贪官即贼。既然是贼,当然就会无恶不作,无法无天,面目可憎。然而在一些人看来,这样做似乎有失厚道、有失偏颇,认为人总有两面性,贪官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有污点,也不乏亮点。于是出现了一种“第三只眼看贪官”的现象,让我们在看到许多非常缺德的“民贼”的同时,也就有幸目睹了一批“似乎有道德”的“孝子贪官”——  相似文献   

2.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贪官受到惩治。“要钱不要命”成了贪售真实写照。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当贪官走向刑场时,不少人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过已晚贪官毙命,于己,咎由自取,本不足惜。但对后人,尤其对仍在为官者,却有着震撼心灵的的警示——只有廉政为民,才能避免重蹈贪官可耻可悲的覆辙。  相似文献   

3.
郑实 《党建》1998,(10)
六十年代北京名牌大学毕业的徐炳松,23岁加入共产党。他在多年的工作中付出了努力,党组织没有忘记,1988年,45岁的徐炳松被组织任命为广西玉林地委副书记,不久,他又担任行署专员、地委书记。1993年1月,徐炳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担任要职之初...  相似文献   

4.
张珊  李涛 《廉政瞭望》2003,(6):25-29
代表人物一:徐炳松夫人。周卫东在广西玉林本是个小人物,他是玉林地区文化局演出公司下属的文达装潢公司的经理。当时,徐炳松是领导900多万人的地委书记,周卫东通过攻克“外围”,徐炳松的夫人,终于攀上了地委书记这门“高亲”。原来,徐炳松的妻子曾任玉林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周卫东作为“识相”的部下,通过走夫人路线,有机会出  相似文献   

5.
赵蕾 《廉政瞭望》2010,(17):42-43
“我现在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悔恨万分……”原许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保山在狱中感叹,“过去的人和事情,我不愿再去提及,宁愿选择遗忘”。当看到报纸上有贪官落马的消息后,他心里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些也许让他不自觉地想起当年的自己——  相似文献   

6.
198年初,中央纪委、监察部再次以通报形式,向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徐炳松因为利用职权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8万元,收受他人现金30万元(由检察机关继续侦查、确定性质),中纪委决定并经党中央批准,开除其党籍。紧接着,自治区人大依法罢免了徐炳松政府副主席职务,一场正义的审判在等着这位毁于贪欲的高级领导干部(徐炳松一案于1月21日在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拔出萝卜带出泥”徐炳松的案发,起于一桩扑朔迷离的夹生案的查处。1996年12月20日,原…  相似文献   

7.
这是古书上的一则笑话:搬神像者。一个庙里并排摆着一黄一黑两尊神像。一黑兵见之,说:“吾黑神资格老,当居黄神上。”于是移黑神居首位。一黄兵又谓:“吾黄神本领强,当居黑神上。”于是移黄神居首位。二兵争竞不已,搬移十数次,神像被折腾得破损不堪。黑神与黄神浩叹道:“我们二人过得好好的,无端被这几个人搬坏了。”一解:自觉去搬仔细解剖搬神像者的队伍,我们会发现他们总的可分为两类:自觉去搬的和被迫去搬的。自觉去搬神像,又分为这么几种:甲、坚信吾神文功武治天下第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这种人多的是一腔热…  相似文献   

8.
贪也有道乎?     
有些贪官对如何才能“贪而无虞”虑之甚细,其中“规矩”颇多,甚可玩味。看贪官自道:例一,王德水的“原则”。河南荥阳市原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德水,涉嫌受贿23.7万元人民币、1万港币、1000美元。在接受检查官询问时,他说:“我和其他人(应是其他贪官)比起来,还不算太贪,因为我有我的收钱原则,收钱就要给人办成事,办不成事,我就把钱退掉。”“为什么?”检察官问。“我不会让人花冤枉钱的。”析:王德水自制的“贪则”是“收钱就要给人办成事”,很符合交易原则。“办成事”云云,兑现向买官者之诺也。你给钱,我…  相似文献   

9.
近来,有关贪官“迷信”的话题很是引人关注。据报载,原湖南省娄底市委副书记、纪委副书记罗子光“迷信”数字,他的前任的“坐骑”的车牌号码最后两位数是“17”,而他则强行霸占了单位里尾数为“66”的车牌号码。应该说,很多贪官都有一些个人“癖好”,但我们对于贪官的如上言行,不能简单地以迷信视之。对于迷信活动的本质,是人们在对自身命运感到无奈时的一种心理要求。贪官的如上举动,有多少人会相信是贪官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另一个被认为是“迷信”的贪官丛福奎,当别人送钱给他时,他总是不要,他要人把钱作为善款捐给女大师,人们说到他时…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04,(4):9-11
据统计,近年来,贪官落马80%来自群众举报。而当人们为贪官落马击掌相庆时,是否想到:为举报贪官,多少举报人都有一部用血泪写就的辛酸史。因为拳报,举报人付出巨大代价;因为举报,举报人常常惨遭迫害。贪官倒了,而举报人的境遇依然那么凄惨;贪官判了,而贪官的罪名中却少有“报复陷害”罪。这不免让人产生“免死狗烹”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当前,贪官傍大款似乎已成为贪官们搞腐败的必修课,就连成克杰、胡长清之类的高官也不能例外。他们一头扎进款爷、款姐的怀中,玩起了权钱交易的游戏。贪官傍大款危害虽大,但它仅仅是众多傍中的一种。眼下出现的另一种傍,比贪官傍大款更加可怕,那就是警察傍黑帮。贪官傍大款,双方图的只是钱财,而警察一旦傍上了黑帮,他们不仅图钱,而且往往还要害命。   报载,以人送绰号“活阎王”刘振华为首的黑帮在河南登封市盘踞了长达 10年之久,其成员已发展到 30多人。 10年来这帮恶魔丧尽了天良、干尽了坏事,然而就是这样一帮食人之兽,每…  相似文献   

12.
翻开中国刑法史,从中不难看出,历代统治者奉行重典治吏的原则。西汉惠帝、武帝时期,朝廷规定:官吏若贪赃受贿,一律处死,并陈尸井市示众。北魏孝文帝规定:官吏“枉法十匹,罪之死刑”,甚至“受羊一只、酒一斛者”亦受大辟之刑。宋太祖赵匡胤惩治贪官也很严厉,仅在建隆三年至开宝六年的八年间,就处死将军一级的贪官数十人。明朝朱元彰最恨贪官,他规定官吏贪污白银超过 60两,除枭首示众外,还要剥下皮来,在皮中塞进稻草立于大堂公座之侧,以警示继任者。此令一出,贪赃枉法现象明显减少,以致州县官员登堂入座时“每每相诫,勿以…  相似文献   

13.
贪官的胃口     
人吃饱了饭,肚子就不会饿。这不是废话吗?可话还得说。因为在当今社会,有些事把人们弄得越来越糊涂了。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对我说,肚子吃得太饱,就撑得慌。而那些贪官们的胃口,咋就没个饱呢?是啊,如果贪官们的胃口和平民百姓的胃口一样,不就不叫贪官了吗?依我之见,凡称得上贪官者,大都是手中握有一定的实权,在单位里是绝对的“大哥大”。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即使你有贪心,可谁会给你送呢?这就应验了人们常说的“行贿要有钱,受贿要有权”。贪官权有多大,胃口就有多大,此话一点不假。当然,贪官们的胃口也不是一开始就像…  相似文献   

14.
在仅有十几个人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中心,三个吴姓贪官一同落马,让人在为之惊异的同时也不禁心生感慨:都姓“吴”,不过是一种巧合;而都目无法纪,定然不是巧合了--在如何“捞外快”的问题上,彼此想法的心领神会、一拍即合,正应了一句成语:臭味相投;在慷国家之慨进行权钱交易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也应当用一句成语来概括:狼狈为奸。  相似文献   

15.
据“临床”观察,大凡东窗事发的贪官往往会心甘情愿地患上一种特殊的“健忘症”。该症通常发作于被调查、讯问的场合,症状主要表现为贪官对自己明显超出其工薪收入的巨额财产之来源拒不交代或百般狡辩,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信口雌黄。  相似文献   

16.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小节问题,许多领导干部都是非常注重的。可以说,小节紧连着大节,大节体现在小节。然而,注重小节者并非廉官独有,有时,一些丧失大节的贪官对小节的在乎程度也是超乎人的想象。贪官重小节,自然有他(她)的良苦用心。依笔者揣测,首先是刻意追求做掩护。在人们的印象中,贪官大都花天酒地,气势凌人,然而这样往往招人耳目,容易“翻船”。“聪明”的贪官却不这样,他们和廉官一样对“小节”非常在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让人很难相信如此一位“好干部”竟然与“贪”联在一起?!其次是“低调处理”保安全。看起来谨小慎微,没…  相似文献   

18.
贪官们有不受贿的时候?有。—些贪官在特定场合不仅不收钱,而且拒贿时“声色俱厉”,显得“正气凛然”,这使他们赢得了“清廉”的美名,也为他们披上了遮蔽贪婪真面目的外衣。“什么人的钱碰都不能碰,什么人的钱可以照单全收;收钱必办事,否则会坏了‘规矩’;办不成时要退钱,否则会坏了‘名声’。”在这些贪官的内心往往盘踞着一种可怕的“另类诚信”准则,他们“信守”这些准则,腐败行为便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安徽省定远县原县委书记陈兆丰是一个索贿受贿及拥有不明财产来源近千万元的贪官。在定远这样一个农民人均收入仅2000多元的全国重点贫困县,陈兆丰之所以贪而不倒,直至成为腐败的“大鳄”,据说与他很讲  相似文献   

19.
1998年9月初,中央纪委、监察部再次以通报形式,向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副主席徐炳松因为利用职权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8万元。收受他人现金30万元(由检察机关继续侦查,确定性质),中央纪委决定并经党中央批准,开除其党籍。紧接着,广西人大依法罢免了其政府副主席职务。今年1月22日,南宁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徐炳松涉嫌受贿一案。徐炳松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走"老乡路线",林老板用"糖弹""钓"上了徐主席1993年下半年,已升任广西壮  相似文献   

20.
成克杰伏法了。这令一些多少有点心存疑虑的人终于释然。按说,论官品,成克杰于仕途上一路“飙升”,累官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可谓位高权重;论俸禄,国家和人民给他的现钞及各种待遇当在不少,恐怕不是我等小民百姓所能揣度。以如此之高官厚禄而终至性命不保,就其个人来说,与古今贪官并无二致,只在两个字:一曰“欲”。人有七情六欲,秉之父母,合于人伦。然古训云:欲不可纵。以纵欲而殒命者,古往以来,从位居庙堂之高的衮衮诸公,到日有衣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