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援 《同舟共进》2014,(6):27-28
恐怖主义的新特点 以前,恐怖主义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似乎距离非常遥远。如今,我们觉得只会在美国、伊拉克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居然就发生在身边。2013年下半年至今相继发生的"10·28金水桥暴力恐怖袭击案""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和"乌鲁木齐火车站南站站外爆炸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说明危机就在我们身边,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反恐战争也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2.
用法律的手段来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是国际社会面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共同选择。综观国际反恐立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分散型立法模式、专门型立法模式和综合型立法模式。我国当前反恐立法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完备性,配套立法还不完善,在未来难以有效地同恐怖主义犯罪作斗争。因此,制定我国的反恐基本法与反恐配套法,构建“以反恐法为基本法、各单行法为配套法;以反恐基本法为主导、诸法配合”的立法格局,是我国未来反恐立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拉登之死无疑是本年度继中东北非剧变和日本地震海啸核泄露之后的另一个重大国际事件。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甚至将其列为21世纪第三大新闻,位列9·11事件、全球经济衰退、日本大地震海啸核危机、阿拉伯国家春季起义等重大事件之前。人们在过拉登之死的新闻瘾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地区反恐发展战略要以巩固、扩大已有战果为基础推动反恐进程,以把握地区情况为条件构建理论体系,以科学理论指导战略实施行动的创新,以反恐新形势、新变化为动力提高思想层次,以打击恐怖犯罪为核心服务经济发展,以真才能、真学识人才组建反恐混合战队,以实际结果为标准创建反恐战略评价系统,以守安全、保稳定为原则细化反恐过程目标,以提高反恐战略的针对性、实效性保证其功能和作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澜湄次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民族宗教成分复杂,反恐形势严峻。随着“伊斯兰国”实体性组织遭受重创,恐怖组织改变策略,借助互联网将恐怖主义威胁向全球扩散,对传统反恐模式提出挑战。基于恐怖主义犯罪本身的国际性、网络平台的无地域性以及东盟合作框架下的反恐合作意愿,澜湄国家具有开展网络反恐的可行性。澜湄国家网络反恐合作机制的构建,应当树立网络空间主权理念,共建澜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推动建立网络反恐合作框架及运行机制;依托LMIN系统平台,加强情报信息共享;借助网络反恐联合演练,提升执法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反恐警察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面临各种不同形式恐怖犯罪的威胁,警察理应成为打击恐怖犯罪的主角,我国现行反恐警察体制却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因此,需要完善我国的反恐警察体制,在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设置专业的反恐警察队伍;要完善反恐工作机制和运行程序,重视情报信息搜集分析在反恐中的作用;加大对反恐警察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有效打击恐怖犯罪。  相似文献   

7.
论反恐刑事特别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恐刑事特别程序是反对恐怖主义犯罪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简称,是指专门适用于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是依法预防与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必不可少的法律保障,也是各国在反恐立法与实践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惩治恐怖主义犯罪需要适用不同于普通刑事程序的特别程序.反恐刑事特别程序的价值取向是安全优先兼顾自由.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各国通行的执法制度设计和各国现行的刑事诉讼规则.它的特别之处在国外的反恐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体现得很明显,尤其是在反恐特别侦查措施、刑事特别强制措施等方面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构建反恐刑事特别程序有理论依据--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优先、不可克减之权利、在强化国家权力与保障公民权利之间达成平衡.如何平衡强制性的反恐措施与保障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是反恐刑事特别程序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对这个矛盾进行适当的平衡是许多国家反恐立法的一个核心思想.构建我国反恐刑事特别程序应充分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同时,应该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星桥 《半月谈》2005,(6):74-75
3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了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他说,恐怖主义是全球在21世纪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联合国理当更加关注恐怖主义问题,为此制定了五大反恐战略,并成立了一个由秘书长本人直接领导的落实反恐措施的工作组,以确保联合国所有部门和所属机构在反恐以及与反恐有关的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恐怖主义”是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暴力犯罪,它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制造公众效应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现代恐怖主义”的特点:组织化程度极高;信念坚定;手段极端化;影响广泛。因国家利益不同,各国在反恐立法上存在不同观点和做法,这对我国研究现代恐怖主义犯罪问题,无疑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当前反恐模式看中国反恐刑事程序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际社会的反恐实践主要存在"战争模式"和"诉讼机制治理模式"两种应对方式,中国的反恐形势严峻,通过刑事程序机制处理恐怖主义犯罪是必然选择。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实践中程序法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凸显,设立特别程序规范应对恐怖主义犯罪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总体而言,反恐刑事程序立法应当坚持趋同与差异的对立统一、务实与前瞻的有机结合、继承与创新的内在衔接、应对危机的现实压力与法治原则的理性对接。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在反恐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先进的反恐理念、健全的组织架构、有效的反恐措施和完善的反恐法制,启示我国在反恐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反恐理念、完善反恐组织架构、加强反恐宣传教育、健全反恐法制体系,从而使我国的反恐工作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后,出台了新的反恐战略,对布什政府反恐战略的战略重心、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美国反恐理念的重大变化.美国反恐战略的调整,是基于其现实国情和国际恐怖主义现状而做出的策略性选择,并不能改变其全球战略的实质取向.  相似文献   

13.
恐怖主义犯罪日益严重威胁着整个世界.反对和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完善国际反恐立法已是当务之急。当前的国际反恐立法已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但还无法满足现有的国际反恐形势,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举措.统一恐怖主义的内涵.制定一部统一的《国际反恐怖主义法》,使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协调一致。而对于我国而言.同样需要完善国内反恐立法.以有效打击我国国内的恐怖主义,并为国际反恐合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反恐刑事特别程序是指专门适用于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其立法模式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反恐刑事程序立法技术、经验,背景、习惯,体系及价值取向等内容,而且是一国反恐刑事程序立法首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反恐刑事特别程序立法模式,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有助于维持本国法律体系的稳定;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活动具有行为主体组织性、目的政治性、手段暴力性、目标象征性、思想狂热性、行动隐蔽性等特征。反恐怖现场处置中应做到快速反应,充分掌握现场情况,严密控制,果断行动。要广泛搜集恐怖活动情报,加强情报交流和合作,集中分析研究和预测。要对恐怖活动袭击的重点对象、目标、部门加强安全保卫,重视对资金、危险物品、户籍、证件、计算机网络的控制和管理,研制部署技术防范恐怖主义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反恐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活动方向之一,自成立以来,该组织在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年间,通过多次的谈判、协商签订协议,达成共识,并建立了相关的法律和机构,使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职能空前扩充,维护地区安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虽然如此,但其在反恐领域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其与世界其他国际组织及国家之间的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17.
依法打击恐怖主义的首要前提是规范反恐用语,规范反恐用语既有利于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能够有效地震慑恐怖分子。国内有关恐怖主义的相关报道、文字材料,甚至正式文件中经常使用"新疆分裂势力"、"疆独"组织、"圣战"等用语,这种不规范的表述不仅影响了对恐怖主义实质的揭露,而且还放大了恐怖袭击的影响、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在依法反恐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反恐用语的经验教训,规范反恐用语,整合反恐力量,合理地组织对恐怖主义的集体反应。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国内外恐怖活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宁波市在反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根据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六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反恐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反恐警务是反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法律为框架,以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为目标,在理论研究与措施研发等方面具有独到之处。面对国际和国内恐怖威胁形势的加剧,各国警方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其中调动民众参与反恐警务工作和尊重公民权利被认为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反恐警务工作发展的方向。"大数据"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是近期国际警学界研究的热点,它不仅能够提升反恐警务工作效率,还或将引发犯罪预防手段的整体革新。中国反恐警务工作在与境内外恐怖势力斗争的过程中,日趋成熟与完善,融合"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理念的社区警务反恐被认为是有中国特色的反恐警务模式。国际警学交流对我国反恐警务工作、警务发展和警学发展方向等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