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镜宇 《学理论》2012,(8):33-34
康德将纯粹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作为人们道德实践的普遍准则,即道德律,在他看来只有立足于自身理性的实践原则所获得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一切质料的和隶属于自爱这一原则之下的实践原则都不能当做实践准则,这些都属于经验范畴,康德反对经验论的幸福观,在伦理道德领域必须将它与种种经验划清界限,康德所追求的幸福就是处于不可达到的"彼岸",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只能尽力去接近它,而却永远也不能达到它,是我们人类永远追求而永远达不到的最高统一者。但是他的幸福观具有一定的积极性,不仅在道德领域而且在当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伦理思想任崇堂邓小平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理论家。他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伦理思想。一、丰富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人民的文学艺术家,要关心人民疾苦,反映人民生活,并为社会公平正义而奔走呼号。亚当·斯密是一位经济学家,他写了著名的《国富论》,这为世人所知,但他还有一部名著《道德情操论》,在这部著作中,他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他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不讲仁义会伤害他人、行仁义又会给自己带来愁苦,这是《庄子·庚桑楚》中一位叫做“南荣楚”的求道者所遭遇的仁义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庄子主张不断破除内心的执着、去除好恶之情以复归无知无欲的本性。此一解决方案的人性论根据在于:人性包含没有道德意识的仁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为使官僚阶层能践行圣贤之道,端正权力行为,为老百姓做个好的道德榜样,实现以德治国目的,往往使用教育感化或严刑峻法的手段。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积淀深厚的大国,社会倡导的主流道德价值能否实现,能否真正起到以德治国和化育万民的作用,官员阶层的公正廉明是关键,官员的道德高度就是整个社会的道德高度。这也是古人所说的治大国者先治吏的深刻历史内涵。要说中国社  相似文献   

6.
史式 《团结》2003,(6):36-38
孙中山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不失为一位极有创见的历史学者、民族学者。他一生奔走革命40年,浪迹天涯,席不暇暖,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去攻读民族  相似文献   

7.
正回看2017年11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与一位坐着轮椅的87岁老人紧紧握手……这个镜头,让人久久不忘;这位老人,就是华东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方敬,他是连云港市赣榆区众多"新乡贤"的一位杰出代表。清明节前夕,记者来到黄海之滨、抗日山下的赣榆区采访。抗日山树木葱绿、鲜花满坡。当年隶属山东的赣榆区是  相似文献   

8.
政府道歉能否以及如何制度化一直是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话题,也应是目前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突破点所在。从赔礼道歉以及政府道歉的本质规定出发,真正的赔礼道歉在本质上是特定道歉主体的道德自觉自律行为,是体现道德责任担当方式的行为,是自我责任追究的道德行为。真正的政府道歉理应是一种特殊的政府道德行为,是作为道歉主体的政府及其官员自我问责或自我责任追究的道德行为。否则,就是一种虚假的或不完全的赔礼道歉和政府道歉。政府道歉法制化必然会遭遇背离道歉的本质要求和不能完全实现道歉应有功能之困顿。只有摈弃政府道歉的法制化,走政府道歉的德制化之路,将政府道歉制度纳入新型的道德制度范畴,才能真正实现政府道歉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才能真正体现政府道歉制度构建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世界主义伦理观是一种规范性概念,是对个体与他者关系的一种认知与定位。在寻求个体意识和个体与他者关系的过程中,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构成了世界主义伦理观的哲学基础。世界主义伦理观采纳了个体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预设,即集体是抽象存在的,而个体是具体实在的,伦理准则的旨归均在于个体。同时,世界主义伦理观坚持道德意义上的普遍自由、平等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地位,都具有通约性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0.
吕不韦“平得于公”的行政理念蕴涵了一个关于政民关系的观点 ,即“宗庙之本在于民 ,民之治乱在于有司”。他一再告诫“君民者”及“有司”们 :“执民之命 ,重任也。”其中明显流露了一种行政道德责任的感悟。他的行政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还规定了行政道德责任的实现途径 ,具有较为明确的对社会公正的政府营造意向 ,而且更多地体现在行政文化意义上。然而 ,由于吕不韦没有意识到建构社会公正实现机制的必要性 ,因而他的思想也就难免要局限于治乱兴衰的历史循环论思维怪圈之中。  相似文献   

11.
巴克利是一位具有鲜明特点的保守主义者,他的主要思想表现在回归西方世界的道德、宗教和价值观的旧传统;反对"极权主义"和"集体主义",主张限制政府的权力和政治权力分散;维护传统的民主制度和个人自由等。这些观点代表了20世纪美国保守主义的社会思潮,也反映了战后初期保守思想流派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学德观具有丰富的内容,他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要求把学习知识与修养道德统一起来;反对"不知而作",倡导诚实不欺的治学道德;反对"骄且吝"和"意、必、固、我",倡导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治学道德;批评学习"中道而废",倡导学而不厌、恒进不止的治学道德;有见于"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倡导学患无能而不患莫己知的治学道德。这些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启迪,有些对克服今天学界的某些不良现象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作为人的本源性的活动,它体现了人的自由。在此,马克思确立了一种全新的自由本体论。他从"实践哲学"的范式去阐释自由,从而在唯物史观的地基上,揭示了道德与利益之间的辩证张力关系;指明了规范性的道德原则不是立基于超验实体,而是根源于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马克思的道德哲学与其他道德哲学区分开来。马克思揭示了道德的根源、本质及功能,破除了西方伦理学史上长期存在的"道德幻象",从而使道德的本来面目得以呈现。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道德而彰显了一种"真正的人的道德"——人的生存正义。道德不再是利益冲突的麻醉剂,而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真正的共同体之中,人与他人之间实现了内在有机的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一位诗人曾经写道:“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却是死了;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依然活着。”斯大林逝世已近40年了,却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了世界规模的政治家、学术界竞相追逐、热心研究的对象。不管是毁是誉,甚至等而下之的攻讦者,都不能不首肯:斯大林在世界政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实,斯大林不过是一位平凡的人、真正的人。他毕生最伟大的抱负,只不过要作一位无愧于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道德现状 问:如何评价中国社会目前的道德状况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各界说法很多,滑坡论有之,进步论有之,混乱论有之,各家有各家的道理,各人有各人的角度,您能谈谈看法吗? 魏杰:当前的道德评价我看有两种,一种评价是道德滑坡,另一种评价是道德进步,我的看法是,滑坡不确切,进步也不确切。 中国现在是两种道德交替的时期,一种是计划经济包括自然经济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已经开始在瓦解,而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还没有形成,所以是一个很怪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市场经济最好的东西能找到,计划经济最坏的东西也能找到,而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中许多好的观念却被抛弃了。我认为,中国现在的道德状况是,新的道德体系没建立,旧的道德体系在慢慢崩溃。  相似文献   

16.
赵昌新 《学理论》2010,(2):82-83
没有批示不办事,这是时下行政的一个弊痛。革除弊痛,除了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还应加强行政者伦理精神之培养。公平正义,合法守信,廉明敬业,服务公益是行政人员应具有的核心伦理精神。公平正义是行政的必要条件;合法守信是行政者的重要道德理念;廉明敬业是行政职业价值理念的基本点;服务公益是行政职业的根本特性及行政人员的首要伦理准则。成就一个优秀行政者离不开加强个体道德内驱力。  相似文献   

17.
在陈可冀的履历表上,罗列着他独立或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70多项,他的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卫生部科技成果奖等国内外大奖。 1992年2月,在新增选的中科院学部委员中,陈可冀是中西医结合学科中唯一当选的学部委员。中国古代一位文学家说过:“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这位毕业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的陈可冀,他  相似文献   

18.
左宗棠是晚清封建统治集团中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注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农主义者,曾自称"湘上农人".他提出"与民争利,不若教民之兴利为得"的经济思想,并在兼任陕甘总督的十余年时间中,在西北地区开发农业的实践中予以体现.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种情结叫"助人为乐"当看到身旁的弱者,主动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帮助;当为路边的乞丐撑起一把雨伞,这是帮助;当为流浪的小猫搭个小窝,这是帮助。但如果将这些行为串联起来发生于一个人身上,并且成为持久的行动,那就是"助人为乐"。真正的助人为乐是一种传递,一种持续的状态。它使助人者"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它使受助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传承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与乐。助人者怀"仁爱"之心,行"仁义"之  相似文献   

20.
邱小玲 《求知》2010,(9):12-14
<正>"官"是指在国家和政府中担任一定职务,掌握一定政治权力或行政权力的人员。由于其手中的权力是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他们又被赋予了最具权威又富有时代内涵的称呼——"人民公仆"。官德就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思想作风和政治素质,也是官员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道德培养工程,其旨在提高党政干部的道德品质及政治素质,使为官者真正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