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庭内外》2009,(4):58-59
家里接二连三遭遇小偷,让我忧心忡忡。买了防盗门,装了防盗网,还是放不下心,我左思右想,觉得唯有全方位监控,方能确保万无一失。于是,我买了一个摄像头,装在了自家门口。不料,小偷没有发现,邻居却突然找上门来,说摄像头正对着他家,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要我立即拆除摄像头,否则就要将我告上法庭。我家的摄像头装在自家门口,虽然能够看到邻居家,但我从不窥探,我想问问,这样是不是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呢?  相似文献   

2.
晨曦 《法律与生活》2014,(15):52-54
正"就因为他们嘴上无德,我女儿差点儿搭进去一条命!我不同意调解,说什么也得让他们赔偿我们一家的损失!"2014年6月15日上午,在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太师屯法庭,坐在原告席上的李凤芝气愤地指责被告席上的张德云、邹翠夫妇。这两家几十年的邻居,原本邻里和睦,如今几乎闹出人命,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争夺一块宅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我要提出反诉!我的诉求是原告必须将外挂机挪开,不管怎么挪,不管挪哪去!"2014年8月12日上午,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庭上,被告人李忠仁突然站了起来,气愤不已地指着坐在原告席上的孙红艳大声吼道。原告和被告,因各自家的空调外挂机安放问题闹上法庭。原告:将自家外挂机摞在邻家外挂机上李忠仁与孙红艳同住在北京市房山区一个居民小区,两家是同一楼层的邻居。今年4月,同时收房开始  相似文献   

4.
与煤炭公司为邻,整日与噪音、粉尘相伴,身体健康无时无刻处在威胁中。无奈之下,这位煤炭公司的邻居将煤炭公司告上法庭。法律能解决他的苦恼吗?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22日,颇为不安的空气飘荡在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法院的法庭上空。50岁的李津梅坐在原告席上,这个文质彬彬的女子一只手轻放在一个16开大小、薄厚适中、翻得有些发旧的日记本上,神态中透出一丝无可奈何。在很多人眼中,她如同撼树蚍蜉—竟然将天津市一所知名医院(以下化名为A医院)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6.
保平 《当代审判》2003,(2):46-47
2002年11月,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离奇的民事纠纷案:市民李山一纸诉状将邻居冯志告上了法庭,状告冯志侵犯了其名誉权和姓名权,原因竟是冯志教唆其饲养的一只八哥鸟经常辱骂李山。  相似文献   

7.
宣判那天,小朱被带到法庭的时候,一直低着头,时不时地咬一下嘴唇。他的妈妈坐在旁听席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穿着囚服的儿子,焦灼的眼神让同样身为母亲的我感到痛心。  相似文献   

8.
楼下厨房饭菜香,楼上厕所马桶响.楼上邻居把厨房改成卫生间,让楼下邻居心理不舒适.理论不成,双方闹上法庭.2017年春节前夕,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垂直相邻方享有心理舒适权,判决楼上邻居将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恢复原状.法院为何如此判决?  相似文献   

9.
李悠 《法律与生活》2014,(16):52-53
2014年7月14日上午,坐在法庭被告席上的陈梦欣满腹委屈,她自始至终就没想到她把洗衣机放到阳台上会扰邻,也没想到导致小区公共绿地枯萎的罪魁祸首竟会是自己,更没想到她会因此惹上官司。  相似文献   

10.
正一辈子本分的北京市密云县机械厂退休工人宋德明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年近古稀时惹上官司;而将自己告上法庭的,竟是几十年的老朋友和老邻居王铁国。而导致两人对簿公堂的缘由,只是一个玩笑。2014年春节,宋德明与王铁国或许无法像往年一样欢聚一堂了。因为一场玩笑,这对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兼老邻居,在一人进了医院后,不得不在法庭针锋相对。玩笑过度,老哥们儿突发疾病宋德明是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人。30岁时,接父亲班的宋德明进入当地一家国有机械厂工作,并与厂里年龄相仿的王铁国成为好友。后来,俩人还成为楼上楼下的邻居,宛如亲戚一般走动。  相似文献   

11.
《法制与经济》2008,(23):10-12
近日,家住广西博白县英桥镇的陈燕全、何秀琼夫妇心里异常苦恼,因为他们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加高房子,却被邻居陈有以侵权为由告上了法庭……随后,法院的一纸《通知》让何秀琼夫妇不得不停工三个多月……在自己的宅基地上起房子为什么构成侵权?接到群众的投诉信后,记者深入调查采访,揭开层层迷雾……  相似文献   

12.
2015年5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于英生表情凝重地走上法庭,坐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位置上。他身穿土黄色的休闲衬衫、蓝色牛仔裤,尽量使自己显得年轻,但再黑的染发剂也没能盖住他双鬓的白发。  相似文献   

13.
正1月15日,宣州区法院第三法庭一桩离婚案正有条不紊地审理着。庭中调解时,原本坐在旁听席上的一名老人突然站起,疾步向前,走到法庭中央,面向原告席下跪,这个人是被告林某的母亲。为维护法庭秩序,老人在家属及法警的搀扶下坐回旁听席。1989年,林某与张某结婚。婚后,林某沉迷上了赌博,张某多次好言相劝,可丈夫依然不思悔改,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赌  相似文献   

14.
《特区法坛》2006,(6):48-48
上海居民王先生路过某小区,被一条流浪狗咬伤左小腿,为此花费医药费上千元。事后王先生得知,这条狗是一户人家搬迁后抛弃的,邻居张某觉得可怜,经常拿食物喂它.狗也因此常来觅食。王先生遂将张某和弃狗者彭某一起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判令两人共同赔偿王先生2518元。  相似文献   

15.
2017年6月7日上午,21岁的河北青年郭某坐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大法庭的被告人席上接受法庭的审判.那天,他在法警的看护下到达法庭时,看上去十分平静.郭某皮肤白皙,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印象.周围有人小声议论:“看上去不像是敢杀人的样子.”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1月12日,年过半百的张长霞坐在法庭的被告席上,情绪激动.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守法公民,从不给国家找麻烦,却没想到“麻烦”自己找上了门.为了能“讨个公道”,张长霞第一次走进法院,将电力公司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7.
盂焕良 《中国审判》2014,(11):20-21
原告坐在杭州的家里,第二、第三被告分别在各自位于海宁和杭州的公司里.即便仅有第一被告出现在杭州市西湖法院的法庭里,他们的案子却照样开庭了。  相似文献   

18.
朴实善良的乡镇女教师张女士突然被一场飞来横祸夺去了生命,然而这场祸竟是因为邻居杨女士的精神病发作所致,张女士丈夫伤心之余,一纸诉状将杨女士告上法庭。经审理,山东省庆云县人民法院判决杨女士夫妇共同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394399元。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养在家里的藏獒,主人一直小心翼翼地防止这种凶猛的犬类伤到别人。可是,百密一疏,藏獒还是咬伤了前来借扳手的邻居。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昔日和睦的邻居渐生隔阂,一场诉讼就此上演。"我这不是倒霉催的嘛!这狗好好地养在我们家里,要不是原告去敲门也不会惊了狗。他被狗咬伤,该出的费用我都出了,总不能就沾上我一人往死里黑啊!"2014年1月28日,在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巨各庄法庭,坐在被告席上的宋平越说越气愤。谁也没想到,一次意外,让曾经的近邻对簿公堂,彼此指责。究竟是什么意外,打碎了原本和睦的邻里情呢?  相似文献   

20.
<正>"你们真是咱老百姓的好法官啊!"5月29日,原告赵雪荣握着河南省镇平县人民法院卢医法庭庭长周继中的手,一再表示感谢。镇平县卢医镇的赵雪荣与邻居因排水问题发生纠纷。案件起诉到法庭后,考虑到正值夏收秋种的农忙时节,法庭便把开庭地点定在了赵雪荣的村子里。期间,当周继中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