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是近年来中药复方研究的重点内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对于阐明中药复方的组方原理、作用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备受关注.自1979年第一篇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报告发表以来[1],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李端[2]、赫梅生[3]等先后将药理效应、药物累积法等引入药物动力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开展.而近10年来,随着高、精、尖分析测试手段的应用,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出现了一个新局面.本文拟根据近10年来国内研究文献,对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1.)的干燥块茎,为常用名贵中药.该药有平肝熄风功能,用于头晕目眩、小儿惊风、癫痫、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症.其中所含的天麻素及其甙元有较好的镇静和安眠作用[1],与天麻的药效相一致,为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1,2].天麻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省,安徽省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也有出产,年产量达40~50t.笔者通过对安徽产地的调查及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考察了天麻采集及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查阅期刊及相关书籍,共收集368个治疗白癜风的中药内服方剂,按肝肾不足、风湿蕴热、脾胃虚弱、瘀血阻络、肝郁气滞、血热风燥等将方剂分为7类,并对各类处方数量、药物的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白癜风的最常见证型是肝肾不足,其次是瘀血阻络.现代治疗白癜风组方的三大治法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而白蒺藜、当归、补骨脂、制何首乌等是各型常用中药.这种白癜风内服方剂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对白癜风的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肝肾不足、肝风上扰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2个分中心的1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35例(天麻醒脑胶囊治疗)和对照组45例(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ection,ADAS-cog)量表、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c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SDSV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最终有165例(试验组123例、对照组42例)患者完成试验。共有7例受试者脱落,试验组5例,对照组2例;违背试验方案共8例,其中试验组7例,对照组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周后两组ADAS-cog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SDSVD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且试验组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4、36周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36周后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天麻醒脑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肝肾不足、肝风上扰证)24周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且这种益处至少持续12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验证复方蒲公英汤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共入组106例中医辨证为肺胃热盛型烂乳蛾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青霉素组,在接受与青霉素组相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组加用复方蒲公英汤治疗,5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发热、咽痛及扁桃体肿大复常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106例(中药组53例,青霉素组53例),脱落6例(中药组3例,青霉素组3例);中药组愈显率为82.0%(41/50),青霉素组为52.0%(26/5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中药组发热、咽痛症状及扁桃体肿大复常率分别为68.3%、78.0 %、72.0%,青霉素组分别为40.0%、50.0%、42.0%,两组主要症状复常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中药组没有患者出现不良事件,青霉素组有2例因出现皮疹,改用中药治疗.结论 复方蒲公英汤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1972年,Kerr和Wyllie等首次提出细胞凋亡(apotosis)以来,凋亡逐渐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心血管病学、中药药理学等研究进展,已证实了细胞凋亡现象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并为进一步寻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对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学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就中药(包括单体、复方、植物提取物等)对冠心病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组成的中药复方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当飞利肝宁组、清肝复方Ⅰ号组、清肝复方Ⅱ号组、清肝复方Ⅲ号组,以35度红星二锅头灌胃10 d复制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谷氨酸转氨酶(glutamat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乙醇脱氢酶(ethanol dehydrogenase,ADH)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能显著抑制小鼠血清ALT、AST、TG以及γ-GT活性的升高(P<0.05),抑制肝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提高肝组织中GSH活性(P<0.05),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3组中药复方对乙醇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以清肝复方Ⅲ的肝脏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活血功效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脂毒性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T2DM合并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均给予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核冲剂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增生乳腺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消核冲剂组(中药组)、他莫昔芬组(西药组),每组15只.肌注苯甲酸雌二醇(E2)、黄体酮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模型复制后灌服药物,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乳腺组织PCNA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E2、孕酮(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CNA阳性细胞数目和阳性细胞面积中药组和西药组均明显减少.中药组各项指标的改变与西药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复方消核冲剂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同时也能够下调PCNA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酸味中药复方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制.方法 采取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配合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氨基胍(AG)组和中药组.给药8周和12周末处死大鼠,采用荧光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大鼠主动脉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含量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基因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主动脉AGEs含量和ICAM-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组和AG组主动脉AGEs含量和ICAM-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酸味中药复方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AGEs含量、下调ICAM-1 mRNA的过度表达达到延缓和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该方法链脲佐菌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进食及饮水量、血糖、血脂以及血浆终末糖化产物的影响。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对纠正糖尿病大鼠代谢紊乱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夷复方口服液对哮喘豚鼠血清IL-5、IL-8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中药3个剂量组及博利康尼对照组.ELISA法检测各组豚鼠血清 IL-5、IL-8水平的变化.结果:辛夷复方口服液5,10 mg/kg组哮喘豚鼠血清IL-8、IL-5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辛夷复方口服液具有下调IL-8、IL-5水平的作用,减轻哮喘炎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后期,Robert[1]首先发现前列腺素(PGs)具有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不久又发现胃黏膜本身也有适应性细胞保护的功能.受这些研究成果的启发,国内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了中药保护胃黏膜的研究.初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健脾益气中药范围,这主要是基于中医脾胃与人体消化系统和防御功能的密切关系,故设想健脾益气药物对胃黏膜局部的防御能力应该有一定的作用.研究的结果是令人振奋的.以后的研究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对象不仅有自拟复方,也有传统古方、单味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还有针灸对胃黏膜的保护等.有胃黏膜保护作用的中药除了健脾益气类以外,还有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等.不少外国学者,特别是日本学者也参与了该项研究. 1 抗实验性胃黏膜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f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是利用动力学原理与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地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中药药代动力学对阐明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科学内涵;设计及优选给药方案;促进新药研发和剂型改进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自1963年开始有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报告以来,中药药代动力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及辅助化学治疗后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服用“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将其分为中药暴露、无中药暴露两个队列。中药暴露组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辨证加减。观察性别、年龄、首次就诊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卡氏功能状态(Karnor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复发或转移、中药暴露等因素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对62例患者随访2年,与无中药暴露组比较,中药暴露组患者体质量和BMI显著升高(P<0.05),复发或转移率显著降低(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暴露、基线KPS评分、复发或转移、基线BMI是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KPS评分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为口服中药的优势人群,“重建中气”中药复方可增加或稳定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体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守宫散对肿瘤恶病质的疗效。方法:选择治疗前体质量下降的肿瘤恶病质患14例,应用中药复方守宫散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患体质量、食欲、虚弱症状等3个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体质量稳定率71%,食欲稳定率57%,虚弱症状稳定率71%。结论:复方守宫散有减缓肿瘤恶病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易并发心、血管、脑、肾、视网膜及神经等并发症,目前主要从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外周作用的敏感性,减少肝糖产生和输出、抑制糖异生,延缓糖在肠道的吸收等方面进行治疗.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已积累数千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大量实践证明中医药在改善糖尿病症状、防治并发症上有一定的优势.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目前难以阐明其药理机制,人们更多投向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降糖作用与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毕节天麻被列为全市重点农业产业单品首位推进,为加快该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回顾产业主要做法成效基础上,分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毕节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入手,分析毕节市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强化宏观统筹、加快技术攻关、提升综合效益、推进产业融合、搭建营销平台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加快推动毕节市乃至全省天麻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胃清胶囊是根据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多年使用的临床验方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由黄芪、丹参、檀香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清热和中的功效。其中黄芪为其君药,黄芪甲甙为该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功能。在制备过程中,既要保证黄芪甲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与运动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综合疗法 盆腔操,即口服盆炎清胶囊 复方毛冬青灌肠液保留灌肠 四黄水蜜外敷 盆腔操,对照组仅予中药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3个疗程后盆腔体征及主要症状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与运动疗法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