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安医学源远流长,著名医家与医著甚多,且各具特色。广泛深入地研究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系统而全面地整理新安医家的医学著作,对继承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促进中医学术的繁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刊从今年起,开辟“新安医学研究”专栏,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撰稿。  相似文献   

2.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新安医学的传承、研究和开发,逐渐形成“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方剂学教学应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任务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以及新安医学的现代研究进展等融入其中。具体方法为总论概述新安医家对方剂学理论的贡献,各论突出新安医家学术思想和制方特点,联系新安医家有关论述和用药经验剖析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新安医学促进古今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方法:以〈新安医籍考〉收载的新安医家医著为依据,分析新安医学促进古今中医教育发展的影响因子及其特征.结果:新安医学促进古代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表现在"医德"、"医链"、"著书"、"刻书"4个方面;促进现代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表现,在中医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教材建设中,大量收载了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结论:新安医学对古今中医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新安医家家族链涌现了大量的新安医家,促进了新安医学专科特色形成,有效地继承和发展了新安医学理论与临床。认为新安医家家族链是新安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新安医家家族链形成的特殊原因主要是与新安的宗法制和文化发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新安古医籍承载着新安医学千百年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既是新安医学传承的载体,又是其理论的不竭源泉和实践的有力指导。随着新安医籍文献的整理工作从传统文献研究转向深层次挖掘,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新安古医籍进行加工处理,建设新安古医籍数据库,进而揭示和利用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和学术价值日益重要。从数据库特色、结构与流程、数字化障碍及对策分析等方面对新安古医籍数据库的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安医学起始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在新安地区一郡六邑之地(歙、休、祁、黟、婺、绩)名医之众,著作之多,实为全国罕见。本文仅就新安医学医案之梗概简而述之。 一、新安医案的发展及形式 1. 医籍中的散见医案:南宋新安歙人张杲《医说》10卷,博采宋以前多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及古代医书、医案而成。这是新安医学有医案记载的最早医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新安医学的兴盛与当时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等诸多因素有关。“新安”从南北朝至清末共有医家745人,共撰刻汇纂医籍615种。新安医学的特点为:重视对经典著作的注释、阐发,注重普及医学知识,专科多为世袭代传,学术上既有继承,亦善创新。“新字医学”系笼统地指新安地区历代所出现的医家、医籍,不宜称“新安医学派”。  相似文献   

8.
新安名医籍里考辨四则刘惠玲童光东指导:王乐陶(安徽中医学院文献研究室合肥230038)关键词:新安医学;吴瑞;汪汲;丁瓒;王国瑞中图法分类号:R-092在新安医学研究中,有一些较著名的医家的籍里或其归属问题一直众说纷云,难以归一。近年我们在对新安医籍...  相似文献   

9.
王乐陶先生所著<新安医籍考>(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收录新安医籍850余种,洋洋大观,实为研究新安医学之利器.笔者读书之暇,补遗订正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新安医学”是历史的地区医学,尤以明清两代为代表;其兴盛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发达和经济丰隆;本文还就新安医学基本特征等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1.
新安医学作为重要的中医学术流派,著述数量巨大,养生专著颇多,养生思想独特,其中固本培元之元气论、外邪致虚之内外同治论、食调先于药物论、融汇儒道重神气论是新安医学特征性的养生观念,在延续中医学养生理念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创新,形成了新安医学养生观,对当今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安医学是徽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成就主要表现为:医家辈出,医著宏富;学术创新,影响深远;名医世家,经久不衰;学术交流,引领时尚;海外传播,广受关注;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继承与创新、学派纷呈与和谐融通、家族传承与学术传承、以儒通医与融合道佛、"地理新安"与"医学新安"、中医科学与微学文化这6个"有机统一与结合"方面.  相似文献   

13.
清代新安医家余懋,著<推拿述略>一书,专述小儿疾病的推拿治疗,言简意赅,图文并茂,特点独具.余懋丰富和发展了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方法,为推拿方法的普及运用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是新安医学针灸推拿学科中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4.
《新安名医考》“王国瑞”条考辨杜勇(安徽省庐江县乐桥医院231581)关键词:《新安名医考》;王国瑞;王开李济仁先生主编《新安名医考》一书收自晋以降新安名医600余人,考证详实,实为研究新安医学之力著。笔者在参阅该书时,发现书中“王国瑞”条有关内容有...  相似文献   

15.
新安妇科学术成就评析黄孝周(歙县中医院245200)关键词新安医学,妇科,学术成就新安妇科是新安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资料可远溯于张果《医说》一书,其专设以“妇人”篇,收有妇科证治等凡31节。明清之际,专著较多,如徐春甫《妇科心镜》、吴谦《医宗金鉴...  相似文献   

16.
安徽徽州地区,古称新安郡,历代医家辈出,医籍充栋,其医家之多,典籍之丰,堪为东南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安医学。在我国的医学发展史上,其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灿烂明珠。 安徽皖南医学院李济仁教授主编《新安名医考》已于1990年7月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收集新安医家668人,书名463  相似文献   

17.
新安医学,源远流长,特别自明清以降,更是名家辈出。根据医学史料有关文献记载,尚不完全统计,自宋至清末,有张杲、汪机、吴昆、方有执、江瓘、徐春圃、程郊倩、汪昂、程国彭、郑梅涧等著名医家532人以及他们的著作449部。他们学术思想极其活跃,各有特色:有的在理论研究方面造诣精深;有的在临床方面见解独特;有的在古医籍的诠注与阐发方面成绩卓著;有的在本草与药物学方面发明颇多。总之,新安  相似文献   

18.
新安医学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同时有部分医籍传入了今日朝鲜与韩国所在的朝鲜半岛,因此有必要了解明清时代传入朝鲜与韩国的新安医籍数量及其他方面的状况,以期对新安医籍有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曹恩泽出身于新安医学世家,其对新安固本培元学说、脾胃学说、活血化瘀通络法、"燥湿为本"和"化湿攻下"学说进行继承与创新,创立了"清补法""清降法""化瘀通络法"等中医辨治肾病的独特疗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反映了我国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全新理论和战略思考。对"中国新安全观研究"的研究主要从专著、博士毕业论文和期刊文章三个方面反映,就有关安全的概念、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中国新安全观的形成、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践及有关对新安全观的质疑五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要进一步深化中国新安全观研究,就要从对"中国新安全观"所涉及概念的明确和进一步界定,搞清楚"新安全观"研究与"中国新安全观"研究的关系和构建"中国新安全观"理论体系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