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护理上注重从肺施护,对本病的治疗、预防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从肺施护谈谈自己的临床体会。 一、发病特点 临床观察表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多与外邪侵袭有关,常在感受风寒、风热或湿热之邪后发病。肺外合皮毛,外邪侵袭,常由皮毛而犯肺。正如《素问·咳论》所言:“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因此,  相似文献   

2.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 sPGN)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根据其免疫病理可将其分为IgA肾病及非IgA肾病两型,其中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例的24.7%~30.3%[2]。对于该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仍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及毒性和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对于M sPGN的治疗则具有一定的疗效且毒性和不良反应小。现将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中医治法研究楼季华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方联合常规西药干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提供依据。方法 将187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 13,IL-13)、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尿蛋白定量(24h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on,24hUPro)及高敏C反应蛋白(hyper 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IL-1、TNF-α、IL-13、SCr、BUN、24hUPro及hsCR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1、TNF-α、IL-13、SCr、BUN、24hUPro及hsCRP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肾炎在中医中主要属于水肿的范围。不论是治疗急性或慢性肾炎,中医都是以消除水肿为首务;因为水肿得消虽不能完全认作肾炎治愈的依据,但这确实是肾脏功能改善的重要标志,消除水肿是治愈肾炎的重要环节。 祖国医学治疗肾炎水肿的一般方法是以发汗、利水、泻下为主,此即《内经》所说“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三法,急性主以发表利水,慢性主以健脾补肾,施之临床,虽能治愈部分患者,但疗效尚欠佳。笔者近来在运用一般治法基础上,注重行气之品的使用,使本病疗效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贞芪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 ,治疗组 2 8例患者服用贞芪益肾颗粒加空白模拟片 ,对照组 2 6例患者服用肾炎康复片加空白模拟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尿蛋白及尿红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2 .1% ,尿蛋白总有效率为 85 .7% ;对照组均为 6 5 .4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红细胞总有效率为 6 8.8% ,对照组为 6 1.5 %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P <0 .0 1)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结论 :贞芪益肾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降低尿中蛋白和红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6.
桃红四物汤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钟洁,吴万垠,杜永英(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4)关键词桃红四物汤;活血儿瘀;慢性肾炎;血液流变性尽管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Nephritis,CN)病因病机的认识尚未得到完全统一,但已有诸多...  相似文献   

7.
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1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临床疗效,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前ET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CGRP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83.9%)。表明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ET、CGRP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对瘀血实质探讨的深入,活血化瘀疗法已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本文就肾炎与瘀血及活血化瘀疗法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一、肾炎与瘀血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瘀血系指血流不畅所致青紫、瘀斑、固定疼痛、出血、烦躁、舌紫、脉涩等表现的一组症候群。现代认为:瘀血是局部和全身的血液血管系统病变以及伴有炎症的微循环障碍,急性为外伤、感染所致,慢性则是变态反应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脂肪、糖代谢异常的血管障碍。由此可见,现代对中医认为的瘀血,在其意义及实质上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肾止血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康肾止血方治疗36例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治疗前及疗程中每周进行尿液检查,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临床控制15例(41.7%),显效10例(27.8%),有效6例(16.7%),无效5例(13.9%),总有效率为86.1%.结论:康肾止血方对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凉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对照组不服中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1例,基本缓解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基本缓解5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热妄行证有减轻症状与体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2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合并采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肾炎舒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D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厄贝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舒胶囊。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微量清蛋白、24 h尿蛋白及血清肌酐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DN的早期阶段应用肾炎舒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有明显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小球病变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检测了肾小球内高级糖化产物、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以及毛细血管基膜与系膜区的结果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终末糖化产物增加,肾小球血小板源生长因-A明显增高,肾小球发生基膜增厚和系膜增宽的病理变化。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肾的非酶糖化反应和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康肾汤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百凤鸣(安徽省宿县地区中医院234000)关键词:康肾汤;小儿肾病综合征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根据《小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分类和治疗建议》〔全国第八届儿科大会(1981年大连会议)修订〕,符合下列条件:(1)大量蛋白尿(...  相似文献   

15.
王亿平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瘀血、热邪为主要的致病因素,主张在健脾益肾的基础上,运用清热祛瘀之法进行治疗。临床上多采用分期论治,并根据瘀、热、虚之程度不同,随证加减。此外,其重视调补气血,标本兼顾,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高糖环境下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高糖环境下3种接种浓度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的生长情况,确定该细胞的最佳接种浓度和用药时间点,继而采用MTT法检测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形态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最佳接种浓度是2×103/mL,最佳用药时间是细胞培养48 h后。随着浓度升高,黄芩苷抑制HBZY- 1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总凋亡率随着黄芩苷作用剂量的增大而升高,黄芩苷浓度为6.25 μmol/L时,HBZY- 1细胞的总凋亡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黄芩苷浓度增至12.5 μmol/L时,HBZY- 1细胞的总凋亡率开始显著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芩苷能够抑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 1的增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SKI)阻抑肾小球硬化(GS),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部分作用机理,为SKI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技术,观察SKI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MC0自分泌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SKI及其含药血清明显抑制自分泌ET-1,促进其自分泌NO,有量效依赖性;与肝素合用,协同抑制GMC自分泌ET-1水平。  相似文献   

18.
欧阳忠兴教授补肾活血法为主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魏华(湖北中医学院1994级研究生武汉430061)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补肾活血法中图法分类号:R587.2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小球硬化性肾病,临床常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低...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老年人并存病多,抵抗力下降,感染不易控制,致使病情复杂,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相对较高[1].笔者旨在通过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的有关问题,提高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是DM常见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据统计1996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3.21%[1],并且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