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对照组加用曲克芦丁。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完成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8%,显效率为67.65%.而对照组分别为64.71%和35.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病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检查确诊,于发病后2~3d入院.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55~72岁,平均68.7岁.对照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53~71岁,平均67.2岁.两组年龄、性别、病位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及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疗效分别为86.67%、70.3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配伍合理、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炎性因子水平探究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等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加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IL-6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1周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NIHSS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和mR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法改善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与降低血浆IL-6、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16 9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 4组 ,对照组静滴甘利欣注射液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及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 ,均以2 8d为 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的含量。结果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黄芪组和联合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丹参组(P <0 .0 5 )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联合组降低的程度大于丹参组和黄芪组 (P <0 .0 5 )。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36例和对照组(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2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2.5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羚羊角汤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羚羊角汤治疗,疗程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浆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HSP7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值和血浆HSP70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液和羚羊角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内闭清窍型脑出血疗效较好,尤其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和血浆HSP70水平方面较常规西药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及其在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且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4例UAP患分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组(欣康组)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丹参组),观察治疗前后SICAM-1和IL-6水平的变化,并与21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1)UAP患SICAM-1和IL-6水平的变化,并与21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1)UAP患SICAM-1和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欣康组,丹参组治疗后SICAM-1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丹参组下降幅度较欣康组明显治疗后SICAM-1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丹参组下降幅度较欣康组明显(P<0.01);(3)丹参组的临床疗效与欣康组近似。结论:(1)血清SICAM-1和IL-6水平可作为急性冠脉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指标;(2)丹参注射液能显降低UAP患血清SICAM-1和IL-6水平,从而降低冠脉事件的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观察醒脑静治疗急性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急性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者均按CT分为3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各型丘脑出血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意识障碍转清及体温恢复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Ⅰ型和Ⅱ型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Ⅰ型、Ⅱ型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Ⅰ型、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意识障碍患者神志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发热患者平均体温升高幅度降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醒脑静对急性丘脑出血患者出现的意识障碍、发热及神经功能缺损等有明显治疗效果,能提高急性丘脑出血患者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冠心宁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72例,两组均予以不稳定型心绞痛规范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宁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体征复常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红细胞比容、血纤维蛋白原和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血氧分压显著升高(P<0.01),其升高和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缩短呼吸衰竭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应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并设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为对照组(36例)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6例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均经CT证实.梗死部位:基底核区45例,脑叶15例,背侧丘脑5例,内囊7例.临床表现:昏迷21例,言语不清或失语33例,偏瘫55例.伴原发性高血压史30例,糖尿病史21例.平均病程48.5 h.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39~76岁,平均64岁.对照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6~73岁,平均61岁.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5年6月至1999年12月采用黄芪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辅治充血性心衰竭5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将100例充血性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予以黄芪、丹参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纯用甲钴胺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丹参联合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形成前状态(PTS)部分敏感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汤,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两组均分别观察心绞痛、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Ⅰ)及纤维蛋白原(FG)等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ET、FG、vWF、PAI-Ⅰ,提高NO、t-PA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有效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血栓形成前状态凝血和纤溶系统部分敏感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疗效. 方法 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46只,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又分为6组不同穴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局部脑血流和脑梗死体积测定分别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变化. 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电针"人中、百会"和"曲池、内关"对急性脑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而电针其他组穴位疗效较差. 结论电针治疗急性脑缺血具有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研究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纤溶指标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凝大脑中动脉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注射液组、人参川芎嗪注射液组,观察大鼠脑梗死后的血浆纤溶指标,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果:人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含量及活性,降低脑缺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含量,效果优于川芎嗪.结论:人参川芎嗪注射液通过提高血浆t-PA含量及活性,降低PAI-1含量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优于临床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复方真武冲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复方真武冲剂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水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LVE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血浆BNP水平和升高LVEF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合用复方真武冲剂可提高CHF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灶周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比观察手术+丹红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者在术后1, 11 d出血灶周最大水肿面积差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结果:手术+丹红组患者在术后1, 11 d灶周水肿减轻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变化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及时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能明显减轻灶周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脉络宁合 β 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两组 ,治疗组 4 5例用脉络宁合 β 七叶皂苷钠治疗 ,对照组 4 5例用甘露醇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 12例 ,显著进步 2 1例 ,进步 10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为 95 .5 6 % ;对照组基本痊愈 9例 ,显著进步 12例 ,进步 11例 ,无效 13例 ,总有效率为 71.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脉络宁合 β 七叶皂苷钠对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