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世医家对《黄帝内经》十三方灵活化裁,拓展其临床应用,诸如半夏秫米汤中半夏用量的斟酌及对秫米的替换,生铁落饮的加味,泽泻饮的简化,兰草汤论治的拓展,乌贼骨藘茹丸对闭经、崩漏的双向调节,寒痹药熨、左角发酒、菱翘饮、马膏膏法治疗兼备内外,汤液醪醴、鸡矢醴、寒痹熨法、马膏膏法乃酒剂运用之先行等,不乏临床启示。《黄帝内经》十三方治疗范围扩展的动因在于解决疾病需求,其生命力则根基于中医经典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2.
肺为娇脏,在五行属金,为魄之处、气之主.<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曰:"肺主一身之气","诸气者,皆属于肺."<中藏经>也指出:"肺者,生气之源."可见,肺与气关系之密切.而<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可知"气乃生之本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由此可见,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而肺气虚证无疑也是临床的常见证候,亦是研究的重点证候.  相似文献   

3.
汗、涕、泪、涎、唾,中医称之为五液,它们是体内的津液在五脏之气的作用下而化生的.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五液是五脏化生的,在正常情况下发挥其生理作用.而一旦人体发病,"五液"则出现异常情况.所以在临床上,可以根据五液与五脏的所属关系来推断五脏的疾病,从而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阴阳学说指出:男属阳,女属阴.<本草纲目*人部>"妇人脉"条曰:"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下……"女子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才能有月经和孕育的可能.<医学正传*妇人科>曰:"月经全借肾水施化",如果肾水不足,冲任亏损,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方面的疾病.女性为阴柔之体,稍有偏颇,便易发生气血不和,阴阳失调,临床常出现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等一系列阴虚症状.笔者跟随导师李克勤教授学习过程中,对导师灵活运用滋阴法治疗妇科疾病感受颇深.滋阴法是滋养人体阴液的治法,属补益法的一种,适用于阴虚病证.导师临床用药多采用两地汤、一贯煎、知柏地黄丸等经典方剂化裁,疗效颇佳.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当前所有的关于评估和效度的专业性指南,都对预测源分数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较少关注预测源本身.请看以下例子:*《教育与心理测验之标准》(AERA,1999,p.9):"效度是指测验的分数能够为测验用途提供解释所累计证据和理论支持的程度."*《效度验证的原理与人事选拔程序应用》(SLOP,2003,p.4):"在发展和评估选拔程序中,效度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效度验证包括积累证据以便为分数解释提供一个正确的科学基础.正是对用于某种途径的这些测验分数的解释才需要进行评价,而不是选拔程序本身."  相似文献   

6.
《金匮》水气篇第25条指出“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由于本条叙证简略,对于越婢加术汤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有无汗出,医家有以下两种认识。 1.认为汗出很多:如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提出,根据《中风篇》附方《千金》越婢加术汤主疗中有“腠理开,汗大泄”,可知越婢加术汤证是有汗的,而且汗很多,汗多的原因,是由于内热所迫。 2.认为无汗:如《医宗金鉴》:“皮水……若表实无汗有热者,则当用越婢加术汤。”现代医家何任教授的《金匮要略新  相似文献   

7.
《内经》除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详述遍身诊脉法外,又在《素问·五脏别论》中阐发了寸口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即所谓“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歧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这段文字强调的是:气口为太阴,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胃,变见于气口,故气口为五脏主。为此,清·徐灵胎《难经经释》指出:  相似文献   

8.
脾不独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脾脏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此说于今人已成准绳,今之方书已皆释为脾对于水谷具有消化、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每论及此,皆以<黄帝内经>之说为依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然细考之,则难以令人信服,<素问*六节脏象论>所云"转味而入出者也”之功能乃脾、胃、大肠、小肠等脏腑相互配合而共同产生的,非独脾也;<素问*经脉别论>着重强调了脾之转输、布散精气的作用,而其化物功能则未明言,不能以错简遗漏之说释之,因经文已明言"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可见,饮食物在未经脾运化之前已化为精气.因此,"脾主运化”确实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9.
焦循在《孟子正义》中提到"文王何可当也"有两种解释,本文赞同赵岐的解释,即当应当释为"正当……的时候"、"时势相当"之义.本文将从词义、语境、语用三方面着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0.
例四十四 [范纯仁理释狱囚]范纯仁知庆州,诸院罪人皆满,公诘其所以坐,屠贩盗窃而督偿者三分之二。公曰:“此何不责保在外,使之输纳也?”通判州事起白公曰:“非不知此,第以此辈凶暴,不可释;释之,不旋踵复紊官司矣。”公曰:“终当何为?”曰:“往往以其疾毙于狱中,是亦与民除害耳。”公蹙然曰:“法不当死,而在位者以情杀之,岂理也耶!”遂尽呼出立于庭下,戒饬之曰:“尔辈为恶不悛,在位者不欲释汝——惧为良民害,复紊官司也。汝等能悔过自新,我欲释汝。”皆叩头曰:“敢不佩服教令!”遂释之,欢呼而出,转相告语。是岁犯法者,减旧岁之半、(《监惩录》) 译文 范纯仁担任庆州知州后,发现关押场所的犯人都很满。他就查究这些人是犯什么罪被关进来的,结果发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创杂病诊治体系,立辨证论治法则,为历代医师所推崇。其辨证精神,不仅体现在辨析脉证与制方之中,亦贯穿于方药的煎服法中。笔者就此浅析如下。 一、煎法: 《金匮》根据证治要求,不同汤方选用不同的煎药用水。如百合病属心肺阴虚有热,故百合地黄汤用泉水煎之,取其下热气而利小便。欲作奔豚之证为心阳虚而肾水欲动,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甘澜水煎之,取其去水寒之性,不助水邪。胸痹之证属胸阳不振,阴干阳位,故栝萎薤白白酒汤、栝萎薤白半夏汤以白酒煮药,取白酒之辛散,行药性而助药力,通阳气而去阴浊;而枳实薤白桂枝汤虽亦治胸痹,但病已涉及胸胁心下,阴寒之气走窜冲逆,故煎药不用酒而  相似文献   

12.
血瘀学说始于《内经》.如《灵枢》中“恶血”即为瘀血最早的记载.《素问*缪刺论》说:“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痛,寒中,恶血在内,月行善掣节,节时肿”,“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涩则心痛”.所以,《内经》虽无瘀血一词,但有恶血、留血之称,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瘀血产生的原因及瘀血导致的症状.在治疗上,《内经》也提出了基本原则——以疏决通导为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些记载给后世医家有很大的启发,一直指导着临床和科研工作. 与《内经》同时期的《治病百方》(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第5方即“□瘀方”,该书还记载了早于《本草经》的许多中药,其中有活血化瘀的当归、丹皮、大黄、牛膝、川芎、虫等.可见活血化瘀法,在此之前已被用于临床.我国第一部中药书籍《神农本草经》记录了至今仍经常使用的活血化瘀药约30余种. 汉代张仲景是血瘀学说的奠基人.他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这个名称,并在治疗蓄血、血痹、虚劳、症瘕、产后腹痛等疾病中,叙述了瘀血的几种主要症状及脉象,在其他篇章中谈到了瘀血产生的原因和治疗;在《伤寒论》的太阳和阳明病篇中,对血瘀证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首创了瘀血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制定了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方剂,开拓了杂病、伤寒和妇科瘀血论治的新领域,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药树立了典范.这些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医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父母为子女所购置的房屋的归属成为离婚双方关注的重点。在保护父母利益之意图下,《婚姻法解释(三)》第7条将"产权登记主体"与"明确表示赠与一方"进行链接。然而该条规定在立法技术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如将规制对象改为"不动产"将造成与《婚姻法解释(二)》第22条衔接困难,"出资"范围不明确造成适用上的困难,"按份共有"不符合我国共有制度以及夫妻财产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
"因势利导",即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推动引导之意,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顺势思维的具体体现.<黄帝内经>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将顺势思维运用于医学领域,如<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指出:"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堀)决冲,而经可通也."并提出了诸如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等因势利导、祛邪却病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15.
"讼争终凶,古有明训.凡诉讼者,动辄经年累月,不但荒时诉,且耗费金钱,纵幸而获胜,亦往往得不偿失.若其败诉,所受损失更为重大,故于起诉之先,如有可以协商之机会,亦须尽力和解."这段话显明地阐释了诉讼的弊端所在.而且,随着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法院案件近年来成倍增长,法院工作人员可谓苦不堪言,于是调解作为一种替代性解决方案便逐渐走上历史舞台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肖扬时代的"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方针,还是王胜俊时代的"调判结合、调解优先"方针,无不宣告着调解的重要性.然而,法院实践中的"和稀泥"、"以压促调"、"以判压调"、"以劝压调"、"以诱促调"、"以拖压调"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无疑歪曲了调解的本质和内涵.知识产权纠纷作为民事纠纷的一个分支,自然也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如何合理把握知识产权纠纷中诉讼与调解之间的平衡,如何构建更为完善的非讼解决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内经》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泉。以《内经》病机学说指导临床,可收执简驭繁之诊断,从而得到正确治疗。兹举病案三则,以窥一斑。 1 上气不足之眩晕 眩晕症,《灵枢*口问篇》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上气乃指心肺之气,心为君主之官,肺主一身之治节,心肺气虚,宗气不足,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乃诸阳之会,浊邪蒙敝清空,故脑窍失聪、眩晕等症作矣。本症临床特点为耳如蝉鸣,听觉失灵,头脑重胀,视物模糊,朝轻暮重,动则尤甚,严重时则心慌气短,呃逆呕吐清涎等。一般多见于中老年身体素质较差者,对此,采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收效甚著。 例1.王某,男,1969年3月21日诊。患眩晕症1年,经诊断为梅尼埃病,时愈时发,病初发作较稀,近来发作频繁,多次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理想。平时头昏耳鸣,记忆减退,纳差,疲乏无力,大便先硬后溏。发时感天旋地转,并呕吐痰涎,耳如蝉鸣,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甚则心慌气短,舌淡苔薄白,脉右细小、左弦细。证系心肺气虚,脾胃虚弱,清阳不能上升,浊邪不得下降,清空受蒙所致。治宜益气升清,降逆和中,蠲化痰饮。方宗益气聪明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党参、黄芪各30 g,炒白术、泽泻、蔓荆子、炒白芍、姜半夏各9 g,葛根、代赭石(先煎)各20 g,旋覆花、茯苓各10 g,升麻、陈皮各5g,生姜4片。服5剂眩晕即止。继以益气聪明汤合香砂六君子汤调理半月而瘥,此后未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云南省临沧市各族人民历来就有爱党、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谱写了党的光辉照边疆的壮丽诗篇,唱响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真情颂歌.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沧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实现了脱贫攻坚的"临沧精彩",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同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临沧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以下简称"三个心向"),唱响新时代临沧各族人民的幸福之歌".我们要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奋勇前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临沧各族人民的幸福之歌.  相似文献   

18.
对《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后世医家各有诠释,但并无统一认识,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及临证所得,试作探析. 1 前贤观点存疑 《伤寒论》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对此证的认识在"脉沉紧”之前后文关系及主治证上后世医家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苓桂术甘汤证仅适用于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脉沉紧等证,不包括"身为振摇”,认为"身体振摇”是真武汤证.如丹波元坚、柯琴、张路玉等.其二,认为"身体振摇”与"心下逆满,头眩”等都可用苓桂术甘汤.如尤在泾、成无己、喻嘉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超龄就业队伍逐渐庞大.由于现有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如何认定超龄就业中的法律关系,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是认定为劳务关系,二是认定为劳动关系.《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规定:"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该司法解释在适用上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认定是否已经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存在争议,二是对尚未享受养老保险人员的用工关系缺乏规定.因此,在超龄就业中认定劳动关系存在困难,这直接导致诸多超龄就业者的基本劳动权益无法得到劳动法的保护.认定超龄就业中存在劳动关系,既有法理基础,又是现实需求,因此我国应当肯定超龄就业中存在劳动关系,切实保障超龄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20.
1 四时皆有"土" "万物皆生于土".在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中"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四时中五行属性为"土"者是长夏,"长夏乃夏秋之交"(1994年版《中医基础理论》第125页),实为夏季的30余天时间,约1个月.四时中五行所属木、火、金、水的季节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如按《中医基础理论》所述,那么,春、秋、冬季各占3个月,夏季占2个月,五行中有重要地位的"土"却仅占1个月,似嫌"土"的分量过轻,值得商榷.再者,《针灸治疗学》在子午流注针法的论述中指出,在地支配合四季五行表中,四季的五行分配上,"土"所对应为辰、未、戌、丑,也就是说,"土"所对应的季节"长夏"在月份上,分别是3、6、9、12月.但"长夏"作为一个季节,为何不是连贯的?并且与《中医基础理论》中阐述有所抵触.到底是哪一种说法正确?究竟何为长夏,长夏究竟是几个月?这里,我们本着进一步完善中医基础理论的想法,特提出"四时皆有土"之说. 1.1 长夏应是四季更替的集合体从干支配合四季五行表中四季的五行分配看:"长夏"可以理解成各个季节更替之际的统称,在这里暂时称之"长春、长夏、长秋、长冬"的集合体,即:辰(3月)为"长春",未(6月)为"长夏",戌(9月)为"长秋",丑(12月)为"长冬".季节更替时正处于两种性质不同的节气相互转化之时,这时多夹有雨水,表现出"湿"的特性."土"所主的节气分散于四季中,也是土的特性在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