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脑血康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脑梗死患者服用心脑血康胶囊,每次4料,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判定疗效。结果: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4例,无效5例,显效率70%。结论:心脑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胃乃安胶囊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萎缩胃炎62例,并与用维酶素胶囊,猴头菌片、黄连素片治疗31例相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症状,胃镜,病理总有分别为96.77%、77.42%、80.65%,对照且分别为64.52%,51.61%、45.16%。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无毒副反应发徨。表明胃乃安胶囊是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高,安全的中成药。  相似文献   

3.
自1983年Warr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胃窦黏膜中成功地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该菌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经过10多年的研究,现有资料已充分证明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较少见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癌的主要病因,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1]认为,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活动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现将中医药治疗HP的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以“温阳益气、化湿清热”为法拟方的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百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另设30例随机对照组以五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降酶疗效和HBeAg与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鹰汤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应用体表导联无创伤电极记录胃电图的方法,从针刺前后健康人与某些胃病人胃电水平的对比,进一步观察与分析针刺对人胃电水平的双向调节作用,并探讨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的相对特异性。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45名健康人为青年学生,经体检均未发现有胃肠道疾病。胃病人91例,包括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浅表性胃炎23例,萎缩性胃炎22例,胃癌19例,均经胃镜、细胞活检病理切片和钡餐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尿路清对慢性泌尿系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泌尿系感染患随机分为尿路清组和三金片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尿蛋白,血常规,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尿沉渣计数等变化。结果:提示尿路清组明显高于三金片组,对多种细菌导致的泌尿系感染作用良好,能很快清除尿中白细胞,红细胞,脓细胞,使尿中IgG,β2-MG,ALb指标下降,迅速解除泌尿系刺激症状,并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从瘀论治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门诊收集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的患63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活血化瘀、祛风消斑的中药内服。对照组口服赛特赞片,其中治疗组33例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性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好转17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5例,好转23例,无效2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性(x^2=3.98,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黏度低切变、红细胞比容、红细胞电泳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性(P<0.05)。结论:从瘀论治慢性荨麻疹能明显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改善患的血液流变性指标,促进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肠胃清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采用自身前后对比的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从中医两个方面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肠胃清胶囊对慢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有明显疗效,对胃黏膜镜下病变及组织学变化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肠胃清胶囊对偏热偏实型慢性胃炎具有明显疗效。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毒性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保肾片对慢性肾衰竭(CRF)气阴两虚兼湿浊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治疗组22例患服用保肾片加空白模拟片,对照组24例患服用肾康宁加空白模拟片。观察两组患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患中医证候积分值、SCr均显下降(P<0.05或P<0.01),CCR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之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保肾片可明显改善CRF气阴两虚兼湿浊证的临床表现,降低SCr水平,提高CCR。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影响。方法:10例ITP患随机分为2且,分别给予补肾化瘀解毒中药或泼尼松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ITP患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PAC3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ITP患的症状改善方面优于泼尼松,并对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有调节作用,患血小板数量与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呈负相关。结论:ITP患病情与血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含量呈正相关;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ITP有良好疗效,并能调节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莪连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莪连颗粒、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的变化,以及单个症状疗效和胃黏膜萎缩、肠腺化生、慢性炎症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脘疼痛、胃脘痞闷、疲乏方面,以及在胃黏膜肠腺化生和胃黏膜萎缩方面,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莪连颗粒能有效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萎缩、肠腺化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中医证型分布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50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CSG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肝胃不和型(n=38)、脾胃湿热型(n=22)、脾胃虚弱型(n=46)、胃阴不足型(n=29)、胃络瘀阻型(n=15).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ar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患者Hp感染情况,并收集患者的胃镜像及病理表现的相关资料,探讨CSG中医证型分布与H p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SG患者H 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和脾胃虚弱型最高,且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白相多见于脾胃虚弱型,血管透见多见于胃阴不足型,黏膜粗糙和颗粒增生多见于胃络瘀阻型,且各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炎症多见于肝胃不和型,中度炎症多见于脾胃虚弱型,重度炎症多见于脾胃湿热型.结论 CSG中医证型分布与H p感染、胃镜像及病理表现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探讨VIP参与针刺对胃黏膜损伤防御性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采用冷冻-束缚应激法复制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壁和迷走背核复合体VIP神经免疫反应性的影响.结果:冷冻-束缚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胃黏膜出现点状、条状出血坏死灶,尤以胃窦部为主.胃壁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数量减少.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胃壁和迷走背核复合体VIP神经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大鼠VIP神经元免疫反应性变化,提示VIP可能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信号分子参与了针刺对胃黏膜的防御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芪黄煎剂的作用。方法 收集83例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有无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AGI)将患者分为有AGI组32例,无AGI组51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05独立因素纳入二项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胃肠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无AGI组比较,有AGI组术前白蛋白、肿瘤大小、肿瘤pTNM(病理)分期、肿瘤cTNM(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芪黄煎剂治疗是影响术后胃肠运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及术中出血量是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白蛋白和芪黄煎剂治疗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手术后患者早期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在防治中应重点控制可加重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重视芪黄煎剂联合肠内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益气和胃胶囊对动物实验性胃炎的防治作用。方法:0.45g/L甲巯咪唑 水溶液代饮水造成小鼠慢性胃炎,水杨酸灌胃致大鼠急性胃炎。结果:益气和胃胶囊灌胃给药,动物胃粘膜病变显著减轻。结论:益气和胃胶囊有防治急、慢性胃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每组疗程3个月,随访2周。治疗后观察两组中医临床综合疗效、单个症状疗效、胃镜下黏膜病变疗效、两组胃腺体萎缩疗效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的组织病理学积分及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atient reported outcome,PRO)量表积分。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综合疗效、胃镜下黏膜病变疗效、胃腺体萎缩疗效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胃脘胀满、胃脘隐痛、嗳气、纳弱不振、胃中嘈杂、口干口苦、短气懒言及神疲乏力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中医症状积分、病理组织学积分以及降低PRO量表的总分及其全身症状、反流、消化不良、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积分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藿苏养胃口服液能明显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修复胃镜下黏膜病变,改善胃黏膜的病理组织病变,提高CAG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DGP)中医证型与血浆胃动素(MOT)及体表胃电图(EGG)改变的关系。方法:对38例3种不同中医证型的DGP患进行血浆MOT及体表EGG检测,并与正常人20例进行对照。结果:DGP3种中医证型患血浆MO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组肝胃不和组最高,胃阴不足组次之,其次是脾胃虚弱组;DGP3种中医证型的EGG餐前、餐后主频率及主功率、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性,以胃动过缓百分比明显增加、正常节律百分比减少为其特征。结论:DGP的中医证型不同,血浆MOT含量及胃电参数不一,胃肠动力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MOT及胃电参数可作为DG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对指导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及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将24只糖尿病(DM)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电针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2只;另以12只健康的SD大鼠为对照组。于DM模型复制后3个月进行血糖、胃排空、MTL及Gas的测定。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胃排空功能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胃排空均明显增强(P<0.01)。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MTL及Gas含量显著降低,经治疗后电针组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具有促进胃排空,升高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MTL和Gas含量的作用,激素含量的增加及其发挥的效应可能是其促胃动力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多学科协作时代评价中医干预对进展期胃癌的临床价值及治疗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1年、3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观察相关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TNM分期、中医干预、中医干预时机及中药服用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TNM分期、中医干预、中药服用时间对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NM分期是进展期胃癌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根治手术、足程化学治疗以及中医干预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中医干预可以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且长时间中医干预有利于患者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华蟾素(cinobufagin, CBG)注射液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CBG注射液对MGC-803存活率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BG注射液对MGC-803形态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CBG注射液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人胃癌细胞MGC-803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Snai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华蟾素注射液能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BG注射液能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华蟾素注射液可以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迁移侵袭及E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