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牙韩彰  黄吉遇  杨合 《当代广西》2005,(4):F002-F002
7万多个项目,惠及70多万老区群众!2003年开展的“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大会战,全面改善了老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把原来在全区处较低水平的“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较好的水平,为老区加快发展夯实基础。大会战对农民的增收,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革命老区,从此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东巴凤位于河池市的大石山区,属云贵高原南缘。举目层恋叠障,悬崖陡壁,是为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也作出过巨大牺牲的革命老区。但是,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求学难、求医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老区人民,东巴凤成为广西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为了告慰先烈,尽快改变东巴凤的落后面貌,从2003年至2004年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会战共投入21.124亿元,主要实施交通、教育、卫生计生、文化、广电、水利人饮、生态建设、民政福利、政法基本建设、电力、电信、农贸市场12类34大项75312个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2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开展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决策,由此,革命老区掀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建设高潮。这场告慰先辈、利在当代、惠泽千秋的大会战,涉及交通、教育、卫生和计生、广播电视、水利、电力、市场建设等12类34项75312个项目,总投资22.39亿元,覆盖“东巴凤”三县37个乡镇及绝大部分村屯,惠及70多万老区群众。目前,大会战99%的项目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显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东巴凤”三县乃至河池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大会战正在深刻并将深远地改变了革命老区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东(兰)巴(马)凤(山)”,凝聚着沉重的历史;“东巴凤”,彰显着红七军故乡的英雄气概;东巴凤,牵扯着几代共产党人的殷殷情怀!在“东巴凤”革命老区采访的时候,总有一种精神感动我们,总有一股力量震撼我们!这种感动和震撼,既来自于建设的辉煌成就,更来自于日夜奋战在建设一线的共产党员们!正是他们的默默奉献,使“东巴凤”建设大会战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现场,成为演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红色热土!  相似文献   

5.
东巴凤是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三县的简称。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东巴凤三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为解决东巴凤这一连片特困区域的贫困问题,加快当地的全面发展,2003年4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开展以“富民强县,告慰先烈”为主题的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会战项目涉及交通、教育、卫生计生、生态、文化、广播电视、水利、政法、民政、电信、电力、乡镇农贸市场等12类34大项75312个项目,总投资22亿多元,所有项目建设任务已于2005年7月底全面完成。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根据自治区把开发重心整体往老区转移的战略部署,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已拉开序幕,人们都把目光、热情和希望一起投向东巴凤,开发东巴凤,扬起奋进的风帆已势在必行。老区大会战的实施,将切实解决阻碍巴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公共设施和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升产业竟争力和人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使巴马县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巴马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相似文献   

7.
信息     
《传承》2004,(5)
东巴凤老区建设大会战初见成效为切实改善桂西北长期落后的基础设施,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从2003年4月起,陆续投资近10亿元,掀起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大会战,截至今年5月底,大会战已有75176个项目开工,占总计划的99.82%,已竣工的项目达73512个,占计划总项目的97.6%。东巴凤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广西西北部的东兰、巴马、凤山三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领导创建的全国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现有老区乡镇37个,村委会349个,土地面积6千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基…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5,(1):18-23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是一项符合民心、顺应民意的德政工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凝聚力。至2004年底,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75312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75125个项目,占任务的99.75%,为老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使老区人民得到了实惠。“乘会战东风家家共饮致富酒,蒙政府洪恩户户齐唱小康歌。”这是凤山县一位普通村民张贴在家门的对联。“老区建设大会战,千谢万谢共产党;巴马凤山及东兰,托党领导有今天。”这是东兰县群众盛赞大会战的山歌。东巴凤人民用对联和山歌表达他们对…  相似文献   

9.
大会战扶贫模式是对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有效探索与创新。广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成功解决了长期严重制约东巴凤脱贫致富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实践证明,大会战扶贫模式是解决连片特困区域贫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大会战扶贫,发挥党委政府的坚强组织领导作用是根本保证,集中和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是核心,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是重要保障,充分发动干群参与是重要条件,做好相关后续跟进工作是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曾启强 《传承》2005,(1):11-17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艰巨的创业工程。韦拔群的故乡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的村民们在给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和代主席陆兵的感谢信中表示:“我们将发扬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坚持革命到底的精神,在老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团结一心,顾全大局,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建设我们的小康社会。”这是东巴凤人民的承诺,也是东巴凤人民的誓言。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牵动着全区各族人民的心,从领导到百姓,从区党委政府到基层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流血流汗,为的就是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河池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梁胜利 《当代广西》2005,(24):30-31
两年多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自治区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指挥部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及全区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东巴凤三县广大干部群众铁定决心,不辱使命,顽强拼搏,奋力攻坚, 大会战12类34项75312个项目已全部竣工。在大会战中,广大干部群众用勤劳、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大会战精神,这就是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自治区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总结表彰大会上,总结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初,自治区政府宣布缓建政府办公大楼,把2亿多元建楼资金用来支持革命老区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一年过去了,老区里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故事里透示着一种铿锵闪亮的时代精神: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05,(1):6-10
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开展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努力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基础。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帮助解决三县的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实实在在代表三县和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大工程,是党委、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又一项标志工程。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2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开展东兰、尼马、凤山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决策,由此,革命老区掀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建设高潮。这场告慰先辈、利在当代、惠泽千秋的大会战,涉及交通、教育、卫生和计生、广播电视、水利、电力、市场建设等12类34项75312个项目,  相似文献   

15.
李力  梁绍恩  莫宏 《当代广西》2005,(15):13-14
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总人口23.9万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艰苦、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巴马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一个偏远的世外桃源,美丽但是落后。 2003年4月1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开展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下简称东巴凤大会战)的实施意见,决定利用两年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5,(1):24-26
随着大会战项目的全面竣工,东巴凤三县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东巴凤三县在加油鼓劲,抓好大会战项目扫尾工作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2004年6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考察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时,就如何加快东巴凤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曹伯纯强调,一是利用本地资源加快发展。东巴凤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加快发展的优势。二是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要全方位对外开放,引进外面的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三是全民动员抓发展。要大力培养农村经济能人,把千家万户都带动起来。四是维护稳定促发展。当前,东巴…  相似文献   

17.
【新闻背景】1998年以来,为解决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收听不到广播、收看不到电视的突出问题,国家广电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使全国已通电的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大大提高了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我区先后开展了行政村通广播电视、边境建设大会战和东巴凤革命老区建设大会战村村通广播电视等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近1万个村通广播电视,全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陈菁 《当代广西》2004,(13):37-38
继扫盲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普九”攻坚又成为福泽千秋万代的头等大事。20世纪末期,位于河池市大石山区的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和凤山县(以下简称东巴凤)奏响了“普九”号角。东巴凤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如今贫困仍然如影相随。为早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河池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在困难中前进,在压力中崛起,在开放中发展。全市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创五年来新高,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取得全面胜利,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是全市人民享受较多发展成果的一年,为河池“十一五”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2006年,河池正是扬鞭奋蹄时,我们将努力跨越、奋力腾飞。要坚持工业兴  相似文献   

20.
毛兴俊 《桂海论丛》2004,20(2):92-94
发展巴马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巴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巴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东巴凤基础设施大会战中,抓住机遇,加速巴马工业化、城镇化和非农化进程.不断改善巴马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