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1,(9):32-33
刘益飞2011年8月15日在《学习时报》上载文《如何才能敬畏人民所赋权力》认为,党员干部要对人民赋予权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至少以下三点是不能忽视的:第一,党员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会有敬畏之心。人民群众是权力的所有者、委托者,因此,作为权力受托者的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就理应忠实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对诱惑要保持远距离,对工作要保持近距离,对群众要保持零距离。廉洁是为政之本。党员干部对诱惑要保持远距离,就应以平常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确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操,  相似文献   

3.
有畏与无畏     
史源 《政策瞭望》2014,(8):56-56
李源潮同志曾经说过:“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想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要当好公仆,一定要有敬畏之心,只有做到“有畏”,才能做到“无畏”。  相似文献   

4.
三言两语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说。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  相似文献   

5.
资讯·短讯     
《当代广西》2008,(20):62-62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说。  相似文献   

6.
唐任伍 《人民论坛》2012,(18):58-59
敬畏,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底线。正是因为有了敬畏,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当前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安,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人没有敬畏之心,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人才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可以说,"敬畏之心"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是民主、自由的前提,是拯救社会溃败的良药。让"敬畏"成为社会的一种准则,整个社  相似文献   

7.
史源 《政策瞭望》2010,(6):56-56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说过:"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8.
月报     
《小康》2008,(10)
声音"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威到后悔"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1)
严以修身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基础和核心,加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严以修身,能够激励党员打造过硬作风。概括起来,党员干部严以修身的自我实现路径总共有四条,即牢记共产党员身份,恪守勤、俭两字箴言,清除贪财贪色贪权三大欲望,修炼敬畏心、担当心、公正心、平常心四种心态。  相似文献   

10.
统战干部要具备“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包容之心、敬业之心”,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也是统战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数字     
《小康》2008,(10):12-12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  相似文献   

12.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禅宗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当代治国理政,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教育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借鉴意义.将"禅"思想与"廉"文化进行结合,总结提炼出以"九心"为内容的"禅廉文化"价值理念:以敬畏之心破无忌、以慈悲之心破嗔恨、以禅定之心破妄念、以般若之心破贪执、以平常之心破功利、以精进之心破无为、以感恩之心破抱怨、以宽容之心破狭隘、以觉悟之心破痴迷.  相似文献   

13.
统战干部要具备"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包容之心、敬业之心",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也是统战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扶贫济困,服务社会,回馈人民.  相似文献   

14.
有感于当干部要有“三敬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9月,李源潮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谈到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时说:"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能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公安执法公信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考验着各级公安机关的能力和智慧。提升公安执法公信力,一要实现执法理念上的突破,以坚定的"亲人"理念落实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执法立场,筑牢对人民的敬畏之心;二要实现执法行为方式上的突破,以创新的举措提升公安执法的实际效果,筑牢对社会的敬畏之心;三要实现执法评价方式的突破,以人民的安全感满意度为考核评价的主导方向,筑牢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四要实现警务风格的突破,以清风正气铸造新时期人民警察的新形象,筑牢对警徽的敬畏之心。  相似文献   

16.
乔冠文 《前进》2017,(4):14-16
<正>今年伊始,全市开展的"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专项治理活动,是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切实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政治敏锐性不强、敬畏之心底线意识不足、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新形势下解决检察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打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通过全面教育学习,认真对照检查,严格落实整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11,(6):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同志不久前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党员干部要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4月11日《人民日报》)"始终保持进取心",为党员干部投身于实现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的历史性任务提出了鲜明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经济总量确实已经是世界第二,这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但是,坐上"世界老二"的交椅并不能让我们感到轻松潇洒。我国取得了今天的发展成绩,获得了让世界瞩目的全球经济发动机的地位,一方面是了不起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发展成本的。  相似文献   

18.
汪宁 《群众》2011,(10):87-87
温家宝总理说过:“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知责,就是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做到用心做事。知责是一种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坚定,是服从职守、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实际行动。知责说到底是个觉悟问题,也是个党性问题。有了知责意识,即使暂时能力差一些,也会一步步赶上来。相反,满足于“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抽一鞭子才动、不抽不动”的状态,即使能力素质再高,也干不好工作。党员干部知责就要对工作用心,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  相似文献   

19.
敬畏感是现代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党和政府实践科学执政的逻辑起点,更是维系社会价值秩序的精神纽带和判断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领导干部的敬畏感既与其自身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息息相关,又与其自身的角色使命、职责担当根根相连。笔者认为,新形势下要培养领导干部的敬畏感,领导干部只有常存敬畏之心,牢记职责担当,才能慎用权力,从而在工作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一、敬畏民意是根本敬畏民意是领导干部一切敬畏的基础。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20.
几近将毕生精力都用在伦理学研究的江万秀认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可以不信仰宗教,但不能没有敬畏之心。当下中国道德建设上存在的一个深层痼疾,即社会转型期敬畏之心的普遍缺失。人要有所遵循,必要有所敬畏。否则,言行必将失范,社会和谐发展也难以维系。那么,当前中国人的敬畏之心如何培育?中国的信仰之路到底在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