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极格局解体后所遗留下来的世界局势 ,就是美国作为保持下来的唯一的超级大国 ,图谋建立单极格局 ,实现其独霸世界的战略目标 ,纠合西方国家东扩西进 ,向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动新的冷战。美国一直推行干涉主义 ,它将自身的利益等同于全球利益 ,奉行一种扩充实力、扩张影响的外交 ,认为全球各处发生的不测都会影响美国国家利益。冷战和海湾战争的胜利刺激了美国的干涉主义传统 ,一股被称为新干涉主义的思潮随之兴起 ,其目的是突出美国的霸主地位 ,强调美国对世界的领导作用。布热津斯基在 1 997年出版的《大棋局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  相似文献   

2.
1999年3月24日,不仅对南联盟人民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日子,而且对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日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捍然对一个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空中打击。冷战之后,美国无可争辩地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新干涉主义”日渐抬头,从海地到索马里,从中东到巴尔干,到处都留下美国士兵的身影。“新干涉主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对此,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  相似文献   

3.
王玮 《人民论坛》2024,(6):90-94
全球干涉主义是美国长期外交实践的产物,是涉外群体普遍接受的共有观念,也是决策者采取行动的重要依据。美国的干涉主义传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服务于实力地位的“莽骑兵”传统,一种是推广美国价值观的“传教士”传统。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美国全面推行干涉主义外交,造就了坚不可摧的利益原则和外交信条。在推行干涉主义和黩武主义政策的过程中,美国形成了势力庞大的军工复合体。这些体制机制在冷战后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不断扩张,促使美国政府频繁进行对外干涉。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越来越严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趁机推出“新干涉主义”思潮,试图以这一模式重新建构世界格局。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干涉主义”?对此,我们很难对它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透过科索沃战争这样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我们看到,新干涉主义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表面上要捍卫“人道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实际上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主要手段来推行霸权主义,目的在于建构有利于西方的国际新秩序。缺乏人性化:全球化的陷阱  由于“新干涉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5.
科索沃战争作为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大步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冷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内容与实质。这场战争初步暴露了冷战后美国“塑造、反应、准备”新军事战略的主要矛盾。“新干涉主义”则已成为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干涉主义“与中国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放 《长白学刊》2000,(4):24-27
干涉是现代国际政治领域中的常见现象,它围绕着国家利益展开。美国推行的“新干涉主义”是冷战后霸权主义“全球化”翻版。这无疑将对中国21世纪发展战略构成潜在威胁。为此,中国应着眼于制定全球战略,参加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改进程,成为国际体系中的主流国家,通过深度参与国际事务和拓展国际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吴茜 《理论月刊》2006,101(4):152-156
“新帝国主义论”建构了美国21世纪称霸世界的理论范式。美国“新帝国主义”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形态,是冷战后美国推行以利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殖民主义、以通过输出西方民主价值观和干涉别国内政途径建立全球制度性霸权体系为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以预防性战略为指导思想和以强化军事同盟为途径建立新的“霸权和平”为特征的新炮舰政策的综合体,其根本目的是推行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模式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即要按照美国的政治制度、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建立美国一统天下的世界霸权体系。它将对冷战后世界战略态势的演变和政治秩序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是在亚太地区大国关系互动的格局中展开的.冷战后,亚太安全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国出于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增强在亚太地区霸权地位的需要,开始全面评估和调整美国与亚太各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以重新确定美国亚太政策中的利益选择.美国亚太政策的调整使它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关系中出现了种种麻烦和冲突,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16日,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将进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整。美国是当今自称“具有全球利益”的唯一超级大国,其全球军事部署的大调整,必将对国际战略格局和中国周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一、二战后美国全球军事部署的沿革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这次军事部署调整的机缘,有必要首先弄清美国全球军事部署的发端与沿革。从二战后至冷战结束,美国海外全球军事部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与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的时间跨度约为15年,从二战的终止年1945年到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下野年1960年。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10.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及在反恐旗号下进行的阿富汗战争,标志着冷战后过渡期或后冷战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美国新全球战略的全面推进。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冷战后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基本格局,美国以其政治、军事、经济的综合国力优势,奠定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本土安全”的神话,暴露出美国的脆弱之  相似文献   

11.
孙阳华 《人民论坛》2010,(11):56-57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和美国综合实力的下降,在美苏对抗、东西方冷战的两极格局中,出现了美国、苏联、中国三个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的战略三角关系,并成为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的显著特征,极大影响了世界格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大国面对国际格局的新变动,都不同程度地调整对外政策,在维护和谋求自我界定的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探索彼此利益的共同点,寻求互利合作,营造名称各异的伙伴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格局发生这次根本变动以前,从来没有试图与某一个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也从来没有将本国作为当事者一方的某种双边或多边关系称作伙伴关系。但是,跨世纪的中国外交则对营造伙伴关系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和美国综合实力的下降,在美苏对抗、东西方冷战的两极格局中,出现了美国、苏联、中国三个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复杂的战略三角关系,并成为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的显著特征,极大影响了世界格局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胡腾蛟 《求索》2011,(12):94-95,221
冷战后,美国将公共外交作为“塑造和平”的新范式加以广泛应用,其内容日益拓展到社会学层面上;从特点上看,美国公共外交与地缘政治战略、反恐战略和国家形象修复战略紧密结合以维护其软实力优势。从发展趋势看,美国开始探讨公共外交“去中心化”。更加强调以公众为主体,着手解决“有效性”问题,以最大程度地维护美国全球利益。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新一轮民族主义浪潮,伴随着新民族主义的兴盛,其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对外政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力。本文运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考察后冷战时期日本新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并以体系层次、国家层次、社会层次为契入点,探讨日本新民族主义产生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民族主义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具有基本特征的回归是多层变量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并且这一政治思潮将会影响日本的对外关系和东亚地区政治格局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陷入朝核困境的深层原因源于其国家安全利益与国际战略目标的相互冲突。维持军事存在与实现半岛无核化是美国在朝鲜半岛上竭力谋求的两大利益。然而利益的冲突导致其在政策选择上陷入"两难":迅速解决危及军事存在,久拖不决则对半岛无核化带来挑战。从战略的视角看,美国的朝核困境反映了冷战后其大战略的迷失、战略能力的下降及国家安全利益与全球霸权战略的冲突与矛盾。  相似文献   

17.
霸权主义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产物。今天美国的霸权主义与传统的霸权主义在特点上发生了变化 ,它更强调秩序和价值观 ,要全世界自觉地遵守它的价值观 ,顺从它的秩序。因此 ,美国的霸权主义往往以意识形态、民主、人权、价值观为武器 ,进行思想扩张 ,达到让所有的国家顺从美国的秩序 ,使美国能攫取更大的利益。一、冷战后的美国霸权主义的新特点1、全方位称霸。冷战后 ,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野心在增大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都体现出来。在政治上 ,美国的主要表现是干涉别国的内政 ,把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强加于他国 ,在全球推行其…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对南联盟的侵略战争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演变,而冷战思维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江泽民主席指出:“美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气焰更加嚣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处插手世界和地区事务,动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制裁,恣意侵犯别国主权甚至公开推行军事干预主义,这些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在上海访问时也不讳言其战略图谋,他说:“我…  相似文献   

19.
土耳其地跨欧亚大陆,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作为北约成员国中唯一的穆斯林国家的独特的角色成为美国在欧亚战略格局中一枚重要的棋子。从冷战后至今,土耳其对美国的重要性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与日俱增,其作用逐渐扩大到在政治领域、军事防务、经济利益和沟通东西文明的全方位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多边机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国际多边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对冷战后的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1 提供避免冲突的有效框架冷战后 ,国际形势呈现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相交织的特点。以自身利益为背景的地区冲突明显增多 ,而国际多边机制为避免这些冲突的扩大和防止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效的框架。从现实来看 ,凡是国际多边机制比较成熟的地区 ,相对来说都比较稳定 ,其成员互相关系中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几乎是难以想像的。对那些发育程度不太理想的国际多边机制来说 ,总体上是有利于区域和次区域的和平与合作的。2 有利于制约美国的“单极世界”图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