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7 毫秒
1.
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于2006年7月2日至7月10日在新亚书院成功举行。本届师资培训的重点,如同前几届一样,仍是中小学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47位学员,分别来自北京、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重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于2007年7月4日至7月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成功举行。本届师资培训的重点是内地中小学的校长和骨干教师,47位学员分别来自北京、黑龙江、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天津、  相似文献   

3.
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与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于2004年7月5日至7月1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成功举行.本届培训班的学员由来自北京、黑龙江、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四川等地的四十余名中小学校长、老师组成,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派代表参与了本届培训班的组织工作.本届培训班以中华美德中的"廉耻"为主题,与前两届的"礼"、"义'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列.  相似文献   

4.
2013年7月2-9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与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成功举行。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自2002年启动,至今年共举办11期。本期班共安排五个单元课程,分别由钱逊教授、徐锦尧神父、刘国强教授、莫家良教授、陈学然博士主讲。此外还组织参观了廉政公署、新亚中学、协和小学和田家炳基金会并拜会香港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并利用一整天时间与香港教育专家、管理人员开展德育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社会,扩大与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往来,共同分享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益成果和经验,同时也为了探索建设21世纪学校新德育,提升参加中华美德教育研究的干部与教师的教研水平,提高公民道德教育实效,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和教育学院、澳门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所及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协办,河南省新乡市卫滨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论坛”暨第五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于2006年10月26日至30日在河南省新乡市召开。来自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及国内大陆的200多名专家、学者、教师参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7月28日至8月2日,"首都青少年中华经典教育研讨会"暨"青少年中华经典教育师资培训班"在京举行,来自北京、香港、台湾等地的专家学者及房山、延庆、门头沟、通州、怀柔、东城等区县中小学校长、德育教师、街道办事处领导、社区工作者共九十余人出席。培训班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联合举办。首都文明办未成年处副处长董立新、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刘国强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傅永吉所长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王新宏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弘扬、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推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提升新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水平,为中国乃至人类建设新道德服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王殿卿教授承担了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学校中华美德教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合作,该项课题将在本世纪前十年持续开展“中华美德教育行动”的研究项目。“中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30日,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联合举办的“国学大众化传播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儒家伦理与东亚地区公民道德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澳门大学、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新加坡道教学院、国际儒联、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9.
一、条件越来越好,因为人同此心 在第五届中华美德教育行动师资培训班的开幕典礼上,钱逊教授致辞时说: 弘扬传统优秀的文化,越来越受到全国上下普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中华美德与青少年道德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师资培训班,暨纪念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于2004年11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鲜艳夺目的欢迎横幅使会场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来自全国各地中华美德实验基地的100多块展板与各类中华传统文化手工制作的实物,摆满了宾馆的各个角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厚的内涵,烘托着会议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王殿卿教授主持的"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来的研究历程,阐述了该项研究与中国文化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密切关系,着重分析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模式以及该项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美德是作为意义人做应该做的事并且力求做得更好的基本品质。高校教师的美德对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而高校教师及学生的美德对引领社会进步、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与引领作用,必须做好美德教育工作。为此,要充分利用高校特有的美德教育资源条件,要充分发挥高校美德教育所特有的基础作用,要遵循美德教育特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20日至22日,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主办的“中华美德与儒家伦理学术研讨会暨‘十一五’课题开题会”在通州永乐店中心小学和顺义财会培训中心举行。首都精神文明办副主任滕毅,市社科规划办副主任李建平,首都精神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处长周大庆、副处长李建国等出席了会议。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汪明浩、院长梁绿琦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发言。  相似文献   

14.
香港警察教育培训制度在培训模式、理念、内容等方面都极具特色和优势。对香港和内地警察教育培训制度进行比较,可看出两者在培训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各有千秋。学习香港经验构建内地警察教育培训制度应当充分考虑两地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警察体制的迥异,有选择地借鉴,也要坚持并发挥优势内地警学理论研究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 ,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于 2 0 0 4年 8月 4日至 1 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高屋建瓴的致辞。教育部直属高校 ,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校 ,进入“2 1 1工程”的地方高校和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的部分高校 ,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高校的 1 30多位校长参加了论坛。 1 3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知名大学的校长和专家应邀出席了论坛。本届论坛的举办 ,是教育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以及全…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3日至6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庆祝建院50周年,隆重举办“教育管理者国际论坛”。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30余位境外国际代表及来自内地和香港地区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17.
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是1994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主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主管的,专门从事中华美德研究与普及工作的科研机构。建所十五年来,秉承张岱年先生为该所创办题写的“弘道明德”的办所宗旨,始终将学术研究与服务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  相似文献   

18.
<正>1994年3月8日、11日下午,与参加“全国干部教育理论研讨会”(济南)路过北京的广东行政学院副院长唐代望同志两度交谈.所谈的部分内容补记如下:在中组部干教局召开的全国干部教育理论研讨会上普遍反映,我国公务员培训  相似文献   

19.
启迪领导智慧 憧憬大学未来--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7月22日至31日,经过近一年筹备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80多位大学校长和17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著名大学的校长、学者们共聚一堂,就如何建设、领导和管理高水平大学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此次论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8日,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暨文物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文物局主要领导和人事司等相关司局负责同志、教育部职业教育部门领导、相关省市及国家文物局文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代表等出席会议,我校张子荣校长作为首批确定的9家培训示范基地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