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管理问题在我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过人们如此广泛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人们带来过如此之多的迷茫和焦虑。我国  相似文献   

2.
有一路人摔了一跤,他不埋怨自己的不小心,却脱口骂了一句:“干部腐败,修的啥破路!”近年来,听到类似发牢骚、撒无名火的话,还真不少。“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感叹遘“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好过,牢骚怨气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过。”  相似文献   

3.
家庭、学校、社区——人才培养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与学校、社区教育的功能既相互联系,又不能相互取代。当今社会,广大家长对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学校所承受的压力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但孩子们说:“尽管现在家庭的生活空间愈来愈大,但发展的空间却愈来愈小,家长对我们的期望愈来愈高,但学习的动力却愈来愈小。”这是为什么?当前家庭教育正面临着严重的错位、越位与不到位,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父母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是学习,利用双休日让孩子去补英语、学电脑、弹…  相似文献   

4.
师龙 《当代贵州》2004,(4):32-33
同全国一样,贵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深邃的智慧、超前的意识、远大的目标和大胆的构想;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迫切地需要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和加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特别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迫切地需要大胆开拓、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的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5.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着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在踏入新世纪的门槛后,人们忽然发现,手里捧着的饭碗已不再是铁的了,深深地感受到“饭碗”的压力。 职业安全,六成市民忧心头 在近年社会关注点排行榜中,失业“下岗”已成为一个关注度高、危机感高的“双高”社会问题。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前不久就失业下岗问题进行的市民生活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市民对失业下岗现状颇为忧虑。他们年龄偏  相似文献   

6.
蒋文 《廉政瞭望》2004,(1):40-41
我们的国歌里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是战争年代的警醒。今天,我们同样可以说这样的话。因为我们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的社会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了冷漠。见死不救的新闻一桩桩地出现在人们视野。  相似文献   

7.
陈一化  王英 《当代党员》2008,(11):62-63
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的不仅仅是经济,改善的不仅仅是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从党内民主到社会民主,从民主选举到民主监督,从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普通群众,民主的氛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浓厚,民主的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在今年初的市人代会上,市长王鸿举作报告说:“5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733件、政协委员提案703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0%……”让我们跟随一位市人大代表和一位媒体从业人员,从他们的视角,来回顾我市民主政治建设的脚步。  相似文献   

8.
<正>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时刻,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放眼当代世界,风景这边独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中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之中国,同新中国成立以前之中国  相似文献   

9.
时下,创新一词被运用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的频率,从各种媒体到街谈巷议,都能听到关于创新的字眼和话题。创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走进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然而,有一些单位和领导把创新一词理解偏了、解释浅了、做得假了。有的为了赶时髦,把创新一词当成了向上汇报、对下讲话的口头禅;有的为显示自己工作有创新,刚上任没几天,就把本单位原有的规章制度全盘否定。甚至不切实际地今天提个“一三五工程”,明天又定个“二四六计划”,天天都有新思路;还有的把敢花钱视为创新,今天楼房推了建广场、明天垂柳拔了栽鲜花,搞形…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1,(5)
2001年5月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首都北京又将掀起声势浩大的科技热潮:一年一度的高科技盛会,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将隆重举行;2001年度“北京科技周”,也将以“科学、文明、申奥”为主题,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性科普活动,旨在提高首都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科学技术离我们这样近,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须臾不可或离。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英明论断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  相似文献   

11.
纵观人类历史,从来没有一种通讯工具像互联网络这样为人们提供了广泛联系的可能性。只要有一台联网的电脑,就可以足不出户地与远在地球上其他地区的网友们联系,就像与邻居聊天一样方便。正像许多事物一样,网络的这把“双刃剑”效应也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随着“网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与大海的交汇,孕育了东营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 黄河文明和海洋文明在这里相互碰撞了上千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发出震天的轰响。  相似文献   

13.
春和景明的三月,武汉东湖的樱花竞相绽放,香飘四溢如约而至的春天,和风沐浴、百花争艳,万山叠翠、层林尽染。一幅春意盎然的国画长卷,由南到北,次序展开……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期待春天的到来,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感到春光的明媚,我们从来没有如此迫切地拥抱春天。  相似文献   

14.
刘汉俊 《红旗文稿》2012,(13):22-25
当今世界,文化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不同的语言在同一个讲坛上对话,不同的肤色在同一个舞台上翩跹。人类的交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人类的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地扩张与延展,生存与毁灭的轮番上演也从来没有如此频繁与惨烈。是谁,支配着这个世界的风云际会?是文化。一文化的本色是什么?文化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财富,也创造文化;人是经济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主体,创造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人类在适应自然中形成文化,在改造自然中建设文化。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歌谣,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先民在顺应自然、  相似文献   

15.
建设“书香贵州”不仅是一个需要响亮提出的口号,更应成为极为现实而迫切的行动。建设“书香贵州”,是实现贵州“中国梦”的呼唤。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梦想”。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个时代.我们靠什么使梦想成真?靠高度的责任感、清醒的危机感和加强学习的紧迫感。我们需要通过一刻不停地学习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把外部的巨大压力转化为内部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十年,是群众文化事业空前发展的十年。自建国以来,群众文化工作从来没有得到过今天这样广泛的关注和支持,群众文化活动从来没有出现过今天这样自由话泼、丰富多采的生动局面,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从来没  相似文献   

17.
从来不曾像今天这样,“依法治国”被提到这么高的位置:从1997年,“依法治国”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并被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到两年后,“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再到今年10月,"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强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无纸办公、远程作业、时空融合并不是传说中的神话。那么,它将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必然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  相似文献   

20.
乐云 《学习月刊》2011,(23):27-28
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关注创新精神.当世界依然在混沌与无序中徘徊的时候.创新精神为我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今天.全世界的人们在纪念乔布斯.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创立和成就了苹果公司.而在于他给我们这个世界带来的耳目一新的创新基因与创新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乔布斯引领的创新精神成就了苹果公司.为人类的未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