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马勇 《新湘评论》2012,(16):26-26
建设文化强市是加快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必然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是利用良好基础条件推动益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马勇 《学习导报》2012,(16):26-27
建设文化强市是加快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的必然要求,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是利用良好基础条件推动益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干部文化     
《党课》2012,(1):9-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元素,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成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领导干部只有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化自觉,按照文化建设规律顺势而为、改革创新,方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之花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遍地绽放。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文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连江县认真贯彻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区域性海洋文化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积极开展文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工作,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文艺精品创作成果日益丰富,县域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地发挥了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4,(4):6-8
正我们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要协调发展,文化作为软实力必须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如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本文结合丹江口市的实际,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发展思路及对策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7.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脉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当作服务民生、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切入口。一、把握需求,树立群众文化的民生理念。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邹平县以“学赶全国前十强、争当全省排头兵”为总体发展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着力打造经济强县、文化强县,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供给能力为着力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共享文化成果,呈现出了良好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7):6-6
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熊光清 《学习论坛》2009,25(12):54-57
外来文化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选择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质量,拓宽了跨文化交流的空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消极影响方面看,外来文化会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其中不良因素的进入会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并可能压缩民族文化发展的空间,对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系产生强烈的,中击。我们一方面应当以积极健康、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本民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吸引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外来文化中不良因素的政治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陆浩 《党建》2011,(11):37-38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最核心的就是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决定》的部署要求,着眼于实现科学发展、增强“软实力”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结合甘肃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张呈祥 《新长征》2006,(2):36-37
1、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有着深刻内涵的。广义的文化,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精神有着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等特质,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科学精神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在满足人们物质追求的同时能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作为引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动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党支部通过大力培育文化品牌,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种实现形式,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义推动了公共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兆海 《共产党人》2007,(15):11-11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说,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  相似文献   

16.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是人民生活各方面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需要大力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孝昌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主线,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己任,创新作为,统筹推进,凝神聚力,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壮大文化产业,积聚推动发展“正能量”,打开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当前,青海人民的发展意愿在全国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更加迫切,不断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呼声也更加强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任务更加突显。这就要求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要想事、谋事、干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发展却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适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彦国  杨宪坤 《奋斗》2011,(1):36-37
编者按:“富了脑袋”才能“富钱袋”,才能“富生活”。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文化方面的“实惠”。在文化兴省的大旗下,黑龙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大餐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