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私人侦探的概念与历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研究“私人侦探”问题时 ,应注意区分文学作品中的私人侦探与现实中的私人侦探 ;国外私人侦探与中国当前的私人侦探 ;私人保安与私人侦探。私人侦探的定义应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定义指世界范围内的私人侦探 ;狭义定义指我国现阶段的私人侦探。可以说 ,现代的私人侦探渊源于欧洲的自我警务传统。至今为止美国的私人保安业—广义上的私人侦探业是世界上发展较完备的、力量和规模较大的 ,影响力也较大。私人侦探在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私人侦探业的社会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于私人侦探业的存在可能处于一个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一方面担心私人侦探的存在会影响自身的生活,特别是关于“针孔探头”的报道尤使人们警惕;:另一方面,当人们在诉诸公权力无法解决相关问题时,又渴望现实生活中有真正侠义的“福尔摩斯”为自己收集相关证据和材料。从而伸张正义。理论界关于私人侦探的讨论,也大多局限于私人侦探是否  相似文献   

3.
论私人侦探的价值评判及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私人侦探发展的现状,宜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确立私人侦探的法律地位,规定私人侦探的业务范围、调查手段、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同时要完善隐私权、证据运用等相关立法,完善私人侦探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避其可能带来的负作用,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社会作用,使私人侦探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私人侦探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在我国,虽然官方明令禁止开设私人侦探所性质的民间机构,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民间调查类企业组织或机构近2.5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私人侦探业极度混乱,存在着许多问题,黄立荣被害案就是一个缩影。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私人侦探业缺乏明确的立法规范和有效的行政管理。为了使这一新兴行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也为了不再有更多的“黄立荣”悲剧发生,尽快为私人侦探立法才是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江静 《中国保安》2014,(4):70-72
私人侦探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在西方国家中,私人侦探如同律师和医生一样,已经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自由职业。私人侦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应该说,每个国家由于其国情和法律规定不同,私人侦探业的发展程度和地位也是不尽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试论私人侦探在我国的可行性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多元化与细化,私人侦探已经开始出现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但同时,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对于私人侦探的问题又缺乏明确的规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也来建立,关于私人侦探业在我国的可行性问题备受社会各界长期关注与争论。目前,私人侦探在我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通过相关立法,依法加强管理,严格规范,正确引导,私人侦探的积极作用便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李忠民 《人民论坛》2012,(36):94-95
当前学术界对"私人侦探"业存在的争论主要有:"私人侦探"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必要性,"私人侦探"行为是否侵犯公民隐私权,是否非法行使国家侦查权等。"私人侦探"是对公权力的有益补充,填补了司法改革中国家退出后所留下的空白,其存在具有正当性,在目前条件下,应认可其合法地位,建立相关制度规范其活动。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的私人侦探业,媒体的报道,百姓的议论越来越多,侦探也逐渐成为新的热门职业。关于侦探业的利与弊、禁止与开放,一直是个比较敏感并且有争议的话题。侦探作为一种私力救济的手段,在崇尚国家权威和公力救济的我国,笔者结合目前中国实际,认为中国私人侦探业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9.
从私人侦探业的两元价值看对其立法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人侦探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已渐入人们的视野,它为纠纷当事人提供各类有偿的调查服务.一方面,缓解了众多当事人"举证难"的尴尬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司法机关减轻了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在调查中未经许可,擅自运用大量违法调查手段,对调查对象的隐私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构成严重威胁.解决私人侦探业这一社会问题的关键不是讨论其是否应该存在,而是应当怎样解决它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十个国家有关"私人侦探"的法律文本,发现各国涉及私人侦探的法律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其立法内容各国不一,都大致规定了私人侦探的行为;证照的申请、颁发、延期、撤销;管理私人侦探的机构;违法犯罪的处罚等。我国从事私人侦探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应将私人侦探纳入司法体制改革中,通过立法使其合法化,使其成为侦查主体的辅助力量,并对其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