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2008年《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继施行,分别涉及就业、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保障的重要领域,在中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三部法律奠定了我国劳动关系和谐的坚实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2008年从此唱响中国劳动者“以人为本、体面劳动”的福音。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两部劳动法律在立法理念、立法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与现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调整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既合乎社会呼声,也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我国劳动法律制度调整在立法趋向上应从立法体例、立法理念、立法技术三个方面入手,提升法律位阶,固守社会法本性,并通过实行差别化的调整方法,真正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1999年3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一部民商合一、且以商事合同法律规范为主的合同基本法。目前,举国上下正在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则是一部专门规范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法律 (草案)。通过这两个法律文件的比较,从理论上厘清劳动合同与商事合同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合同法制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劳动法》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和放松规制,《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再规制。应该历史地看待这两部法律,既看到其历史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也应该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选择劳动立法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思考一:《劳动合同法》的明显特色《劳动合同法》作为我国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明确而具体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前、把握全局、注重长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正确宣传、积极实施法律引导的向善理念和立法精神。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在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二十年的时间,劳动领域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尤其在立法层面已建立起对劳动权益保护和劳动保障的法律体系,但相对社会发展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来说,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仍需要法制建设的健全完善。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三个方面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首次将"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纳入法律规范的内容。那么,什么是集体协商机制,集体协商机制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建立集体协商机制,这是劳动关系双方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本文力图解答和阐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刘晓 《团结》2008,(1):40-42
《劳动合同法》从制定到出台,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范,对劳动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为全社会带来了劳动用工的新变化的同时,也给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为深化高等职业院校的内部改革和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行“工学结合”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法在立法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积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对劳动者权利的倾斜保护。因此,广大劳动者对于法律的颁布热烈拥护。用人单位则对这一法律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更多关注的是法律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用工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俞晓晓  张妮 《学理论》2014,(4):124-125
《劳动合同法》中小企业实施的调研情况显示:《劳动合同法》的最大绩效在于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大幅度提高,而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其他方面效果不甚明显。原因可能在于劳动关系当事人对该法的了解和理解不足、个别劳动关系协议机制存在薄弱之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机制具有特殊性,对其实施效果的反思中,应进一步区分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转化一元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劳动者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詹玉璞 《民主》2008,(7):26-28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6月1日,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禁毒法》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进入了依法规范、调整的轨道,这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工会工作者,笔者认为,这部法律具有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王俊杰 《求知》2002,(4):47-48
劳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劳动雇佣关系的调整、劳动力的保护、社会保障以及劳动监督与法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法学》是我国法学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关于劳动法律制度和理论的一门科学。学习劳动法律制度,掌握劳动法学知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工运动态     
《劳动合同法》于6月29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劳动法律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颁布实施,对当前就业形势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或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容忽视其在实施过程中对就业市场带来的挑战。本文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从草案出台到正式实施以来,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赞许和肯定之中也不乏非议之声。近日,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举行理论研讨会,就当前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进行专题  相似文献   

18.
2007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后,终于出现在人们面前,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9.
国际上通行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法律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从国情出发,十分重视并推行这一制度。《劳动法》、《工会法》等基本法对该项制度的实施作出原则规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推动此项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于1994年又公布了《集体合同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新时期我国劳动保障立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正如其第一条所规定,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