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慧慧 《党课》2012,(12):117-117
1879年,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设宴,款待卸任的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席间,李鸿章注意到格兰特随身携带着一根名贵手杖,那手杖通体雕刻暗纹,装饰富贵华丽。李鸿章禁不住提出了观赏的请求,他将手杖拿在手中久久不肯放下。  相似文献   

2.
叶挺将军有一支手杖,平时总是随身携带,可谓形影不离。这支手杖约二尺多长,抓柄是椭圆形的铜环,上面刻有德文;下端是一根钢管,钢管套有不锈圈皮,着地处有一钢塞。 关于叶挺将军的这支手仗有许多传说,颇具神秘色彩。有的说,手杖里藏着一柄长剑;有的说,里面装有自动手枪。对于这种种猜测和臆断,叶挺将军总是笑而不答。他的内勤警卫黄鸣也不明真相,难以作答。直到后来从新四军军部领导的保健医生张岗那里,才揭开了这支手杖的秘密。  相似文献   

3.
朱德总司令晚年用过的那根龙头黑竹手杖,曾得到不少人的称赞,然而,这根手杖的来历,至今还鲜为人知。 1972年夏的一天,朱总司令去京郊一农民家做客,因事先没有通知,走到老农家门前时,突然闯出一条恶狗,警卫人员手忙脚乱,朱总司令也用随带的手杖挥赶,幸好主人出来才解围。朱总司令诙谐地对主人说:“你家的狗比帝国主义还厉害啊!”在回家路上,朱总司令又对随从人员说:“要是有一根狗见了就怕的手杖多好!”随从人员把这些情况向毛泽东主席作了汇报。 不久,毛主席派人告诉朱总司令,湖南新宁产的一种黑竹有这种防狗的功能,建议派人去取回来。一份通知下到新宁后,当时新宁县委的人也只  相似文献   

4.
1966年8月24日,当又一个狂暴纷乱的一天到来之时,一位老人拄着手杖,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北京太平湖畔。他在那里坐了一天,想了一天,最终还是把手杖、眼镜和放有名片的上衣挂在树上,慢慢走向湖中……这位老人就是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那年他仅仅67岁。  相似文献   

5.
<正>1879年5月,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到天津会晤李鸿章时,携带一根名贵的手杖,手柄处镶嵌着一个拇指大的钻石,小钻石环绕四周,璀璨夺目,华  相似文献   

6.
严怪愚(1911—1984),原名严正。邵东县九龙岭乡人。名如其人,他五官端正,品行高尚,正直无私,可谓“严正”。他突梯滑稽,狂放不羁,诙谐乐观。公众场合常常慷慨激昂,语惊四座;外出采访会友,有时挥舞一根手杖,两条腿一拐一拐地,可谓“怪愚”。朋友们送他个浑名——“鲶乖鱼”(一种无鳞有须长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关关微的图案组成是:左右交叉着金黄色钥匙与“商神手杖”。商神手杖为国际上历来关徽通用标志。它来源于远古希腊神话中的海尔梅斯神,他是奥林柏斯山12个主神之一,兼贸易、利润和发财之神,还是司畜牧、商旅、交通、体育运动等职之神。传说海尔梅斯由于使用了带有翅膀蛇的手杖,做的买卖很发财,便成为“商  相似文献   

8.
皖南事变时,有两件反映叶挺将军视死如归和誓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事,很感动人:一件是扔掉了与他形影不离的心爱手杖;一件是蓄起了长发。  相似文献   

9.
老轩 《奋斗》2023,(2):73-76
<正>一1951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的国宴上,一位84岁的老人与毛泽东主席同桌。毛主席和他握手,并给他敬酒,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毛主席还送给他一个手杖,上面刻着“革命之父”4个字。这位老人,就是参加国庆观礼的东北抗日联军代表、被东北抗联战士亲切地称为“抗联老父亲”的李升。  相似文献   

10.
1927年7月25日,周恩来在武汉安排南昌起义及中共中央政治局有关事宜后,当晚同陈赓一起乘坐宋庆龄的专车,秘密来到了武昌江边码头,准备乘船离开白色恐怖的武汉。临上船时,宋庆龄给周恩来一只金表和一个戒指,周恩来推托不要。宋庆龄说:“你作为阔老板,不戴金表怎么能行?戒指么,是个装饰,显示你的身份。这些东西,放在我这也没什么用,对你用处就大了。”这时的周恩来,完全是个阔老板打扮,头戴巴拿马草帽,脚登时髦凉鞋,墨光眼镜遮目,金壳手表、宝石戒指熠熠放彩,胳膊上还挂着一根文明手杖(实为一件护身兵器,看去象手杖,遇到紧急情况,用力一抽,便露出兵器,用以自卫)。陈赓也换了装,扮成随从模样。二人下车后便大模大样地上了船。可是,就在他俩上船的当儿,有两个  相似文献   

11.
那时,他是英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设计师,除了年轻,一无所有,但他很幸运,参加了温泽市政厅的设计。他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花板的方案。一年后,市政厅落成,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了,要求他再多加几根柱子。  相似文献   

12.
“国家垂危,哭一场有什么用?”1935年12月26日清晨,南京。一位身材颀长、面容瘦削的中年人,身穿蓝布细棉袍,外罩黑色呢大衣,头戴礼帽,手提手杖,坐出租车来到中山陵园。他满脸庄重肃穆的神情,沿着宽阔的石级.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孙中山灵堂。他就是早年参加同盟会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续范亭。这天,他不是通常的谒陵。“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断。”他要做什么?直到下午4点多钟,司机仍不见续范亭走出陵园,便开车返回城内,到续范亭所住的东亚饭店,询问他是否已回来。陪同续范亭到南京的刘定庵和前来饭店…  相似文献   

13.
1992年7月18日,在邓颖超同志的遗体火化告别室外,我见到一位银丝满头的老太太。老人悲泣着一边挪动着自己的身体,一边十分刚强地用左手拄着她那根拥有4个抓地爪的特制手杖,慢慢坐上轮椅,由与她同来  相似文献   

14.
拄着一根单拐,拖着一条残腿,他32年如一日穿梭于千家万户;摔断了16根拐杖,磨破了20多双皮鞋,他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多起,避免诉讼率100%;他个头不高,身体单薄,却是群众都信得过的"和事老"……他就是定陶县马集镇力本屯村三级伤残退伍军人、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李洪华。"我只是做了些自己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5.
正彭德怀:为一根黄瓜作检讨1947年,彭德怀、习仲勋领导的西北野战兵团与胡宗南的25万国民党军队交战。时值6月,酷日当空,部队行进在沙漠里,由于水源奇缺,很多战士都因干渴而晕倒。年近五十的彭德怀每天不仅和战士一起徒步行军,还经常把分给自己的水拿去救助晕倒的战士。终于,部队走出了沙漠。管理员看彭德怀太辛苦,想给他增加点儿营养,于是买了几根黄瓜。晚上吃饭时,彭德怀意外发现桌上摆着几根黄瓜,他没多想,拿起一根就咬了一口。但刚吃了一口,他  相似文献   

16.
朱德与董必武 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就连朱德这样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人民老英雄也不能幸免于难。但人民不会忘记朱德,党和军队不会忘记朱德。每逢外出活动,比如参观,比如开会,掌声总是向着朱德拍响,群众和同志们都尊他走在最前。 这时,朱德忽然移动着手杖后退了。他站住脚,一手拄杖,一手去拉董必武,请董必武走前边。 董必武也朝后退,用双手“送”朱德在前走。 这样无声地谦让一下,董老终于先开口了。  相似文献   

17.
从1990年到1994年,短短5年间,付永隆已经完成了14年的生产定额任务。这丰硕的成果也使他赢得了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的称号。 身为四川泸州长江液压件厂齿轮泵车间钻工十组组长的付永隆十分珍惜这一荣誉称号。作为中共党员的他牢记着机械工业部何光远部长说的一句话:劳动模范应该站起来是根柱,举起手来是根梁,说出话来是颗钉……并以此来要求自己。 说起来,付永隆当钻工也是半路出家的。他没上过技校,只有初中文化,他是1984年从四川省某石油单位调到长江液压件厂的。初到工厂,陌生的工作环境曾令他不  相似文献   

18.
命运与绳索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过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两个儿子把父亲抬回了破旧的家,他已经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两根绳子,断断续续地对两个儿子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根”还没说出用意就咽了气。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55岁的吕永海,依然记得他4岁时那年一个晚上,父亲和几个战友去地里浇水,临出门时,他看见父亲手中除着铁锨外,还在腰间系了根长木棍。当时他不知道这根棍子是做什么用的,到他快10岁的时候,父亲才告诉他:木棍横捆在腰上,可以防止掉进洞穴里,是救命棍。1991年,66岁的父亲在临终前对他说,"孩子,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留给你,这根拦腰棍你  相似文献   

20.
岳宝彩 《廉政瞭望》2013,(20):50-51
1955年10月的一天,一名男婴在黄河之滨的山东阳信县呱呱坠地。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他在自己即将“成人”之际,来到离家不远的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成为一名普通的修井工。他每天的工作极度枯燥劳累:先把1000多米的油杆从地下一根根抽出,接下来是卸油管、换泵,再装油管、下油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