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红  王亚松 《党课》2014,(23):70-70
江苏省如皋市将领导干部日常研判与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督导工作有机融合,更公道、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识别干部,为分析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评价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提供第一手资料。多角度了解德才表现。定期听取督导组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评价,不定期开展一线研判,通过列席会议、现场查看、走访座谈、民意调查等方式,延伸工作触角,立体化了解干部。多层次考验党性修养。  相似文献   

2.
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是选准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必要措施。隆昌县针对干部研判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四分四避”,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定期分析把脉,着力提升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分类划定研判对象,避免“—刀切”。隆昌县将领导班子分类确定指标和权重,分类研判并进行综合排序;将科级干部进行定量打分,分类研判。对采集到的信息采取结构分析、数据分析、民意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研判,兼顾共.陛与个性,消除了分析研判中“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搞“—刀切”的现象,为选准配强班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了解干部要全面。规范动议工作、提升动议质量,关键还是要做好干部工作基本功。在对干部进行年度、年中、届期考察的同时,充分运用谈心谈话、走访调研、征询纪检部门意见等方式方法,全面了解干部的一贯表现、关键时刻表现以及负面反映。定期对领导班子的构成情况、运行情况、作风情况和特色不足等进行分析研判.为启用干部动议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柳河县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严格落实《干部任用条例》中关于动议的有关要求,坚持“研判前置”原则,为干部选任工作提供了精准依据。划分“经纬线”,研判班子运行情况。“经线”指纵向上征集各部门近3年重点工作和主要业务的数据,了解每一项重点工作和主要业务的发展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数据起落幅度和速度;“纬线”指横向上与两办督查室、统计、发改等部门建立联系,多角度收集有关全县重点工作和能够反映班子运  相似文献   

5.
蒋宜茂 《当代党员》2014,(10):67-67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新增“动议”一章,强化了党组织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启动环节就应当发挥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但“动议”非“动”时才“议”,应把功夫花在平时,经常“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德”,多渠道、立体式了解干部,由表及里分析研判,才能真正把好“动议”关。  相似文献   

6.
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肩负选人用人的重要职能,通过建立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制度,将科学方法与综合判断结合起来,将任前考察了解与经常性考核结合起来,将实干实绩与客观评价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干部、了解干部,准确把握干部的德才表现,真正做到知人善任,为党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管理调配干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从落实工作责任、深化日常了解、注重分析研判、加强动议审查、强化任前把关、严格追究责任六个方面,对严防"带病提拔"提出了总体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除了落实责任机制、访查机制、研判机制、节点机制外,更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在微观技术层面抓好落实,特别是要运用逆向思维,注重从问题和教训中汲取经  相似文献   

8.
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原则性、严肃性与规范性都很强,不能搞"急拿现用"。组织部门应建立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强化综合分析研判能力,把功夫下在平时,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全面提升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化水平。明确"度量衡",制定研判指标体系。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坚持整体研判与具体研判相结合,逐项细化研判指标,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  相似文献   

9.
《求贤》2014,(8):50-50
为深入贯彻落实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精神,进一步选好用准干部,天津市河东区从“五个维度”健全综合研判机制,积极探索制定了《河东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党建短波     
<正>牡丹江市积极开展市管领导班子定期评估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牡丹江市创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制度。明确研判内容。制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领导班子不同结构进行分类,及时了解班子发展趋势、动态结构,为班子调整配备和日常建设提供基础材料。规范研判方式。构建立体化评估体系,实行领导干部"实绩清单""问题清单"制度,对照职位标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黔南州在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工作中,坚持"好人好马上前线",着力在选派质量上把好关口。严把作用发挥研判关。采取"听、访、看、评"方式,结合2020年度干部考核对驻村干部作用发挥进行分析研判,全面了解掌握驻村干部履职情况,对驻村时间满2年、作用发挥不好和身体状况不佳等人员一律进行轮换调整。全州共轮换调整干部1518名。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干部工作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新时期,要选拔出符合“二十字”标准的好干部,须以《干部任用条例》为准绳,做到“四个不唯”。民主研判约束性条件,坚持选人用人不唯年龄。解决唯年龄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当前干部队伍中,确实存在部分岗位青年干部严重不足、老干部人数臃肿问题,但提高干部队伍活力,绝对不能“一刀切”实行干部划杠“改非”制度,否则新人职年轻干部撑不起大粱,快“到点”干部“庸懒散”不想干事业,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干部又退居二线,队伍优化变成“揠苗助长”。  相似文献   

13.
刘梓娟 《党课》2014,(13):73-73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探索立体的信息收集研判机制,切实增强了干部考察的科学性。将追溯考察与回访鉴评相结合。他们通过个别约谈、查阅离任干部交接材料和“三责联审”报告等办法,对任期内在不同单位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追溯考察。在领导干部提拔任职后一年内再进行回访鉴评,考察其任职后的现实表现。将单位考量与社区评价相结合。他们会同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任前会审,同时通过到干部所在社区进行座谈交流,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将日常考核与驻点跟踪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干部工作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也是组织工作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点。开展干部工作社会评价是全面了解掌握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信任程度和选任干部公认程度真实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工作社会评价机制,更好地落实群众“四权”,提高干部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重要制度保障,新出台的《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专门拿出一部分阐述要注重分析研判,要对干部有关问题及其性质、程度等进行会诊辨析、筛查甄别,作出判断。笔者禁不住为这一决定叫好,因为从实际情况看,分析研判有利于发现干部潜在的问题,有利于全面准确识别干部,是剔除差干部、选出好干部的"过  相似文献   

16.
朱岩 《求贤》2008,(11):1-1
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环节,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加强管理和监督的一个重要方法。发挥民主测评在干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关键是民主测评结果必须反映民意。这是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了解干部履行职责情况,掌握干部德才表现,准确识别、合理使用和严格管理干部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17.
营口市老边区改进政治素质考察方式方法,以把握重点、突出关键、精细流程为着力点,多角度全方位相互印证、立体式分析研判,力求做到精准、具象化考察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制定政治素质正反向考察清单,明确30项指标,实现可对照、可感知、可评价。深入访谈一线干部群众,多角度、多侧面了解干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8小时内外真实立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多伦县加强信息网络建设,拓宽了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渠道。一是通过干部考察收集信息。对干部考察时,不仅了解干部的优点和成绩,还注重了解干部的缺点和不足;不仅了解干部工作圈的情况,还了解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情况,实行  相似文献   

19.
深挖细研问题线索。“走村入户”听民声访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发现的问题线索,通过接访人员研判、室务会集体研判和领导审批等多环节分析,确保研判精准细致。严格审查调查取证。严格落实案件审查调查负责制,县乡两级联合成立44个核查组,将问题线索逐一明确主办人,签订责任状。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一案一策”“双见面、双研判”制度,确定审查调查策略。对每一条问题线索,由核查组与乡镇党委书记和包村干部面对面研判,明确取证方向;再由核查组和乡镇党委书记一起与上访人见面沟通,确定核查重点,确保办案效率。准确定性处理处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把住选人用人廉洁关,纪委和组织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组织部门在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时,要深入了解干部的党风廉政情况,认真听取纪委的意见建议。在有关考察人选确定后、考察工作开始前,或者在进行考察的同时,要发函听取纪委意见。纪委收到组织部门来函及考察人选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后,要认真研究提出回复意见,综合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加强分析研判,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