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党课》2013,(16):32-32
在我国中西部的很多地方,如四川、河南、安徽等劳务输出大省,当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出外务工时,留在家乡的孩子们就被动地成为了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0多万,全国每5个孩子就有1个留守儿童;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2.
学校发展首先是德育的发展,德育要紧紧抓住师德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师德是教育之魂,养成教育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它们是撬动学校工作的两根杠杆,能为学校持续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教师发展师德先行1.师爱是师德建设的核心。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只有爱才能唤醒爱!为营造爱的氛围、家的温馨,学校开展了"百名教师齐家访""献爱心、送温暖""每天节约一分钱,你的困难我来帮"等活动,并组织教师与贫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结对子,为他们捐款捐物、过生日,辅导他们学习,等等。2.注重表彰与处罚、考核与监督相结合。为了充分发扬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通过师德月标兵、学期标兵、学年标兵、师德十大标兵评选活动,评选出好典型,在学校广播站、网站、校刊等媒体上大力宣传,每年教师节大张旗鼓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约有1.2亿农民"离乡背井"到城里打工,依据这一数据进行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为2290.45万人。安徽省作为民工输出大省,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13):123-123
全国妇联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5年间增加242万,达到6102万,近205.7万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流动儿童规模更比5年前激增逾4成达3581万,北京每1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5.
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安全、亲情缺失等多个问题,如何减少留守儿童,既是一个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近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2.55万,比2005年增加了约242万;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比2005年增加了41.37%。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生活,普遍存在着孤独、自卑、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成"空白"、心理需求"悬空",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现状对比分析,有助于加强对留守儿童情绪疏导,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7.
杨琼  秦涛 《当代贵州》2014,(23):47-47
正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雨露工程"重点青少年救助保护工作的要求,8月7日,省预青专项组召开2014年贵州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工作会议,团省委、省妇联、省农信社、省广播电视台共同启动"雨露工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大型公益活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秦如培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为"雨露工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捐赠320万元,寸心草茶业及万豪世贸城捐款100万元,并聘请5名社会爱心人士担任"雨露工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爱心使者。(文/图杨琼本刊记者秦涛)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剩余劳动力富集大省,我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保持在1900万人左右。据统计,我省双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有300余万名,单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500余万名。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已经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时值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蓬安县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代理检察官妈妈",记录下"妈妈"和"孩子们"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9.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07,(12):29-29
《当代贵州》:陈书记您好!贵州目前大致有多少留守儿童? 陈昌旭:现在我们国家农村的留守儿童有一个说法是2000万,占农村儿童的18%-22%。根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最新统计,我省劳务人员输出人数为388.66万人,估计贵州农村留守儿童在150万左右。2006年,由共青团贵州省委专门组织的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组调查发现:贵州省部分农村1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近一半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0.
徐元芳 《当代贵州》2014,(17):52-52
正春节后,黔东南州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又踏上行程,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很多孩子又开始与父母分别,成为留守儿童。为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贵州移动黔东南分公司经过对全州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后,在全州启动"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室"建设。5月1 5日,记者走进"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室"示范点的丹寨县扬武民族小学,探访这里的"留守儿童之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掀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潮,“民工潮”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必然结果。“民工潮”出现了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工在外地居住时间越来越长等特点。大部分农民工则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乡,使其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诸多问题显现,迫切需要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正视和逐步解决此类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贵州省唯一一个"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息烽通过一系列措施,为留守儿童筑起了健康成长的港湾。避免留守儿童被标签化,倡导"隐性关爱"留守儿童;保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使其快乐成长;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使其不再孤单……2013年4月,息烽被全国妇联、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综治办、国家卫计委5部委列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2014年,息烽县农村留守儿童较2013年同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孝昌县是集老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16万多人,城乡“三留守”特别是留守儿童近8000人,占少年儿童总人数的13%。近年来,针对留守儿童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监管、学习上缺少辅导、生活上缺少照顾、安全上缺少保障的实际,孝昌县把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4.
王峥  陈宝宝 《理论导报》2014,(12):27-29
随着近年来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等个案引起的社会关注,我国政府开始强调从行动层面上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然而,各地的关爱工作大都处于探索阶段,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所做的梳理与评价还不清晰。本文在对江西省六个城市关爱工作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现状和问题,为关爱行动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暑期刚至,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的10多名大学生来到华蓥市禄市镇凉水井村,与该村暑期留守在家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开展"大手牵小手,快乐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这10多名"90后"曾经也是留守儿童,他们用自己留守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影响和带动村里的留守孩子健康生活,共同度过一个快乐暑期。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西省农村部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父母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了较多负面影响。建议社会、家庭和学校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让留守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储青 《江淮》2012,(7):43-44
他是一名雪域高原上的老兵,退伍后带头创立公益组织,当起了留守儿童的"爱心父亲"、孤寡老人的"爱心儿子",先后被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安徽十大新闻人物"、"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称号。从铁骨铮铮的硬汉军人,到情暖乡邻的敬老院院长和留守儿童中心主任,支撑他的,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坚守。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根源于城乡二元体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最终解决需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安徽省是流动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位于全国前列,需要保持高度政治清醒,强化责任担当,坚守民生情怀。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扩大乡村创业就业机会;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合理引导社会话语体系,剔除关爱保护标签化;开展"心理扶贫",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合力相伴成长,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的培养与教育问题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此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源头上,通过治穷,堵绝留守儿童的产生;其二,本质上,教育父母正确认识与处理打工挣钱与培育教育孩子的关系;其三,体制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落实农民国民待遇;其四,其它社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21,(4):F0002-F0002
近年来,前郭县前郭镇阿拉坦社区党支部创新开展工作,有效提升服务管理成效,形成了亲如一家的良好社区氛围,先后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示范妇女之家等荣誉称号。社区"两委"成员帮助12名失业党员再就业,组织255名在职党员慰问困难群众200余人,组织辖区12名女性志愿者成立"爱心妈妈"队伍,常年服务照料辖区留守儿童。社区连续7年开展"关爱贫困儿童活动",累计为困难家庭儿童捐赠善款和生活物资合计8.3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