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漂总溪河     
正"漫漫河水路回旋,河流总机浪接天。百里流来千里会,一波折去万波连。浮沉野鹜穿新涨,欸乃渔郎泛小船。翘首岩扇绝险处,石桥洞口锁晴川。"这是清代诗人汪炳璈泛舟总溪河留下的著名诗篇。从乌江北源而来,穿越千年古城赫章可乐,经过七星关,在纳雍县厍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长坡村与维新镇的坪子村之间,蜿蜒流淌、悠悠跌宕。总溪河,一因水西安氏四十八目之一的总机安文思居住于此得名,二因众多溪流在此交汇成名"总溪"。河谷两岸,散落的土司遗址、碑刻摩崖、民歌民谣……形成了千古绝伦的文化之河。  相似文献   

2.
苏贵全 《当代贵州》2013,(16):40-41
三岔河畔挺拔的岩石,铸造了化屋基坚韧的性格;倒影澄碧的乌江水,赋予了化屋基天地的灵性。这块神奇的土地,记载着一段历史,彰显着一种精神。悬崖峭壁隐桃源没有想象中的波浪壮阔,静谧中,南源三岔河与北源六冲河在此汇聚,称鸭池河,鸭池河日夜向东,至乌江渡后称乌江,再奔流向东,汇入长江。鸭池河大峡谷拉开了乌江源百里画廊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正黄光江(赫章县委书记)多年来,赫章各族干部群众十分感谢《当代贵州》的关心支持和鼓舞,特别是2013年贵刊为赫章策划了韭菜坪高峰讲坛,打造了赫章干部教育培训大平台,在省的层面为赫章策划举办了核桃产业招商推介会,为把赫章打造成为"全国核桃产业第一强县"鸣锣开道,全面提升了赫章后发赶超的信心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五彩贵州传古韵,当代生机更蓬勃。  相似文献   

4.
洪家渡水电站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为国家“西电东送”首批开工建设项目,是贵州省的标志性工程,于2000年11月8日开工建设。 洪家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黔西县与织金县交界的乌江干流北源六冲河下游,距省会贵阳市158Km,距下游东风水电站65km是整个乌江干流十个梯级电站中唯一具有多年调节水库的龙头电站。是贵州电网调峰,调频和备用的主力电源。  相似文献   

5.
乌江是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全长1037公里,规划在干流 开发10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5万千瓦。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和管理 工作。该公司1992年成立。1999年改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产权关 系,创造了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西电东 送"工程建设,乌江公司凭借过去扎实的准备工作,"开发乌江、西 电东送"翻开了乌江水电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熊昌华 《当代贵州》2014,(18):22-24
正6月初的赫章,空气清新,满眼堆绿。在这片喀斯特土地上,田间地头,屋前房后,那泛着棕黄色的绿,是核桃树和樱桃树特有的颜色。2013年,赫章核桃产值实现9亿元;2014年,赫章樱桃产值1.2亿元。赫章核桃和樱桃,俨然已成"摇钱树、生态树、景观树"。连日来,记者行走赫章,感受着这个"绿色银行"独具的魅力。"吵"出来的核桃林6月5日傍晚,财神镇倮布嘎村,晚饭后。蔡定周还闲不下来,他要给核桃苗喷雾杀虫。2009年起,蔡定周家每年都在扩种嫁接苗,现在已有45亩。去年,最早种下的一批嫁接苗挂果了,卖了1万多元。  相似文献   

7.
正风清云淡,翠绿流淌。2014年7月23日至27日,中国·德江首届乌江石文化节在素有"中国傩戏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奇石之乡"之称的德江县乌江石文化城举行。本届乌江石文化节主题为"打造乌江石文化品牌,助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旨在通过打造"中国·德江乌江石文化节"这一文化品牌,充分展示德江文化资源优势,提升"隋唐古邑,神奇傩乡"的大美形象。  相似文献   

8.
李文勇 《当代贵州》2013,(26):44-45
赫章县核桃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跃成为该县主打产业,演绎了小核桃撬动大产业发展的传奇,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赫章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赫章核桃壳薄脆、仁饱满、味香纯的独特品质,先后获得"奥运推荐果品"、"中国十大名优核桃"、"中国果品著名品牌"、"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等荣誉,赫章也因此获得"中国核桃之乡"、"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经济林示范县"等称号。此外,"黔核6  相似文献   

9.
红渡新景象     
正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坐落在乌江边上,距大乌江集镇2公里,原名岩门,因1935年1月红军在村中回龙渡口率先突破乌江、北上遵义而改名红渡。在这片红军当年浴血奋战的土地上,目前正在探索"旅居农家"建设的新路径,寻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转型升级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夜郎有自信     
姚远 《当代贵州》2014,(18):20-21
正夜郎在赫章留下种种传说。两千多年后,拂开可乐的黄土,你还能触摸夜郎的历史,感受到夜郎文化的温度。黔之西北,赫章可乐,曾是夜郎古国的中心城邑。夜郎国消亡后,这里留下了众多遗迹和文物,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信仰和文化。夜郎虽亡,文化不灭,夜郎文化已经融入了赫章的血脉,成为一种内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独特文化跨越千年赫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战国时为夜郎辖地,秦时汉阳县,唐代隶属宝州,明代为乌撒所辖,清代属安宁府和威宁府。境内有众多古迹,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有"贵州考古的圣地、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之称的可乐遗址。  相似文献   

11.
余庆深居贵州腹地,地跨乌江两岸,壤接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州市,占地1623平方公里,共21个民族28万人。迄今建县404年。 余庆虽小,但近年名声日益渐起: --贵州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构皮滩水电站座落于县境中部。县内已建成乌江起始港--大乌江码头,通航运载能力300吨。滔滔乌江水正在变成黄金水道,余庆将成为贵州"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和通江达海的物货集散  相似文献   

12.
王文琦 《当代贵州》2012,(27):56-57
20年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乘着"西电东送"的春风,乌江公司不断加快发展步伐,一座座水电站相继矗立在乌江两岸,宛如一颗颗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乌江是贵州的第一大河,奔腾千里,流域广阔,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是全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开发乌江,对于富民兴黔、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顺应国家能源开发  相似文献   

13.
<正>磷石膏的消纳与综合利用问题,是贵州省加快绿色发展亟须彻底解决的重大难题。贵州作为磷石膏的集中产生区域,乌江有望发挥水运通道作用,提供低成本、大运量的运输服务。为完成贵州省磷石膏"产消平衡""消大于产"的重要目标,大力拓展磷石膏水路运输需求,进而挖掘磷石膏消纳促进乌江水运市场良性发展的潜力,以助力乌江水运市场的全面复苏,进一步提高流域整体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沿河山川秀丽、气候温和、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乌江山峡山重水复,风光旖旎,有"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之意境,享"乌江百里画廊"之美誉,是乌江文化的天然博物馆。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万多公顷,2004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被誉为"动植物的天然宝库"。  相似文献   

15.
赫章印象     
赫章是幅画,画中有诗;赫章是首诗,诗中有画。走在赫章山水间,一如在诗情画意中流连,以致未品彝家美酒,便先自醉了!这就是赫章给我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6.
在横跨千里的乌江盐油古道上,有一片人杰地灵的土地总是让人心驰神往,那就是被誉为"黔之首郡,乌江之心"的思南。如果你不想错过一段与奇山异水亲密接触的大自然"艳遇",就请与我一起走进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17.
赫章县位于毕节地区西部,地处乌江北源六冲河及南源三岔河上游。县境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最高峰。东邻毕节、纳雍,西抵威宁,南接水城, 北达云南镇雄、彝良等县(市)。土地总面积3245.1平方公里。有汉、彝、苗、回、白、布依等民族。赫章之名,缘于墨特川。县城处于墨特川(今六冲河前河)南岸。明洪武十四年(1381),颍川侯傅友德南征途中,在此筑城,取名黑张,为彝语墨特川另名译  相似文献   

18.
文叶飞  陈刚 《当代贵州》2017,(48):54-55
正沿河将全域旅游作为从贵州"边沿"变为融入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前沿"的重要抓手,围绕"画廊乌江·山歌沿河"旅游形象定位,全力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如诗如画的乌江山峡百里画廊遗世独秀,"山歌沿河"就在这千回百转中从秀丽深闺走出苍茫大山。11月8日,铜仁市旅游扶贫推进大会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召开,与会观摩人员连连赞叹:"百里乌江画廊风光,果真名不虚传。"  相似文献   

19.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全省第三次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提出,要在全省上下来一场脱贫攻坚"大比武"。各县在脱贫攻坚"大比武"中有哪些"武艺"?怎么比才能确保今年脱贫攻坚再战告捷?本期邀请到作为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的三位县委书记,赫章县委书记刘建平、天柱县委书记陆再义、贞丰县委书记陈湘飚,围绕"脱贫攻坚‘大比武’"话题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20.
正省生态环境厅全力推动毕节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法治创建"工作,基本建成了体系完备、公平公正、严明高效、执行严厉的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昔日乌江万户渔,烟波浩淼多网箱。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拆除乌江库区渔业养殖网箱进行部署前,乌江流域库区的真实写照。不待乌江成"污江",取缔整治脚步急。自2017年7月7日金沙县乌江库区第一口网箱顺利拆除,金沙县全面开启了县内乌江库区水域养殖网箱的依法拆除工作。历时10个月,全县330户1357.82亩养殖网箱全部拆除完毕。在为乌江库区减负的同时,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