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林荫道》     
正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作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林荫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  相似文献   

2.
周毅 《廉政瞭望》2006,(4):58-58
一位画家对其作品始终不能满意。有一天他对妻子说:“我要出门远行,这样才能找到创作的灵感,画出伟大的作品。”画家游历了许多国家,看到了许多美好的事情,但他觉得还是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有一天,他遇到一名马上就要结婚的美丽女孩,画家问她:“请告诉我,对你来说,世界上什么最美?”女孩不假思索就回答“:爱情最美!”画家十分沮丧:爱情怎么能画得出来呢?他继续旅行,不久遇到了一名刚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画家问士兵:“请告诉我,对你来说,世界上什么最美?”士兵不假思索就回答“:和平最美!”画家更加气馁了:和平怎么能画得出来呢?他继续寻觅…  相似文献   

3.
隔山 《党课》2007,(2):106-107
范宽是宋代的著名画家,名中正,字仲立,因性情宽和,人呼范宽。范宽的作品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颇具独创性,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范宽的画初学前辈画家,后感“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于是移居终南山,常常在山林中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画趣。他的绘画中的山水画以关陕一带真山真水为描写对象,所画多是四面峻厚、挺拔雄伟的北方山岳。在构图上多以雄壮的巨峰为主,表现山川的全景,重山叠峰,草树蒙茸,山石坚硬,具有真实感。题材以行旅、待渡、渔舟等人物活动为主,穿插以寺庙、山居水亭、栈道等建筑物,为刻画华夏山河的真实形象,在笔墨技法和构图技巧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陈传席 《求是》2005,(15):48-49
当前,在文学艺术尤其是电视、小说、美术的创作中,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弘扬中国人英雄气概的作品太少,宣扬中国人弱小、无能、失败的作品太多。比如,画家画抗日战争题材,表现我们直接打击侵略者的作品十分少,表现我们失败了,被打死了,被人蹂躏的题材却十分多。在一个美展中,有好几幅作品画被日寇杀死的中国人的成堆尸体,其中一幅还得了奖。当然,这样的题材不是不可以搞,但画家和作家们纷纷表现中国人的失败和耻辱,而不努力去反映中国人打击侵略者的英雄行为,不表现中国人战胜侵略者的场面,不刻画中国勇士们的高大形象,并形成一股风气,就…  相似文献   

5.
李良旭 《廉政瞭望》2012,(10):66-66
一 弗洛伊德是英国公认最伟大的表现派画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想请他给自己画一幅画。于是,她派皇室大臣去请弗洛伊德到皇宫里来。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4,(24):61-61
保尔·桑德比(1725—1809),英国绘画史上第一个用水彩作画的画家,被誉为“水彩画之父”。他的画法是在描画好的草图上再着水彩色,而且喜欢在风景画上加些人物,显得更生动,更富有生活气息。桑德比在水彩技法上,不仅研究色彩效果上的表现,同时在工具使用上有时也是钢笔、水彩、水粉兼用。此画是桑德比水彩画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作画”     
他不是画家,可不停地在作画。他与画家不同的是手中没有画笔,他与画家相同的是付出的心血。他喜欢作画,只不过不是在纸上作画,而是在那154亩的土地上作画。他的画笔很特殊,只是一句话:“团结是硬道理,工作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他画呀画,画得如痴如醉,忘...  相似文献   

8.
一兵 《前线》1983,(11)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在美术馆里看画展。那是一个中国血统的英籍画家,在国外颇有名气,到许多地方举行过画展。真是幸运得很,那天正值这位画家亲自为观众解说。我就在欣赏之余,也听听画家的介绍。我不是学画的,对画是外行,只因是中国人,对中国画不能不有所喜爱,就凭自己几十年耳濡目染所形成的审美观点来看画。她的许多画的确很美,有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又吸收了一些国外的技法,有创新,又不难接受,特别是听了画家的亲自解说,更增加了对画的理解。从她的许多画里,的确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开阔了眼界,感到中国画的路子很宽,中国画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3,(27):59-59
王希孟(1096--1119),北宋晚期画家,工山水。此幅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王希孟唯一的传世之作,他创作此画时年仅18岁,被称为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相似文献   

10.
王新明是改革开放初期与朱乃正、马西光等人同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的青海画家之一,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和美术设计、创意书法以及诗词作品,并且撰写了不少美术评论文章,发表于省内外报刊,对大美青海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很多艺术家弃笔下海的时候,他却始终坚守着艺术高地,保持着乐观谦和的生活态度,默默耕耘,成绩斐然。其油画作品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并发表于《人民日报》等诸多报刊,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其独创的功画、太极书画和创意书法亦为社会各界所注目。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画幅     
正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  相似文献   

12.
王宏波 《奋斗》2013,(6):60-62
正于志学是中国冰雪画的创始人,他以其特有的原创性艺术语言和独特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的冰雪美学核心思想,建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其画作成就是巨大的,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无可争议的地位和影响力。于志学在潜心中国冰雪画创作的同时,从对自然景物的个人感受或审美体验中,追求人类可持续  相似文献   

13.
黄胄画狗     
隔山 《党课》2012,(3):119-120
黄胄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他擅长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水墨写意画,尤以表现新疆人物生活而著称。黄胄还擅长画动物,除了人们熟悉的驴和骆驼外,他画的狗也是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天赋     
美术大师要选一个年轻人做他的关门弟子。经过几轮淘汰赛,只剩下两个年轻的画家:一个是从美院刚刚毕业的,他的作品已多次参加各种画展;另一个年轻人则是刚从乡村来的,也画出了不少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5.
人物画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的人在画在创作,和山水、花鸟画一样,是人们用来摹拟自然表现思想,自我陶醉的表现方法。画家或崇拜、或留恋、或欣赏、或向往这种境界,从而将美好的东西加以提炼,有机组合、高度概括,按照画家的意愿匠心独出,挥毫泼墨.将主观的东西客观地加以定格,就叫做画。于是和艺术两字沾上了边。  相似文献   

16.
年轻时,法国画家塞尚和作家左拉的作品都卖不出去;只能租住在巴黎郊外的一栋破阁楼里,靠借钱维生。后来,左拉找到了工作,有了收入,而塞尚却继续画着那些没人要的画,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左拉同情塞尚的遭遇,多次想掏钱资助,可塞尚却死活不肯接受,他坚信自己很快能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17.
“画风淳朴高洁,学古而不拘古,学洋而不拘洋.主题昂扬向上、洋溢着生活的美和艺术的美!”这是一位著名画家对牟海霞作品的评价。是的,西宁画院专业画家牟海霞.主攻油画,兼攻版画,多年来把精神和灵魂认真地安放在画布上,不赶时髦,不追新潮,而是一头扎在生活的土壤之中,认真吸取生活的养料,不断塑造生活之美,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部分作品被省级美术馆收藏,出版有《牟海霞画集》。  相似文献   

18.
艺术窗     
安格尔 《党课》2008,(11):F0002-F0002
安格尔,法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旗手。17岁拜拿破仑的首席画师达维特为师,青年时期多次赴意大利研究文艺复兴时期古典大师们的作品。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握古典艺术的造型美,把这种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形成一种简练而单纯的风格。他的每一幅画都力求做到构图严谨、  相似文献   

19.
薛雅文 《党课》2014,(2):87-89
有一个古老的印度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的画得到人们一致推崇。该国的国王也授予他国家最高荣誉。这位画家是他的崇拜者心目中的“泰迪黎耶”(北印度语中“掌管色彩之人”的意思),并被深情地称为“朗甘大师”。  相似文献   

20.
《前线》2012,(2):61+74-61
国画《母亲看我画小平》是袁武于2004年创作的作品。袁武,1959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袁武始终坚持现实题材的人物创作,那些能够打动他的人物都是他表现的重点。品读袁武的作品,总为画中人物的真实而感到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