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楠 《瞭望》1987,(27)
五十年前的7月7日,北平城外,芦沟桥头,硝烟腾起,日本侵略军突然向中国军队发动袭击。八年抗日战争自此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由兹揭开序幕。 回想五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中国东北的大片土地之后,又侵入华北,横行无忌。飞机在平津上空呼啸,战舰在长江进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和行动此时登峰造极,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7,(Z1)
正2012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受此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时隔5年,2016年11月22日清晨5点59分,日本东北部福岛县近海再次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又是日本东北部,又是福岛!5年前,3·11东日本大地震惨案发生后,中国驻日使领馆对灾区侨民的高度重视和及时救援,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祖国是海外侨胞的坚强后盾。2016年这次福岛地震,恰巧让本刊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随中国国际旅行社到日本旅游,正逢日本的"大型连休",相当于中国的黄金周,贯穿了日本的几个节日,比如4月29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3日宪法纪念日、5月5日男孩节,一般日本人能在"黄金周"休息7天,最长的甚至达11天.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7,(12)
正"2018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今年夯实的基础上,明年东北三省和日本友好交流关系将更上一层楼。"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石塚英树12月6日在日本国庆日招待会上说。由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主办的日本国庆日招待会,12月6日中午在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轩、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凯、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应中元等省  相似文献   

5.
丁兆中 《理论导刊》2008,23(6):115-117
二战结束不久.中日两国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之后,随着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调整对华交往理念.在中日复交之前的严重冷战对峙时期,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的基调是反共反华.中日复交后,一直到冷战结束之前,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逐渐向"共同价值观"思想转变.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对华"意识形态"交往理念的特点是"价值观外交"和"共同价值意识"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6.
王贞勤 《侨园》2013,(8):62-63
<正>自称是"八路军朋友"的日本人1940年7月26日,日本新上任的近卫内阁,进一步把"建立东亚新秩序"扩大为建立"大东亚新秩序"。此时,日本的野心是要建立以日本为中心,以日、满、华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8月1日,近卫内阁又抛出了"以日、满、支(即中国)为一环确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声明。为响应大本营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这一政策,自1941年3月起,侵华日军在全华北推行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这个运动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一切行动均以政治为中心,一切围  相似文献   

7.
郭一娜 《求知》2013,(6):62-62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和外务大臣岸田文雄于5月7日分别对外界表示,日本政府将坚持"河野谈话"和"村山谈话"。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经扬言要摒弃其前任政府就日本侵略和殖民历史表示歉意与反省的"河野谈话"和"村山谈话",甚至还公然作出了否认日本侵略历史的表态。而眼下,一天之内又有两名日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3月12日,由40余所日本学校及企业组成的日本教育行业考察团一行来到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日本教育行业考察团此行受邀于沈阳新干线教育集团,主要考察中国东北地区日语教育情况,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来东北地区最具规模的一次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当日,出席活动的代表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认真听取讲解,了解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5)
在晚清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日本进入晚清的视野有其必然性。是由于晚清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和日本进入中国的主动行为决定的,日本的影响具有桥梁和参照的价值和作用。"中国近代留日潮"和"日本教习的年代"的出现,可以作为日本对晚清教育改革影响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联美制日"思想是顾维钧外交思想的集中体现。"联美制日"思想即运用国与国之间的利益转化,联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达到限制日本侵略中国的目的。九一八事变后,顾维钧向张学良提出两点建议,即将此事件诉诸国联和与日本人交涉。鉴于锦州危机,顾维钧提出锦州中立计划。这些主张都体现了顾维钧"联美制日"思想,而"联美制日"计划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1931年9月,日本公然出兵侵战中国东北。面对日本的不宣而战,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竟然抱"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直到日本侵华六年后,才明确提出抗战主张;十年后才正式对日宣战。探讨"九一八"事变后十年间,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还具有现实的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全日空控股株式会社和中日创新研究中心后援的"中日友好饮水思源系列展:冈崎嘉平太与中日关系"于4月11日在辽宁大学开幕。辽宁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杨志安、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李彦学、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李廷江教授、全日空航空公司沈阳支店支店长桥本佳  相似文献   

13.
沈殿成 《侨园》2005,(2):29
从1979年起,日本开始从中国招收研修生,20多年来持续不断,人数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998年以来每年的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2001-2002年度增长速度最快,达到30%。2004年前9个月同比增长24%。另据有关资料披露,从1992年到1999年,日本共接收中国研修生141524名。目前仍在日本的中国研修生有七八万人。研修生,是日本国情的产物。中日研修生合作开始在1979年,当时正值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日本国内劳动力匮  相似文献   

14.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伪满洲国实施"内部统辖"制度,通过在伪政权中安插大量的日系官吏,推行总务厅中心主义和次长中心主义,实行"火曜日"会议制度,将伪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一切权力都紧密地掌握在他们手中,推行日本的侵略政策,东北人民从此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经历了14年的亡国奴黑暗岁月。  相似文献   

15.
曾飞 《侨园》2007,(1):26-27
61年前,一个日本遗孤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留在了中国,被一对普通的中国家庭收养,并隐名埋姓几十年。后来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日本亲人,并写下了浸透着血和泪的《望乡孤雁》一书.他就是邹立国,日本名字叫渡边浩充。(一) 1945年的一个风雪之夜,一个小孩嘶哑的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来,日本政府一直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外交的"重头戏",但却接连受挫,铩羽而归。日本国家通讯社共同社1日发表的新闻分析认为,表面上强烈支持日本"入常"的美国其实根本不赞同日本提出的几个安理会改革方案,日本的"入常梦"正遭遇盟友美国兜头泼来的冷水。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是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台湾重归中国四十周年纪念日。四十年前的十月二十五日,中国政府于台北举行在台日军受降仪式,同时向全世界正式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入中国版图,所有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6,(30)
陈招娣:体育界首位女将军7月20日媒体报道,25年前与队友在日本为中国女排夺得首个世界冠军的陈招娣目前已被中央军委正式批准晋升为少将,成为中国体育界首位女将军。陈出生于1955年,1974年入选八一女排,  相似文献   

19.
美国正在与日本渐行渐远。近几年,频繁地听到"美国对日本失去兴趣"之类的话:美国智库没有日本研究者,美国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美日何以"渐行渐远"事情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原因有如下四点:第一,布什政权内毕生关心和关注日本问题的高官纷纷离去。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5,(38)
9月18日,对中日两国及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64年前的今天,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在沈阳柳条湖爆破铁路,尔后贼喊捉贼,悍然发动了自甲午战争之后对中国的第二次大规模武装进攻.“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日本向世界扩张的开始.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点燃了使人类遭受巨大浩劫的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