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生 《工友》2011,(3):17-17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所有类型企业工会制订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湖北省企业工会条例》已于去年12月1日施行。其中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和职工双方均有权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求。此项工作虽已立法,但落实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现实工作中存在“老板不愿谈、工会不敢谈、职工不会谈”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10,(9):57-58
湖北省宜昌市总工会韩亚、林龙婷来稿,介绍了该市总工会针对工资集体协商流于形式、回避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部分企业工会“不敢谈、不会谈”及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无人谈”等问题,建立上级工会“代理发出要约、代理协商、代理签订集体协议”,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代理制度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不敢谈”、“不善谈”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进行工资集体协商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应加强宣传力度,营造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良好社会范围;加强培训,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4.
《工友》2013,(11):42-43
湖北省总工会已连续3年每年安排60万元资金,对各地工资集体协商实行阶段性和综合性目标考核。自2011年以来,全省开展的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暨《湖北省企业工会条例》师资培训班,已培训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3600余人,从根本上解决了工资集体协商怎么谈、谈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2,(5):35-36
中华全国总工会1985年1月颁布实施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三个条例”对促进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作用、效果如何及存在哪些问题,就此牡丹江市总工会劳动保护部在6个县市、4个城区、20个直属系统及所属企业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运》2014,(7):34-36
2002年到2012年,是江苏工会参与和推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立法最多的时期,先后制定出台了“一办法七条例”,即《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和《江苏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运》2007,(2):57-58
上海市总工会组织部纪中华撰文指出,20多年的“建家”实践证明,以建设“职工之家”为抓手,促进企业工会的基础建设,激发企业工会的活力.是提高企业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全总审议通过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对职工之家建设也作了具体规定,在某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把建设职工之家与贯彻落实《条例》相结合,形成两者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良性双向互动,就应当成为加强企业工会建设、提高企业工会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赵从俊 《工友》2009,(3):54-54
工会替职工说话,为职工谋利益,理所当然。《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李元法 《中国工运》2006,(10):12-14
全总十四届执委会主席团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和规范企业工会工作的一部重要文件和规章,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会和职工群众的意愿,明确而又具体地回答了企业工会“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如何干好”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条例》,对于更好地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尤其是进一步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切实抓好“两维”、实现“双赢”,促进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抓好“两维”、实现“双…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根本性工作”。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职工为本,准确定位、履行职能,主动积极参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强化创建活动.打造互利共赢平台。进一步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把“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作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目标,不断扩大创建覆盖面、提升企业参与率。要坚持创建标准,突出持续创建、动态评估、严格考核,注重劳动关系矛盾调处率、职工权益落实率等核心指标的考核。二是强化工资协商,协调职工利益关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党政主导、工会主动、职工参与”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进“要约行动”和“一函四书”制度,推进区域协商谈底线、行业协商谈标准、企业协商谈增长的方法。要整合资源、用足政策、借势借力,把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增加的职工工资纳入税前列支,将企业开展工资协商情况、职工收入增长情况与财政部门的企业补贴相结合,与科技部门的企业技改项目补贴相结合,与工商部门的企业年审相结合,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保障诚信企业认定相结合,与金融部门对企业的授信等级认定相结合,与经信委(企业家协会)、工会等部门评比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模范职工之家、五一劳动奖状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总工会把工资协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通过努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工会主动、三方联动、企业实施、职工参与”的维权格局,已签订工资协议的企业达2018家.实现了企业与职工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2.
代拥军 《中国工运》2007,(2):50-50,59
企业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执行者”,如何才能做到有力地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推进企业和谐建设、和谐发展?我认为,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应把握好以下十个着力点。一是要把握好“位”。有位才能有为,企业工会首先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企业工会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基层组织,是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企业工会会员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构建和谐企业中,企业工会要从代表和维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运》2012,(4):59-59
河北省磁县总工会董步武来稿.介绍了该县启动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行动”的情况。今年磁县开展“百日行动”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各类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全覆盖。为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全县大力推行县、乡、村三级“上代下”分类要约协商工作模式.凡基层工会提出协商要约有困难的.上级工会主动承担要约责任.按企业规模分类实行由县总工会、乡镇(园区)工会、村(社区)工会代行要约。即:对百人以上规模企业,由县总工会代行要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运》2014,(5):35-36
北京市总工会为全面贯彻落实“两个普遍”的要求,2011年制定下发了《深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提出了“全面建立机制,重点解决问题”的指导方针,明确了“行业谈标准、区域谈水平、企业谈增长”的工作思路,确定了三年工作的目标步骤。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运》2007,(6):44-46
企业工会在工会工作全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工会重要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为了推动《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本刊编辑部从本期起开设“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系列讲座”,约请全总基层组织建设部有关同志撰稿,为读者答疑解惑。——编者  相似文献   

16.
按照全国总工会提出的“两个普遍”的要求,河南省国防邮电工会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工资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同时,将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指定专人负责,全员参与,举全会之力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07,(7):53-54
第三讲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谈谈建立健全企业工会组织《条例》第六条强调,“企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加入工会,维护职工参加工会的权利”。为了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当前应着  相似文献   

18.
坚持“三公”原则 搞好劳动争议调解周耀庭1993年7月国务院关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颁布后,我们新绛纺织厂及时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做了调整。其中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企业工会代表各占三分之一,主任由厂工会主席担任,办事机构设在厂工会。近年来,我们在...  相似文献   

19.
张新海 《工友》2010,(3):14-14
工资是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也是工会在履行维护职责时必须“盯紧”的事项之一。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资分配决定机制,无论对于企业还是职工来说,都是公平的、合理的。那么,工会如何在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发挥作用呢?代表职工利益的职工代表又怎样进行工资集体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10,(4):50-50
针对目前劳动关系集体协商试点中遇到的职工“不敢谈”、“不会谈”和企业“不愿谈”等问题,广州市拟以刚性法律形式予以解决,为劳资谈判保驾护航。日前,《广州市劳动关系集体协商条例》的草案,已提请广州市人大列入立法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