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完善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法律规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法学刊》2015,(3):79-84
易制毒化学品与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行为界定的基础上,从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和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法律规制的两个维度,对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客观评价这些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和不足,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相关法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全球毒品问题的不断加剧和恶化,我国毒品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形势日趋严峻。毒品的种类正在从传统的鸦片类麻醉品向人工合成的精神药物方向发展。毒品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多元化,导致了对易制毒化学品的需求的增加。国内外毒品犯罪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互相勾结,大肆进行走私、非法买卖易制毒化学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加之我国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从而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江苏省是一个化工、医药大省,生产、销售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和单位较多,其中相当一部分系乡镇、个体企业,其产品种类多,产量高,外销比例大,为国内外的一些不法分子所垂涎,走私、非法买卖制毒物品  相似文献   

3.
郜杨 《法制与社会》2011,(17):196-197
对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管理可从源头上控制毒品的合成制造,遏制毒品的蔓延。公安机关在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使用环节负有监督管理职责。提高专业水平和监管工作效率及加强宣传教育是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广东制造新型毒品犯罪及其侦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媛媛 《政法学刊》2008,25(5):59-62
广东省目前成为制造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的高发地区。应根据广东制造新型毒品犯罪的发展变迁和特点,采取以下举措:重视禁毒工作,进一步强化情报在侦破制造毒品犯罪案件中的主导和核心作用;强化手段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缉毒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严格管制易制毒化学品,防止流入非法渠道;夯实禁毒基础性工作,掌握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可疑情况;扩大禁毒宣传的深广度,降低毒品需求。从而减少制毒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行为,防止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易制毒化学品的具体分类和品  相似文献   

6.
秦总根  方亮 《政法学刊》2006,23(6):59-62
随着世界毒品问题的泛滥和化学合成毒品的扩张,受高额利润的诱惑,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的活动剧增。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以及贩卖、走私出境用于生产、加工毒品现象日益严重。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的主要特点是品种多、数量大,主体复杂,隐蔽性强,境内外毒贩相互勾结、结伙作案。执法机关必须充分认识非法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活动的危害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公开查缉、海关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科学地组织实施控制下交付、实行案件倒查、即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及时、有效地打击、制止犯罪。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近年来,易制毒化学品进入非法渠道和走私出境的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应引起足够重视[1]。为此,本文作者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利用显色反应,对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即《八八公约》)严格管制的22种以及针对“金三角”地区制造毒品使用量较大的氯化铵、氯化亚砜、氯化钯、硫酸钡、醋酸钠及三氯甲烷等化学品[2]进行快速…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范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行为,防止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文(令)号]第87号令[公布日期]2006·8·22[类别]行政法·公安[施行日期]2006·10·1[同时废止法规]2000年《麻黄素运输许可证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规范购销和运输易制毒化学品行为,防止易制毒化学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安部是全国易制毒化学品购销、运输管理和监督检查的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辖区内易制毒化学品购销、运输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应当设立…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毒品、毒品原植物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当前,毒品犯罪的危害日趋严重,毒品泛滥引起的犯罪活动及其他社会问题严重地危害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本文对此问题作了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犯罪与刑事违法性关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可以从形式的犯罪、实质的犯罪、司法评价的犯罪三个侧面来加以阐释。形式的犯罪就是罪刑规范;实质的犯罪是全部具体罪刑规范的共同法律本质。两者都是立法者的意志体现。它们本身都没有刑事违法性,只是刑事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只有司法评价的犯罪,才存在刑事违法性判断。我国本无刑事违法性的理论,应当创建。只有创建了科学的可操作性的刑事违法性理论,才能既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又贯彻"无危害即无犯罪"原则。刑事违法性是司法者评价生活行为事实在客观上是否违反法秩序的步骤和标准。它是犯罪成立条件之一。我国应当对《刑法》第13条赋予新的理论内涵以完成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创建。  相似文献   

12.
Drug crime in China is on an overall rising trend. Major drug crime cases are becoming more common, the types of drugs being trafficked are more diverse, and the smuggling and trafficking of drugs into the country and the smuggling of precursor chemicals out of the country have formed a bidirectional cycle. Drug crimes in China have also begun to show a conspicuous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China's main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drug crimes have been to pass new laws and regulations against drugs, to increase the efforts to eradicate cultivation, to establish and expand "drug-free communities" programs, and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antidrug campaigns. The existing problems demand prompt solutions, which include a shortage of funding and lack of accurate knowledge about prevalence of drug abuse and related data for scientifically studying the drug problems.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ug involvement among inner-city youths and the commission of other kinds of crime, (2) the role of drug use in crime commission, (3)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rime and drug procurement, and (4) the factors that distinguish between individuals as a function of (a) levels of involvement in drug trafficking and (b) drug usage and criminal activity. Drug use and trafficking were both related to other criminal activities; the type of drug involvement was related to the type of crimes reported. The heaviest user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han nonusers to commit property crimes and drug trafficker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commit crimes against persons than were respondents who did not sell drugs. Adolescents who used and sold drugs were the most likely to commit crimes against persons and property, and at the greatest rate. Still, for every type of crime reported in the past year, only a minority of offenders reported ever using drugs while committing the crime or said that they committed any type of crime in order to obtain drugs or money to obtain drugs. Most youths appear to commit crime for reasons completely independent of drugs.  相似文献   

14.
解读《刑法修正案(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泽宏 《现代法学》2006,28(6):165-171
《刑法修正案(六)》增设了群众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等新的犯罪,对有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修改,从而需要对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等犯罪的罪名予以变更,个别罪名(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因已丧失独立存在价值而应当取消。  相似文献   

15.
尚向平 《政法学刊》2006,23(6):38-41
根据刑法的谦抑性,从刑罚的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同角度,对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没有涉及到人身权利的财产型犯罪,包括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的死刑不符合刑罚的价值及谦抑性要求,应当废除。  相似文献   

16.
新疆毒品犯罪现状及其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毒品犯罪在全世界范围内猖獗,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在我国,境外毒品多头入境,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活动愈演愈烈,毒品犯罪案件持续增长,毒品犯罪群体和贩销网络形成,吸毒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受国际毒潮的侵袭、渗透和国内毒情的辐射、互动以及社会、经济、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新疆地区的毒品犯罪活动也迅速蔓延、愈益严重,已成为我国毒品犯罪的重灾区之一。为了严厉打击新疆地区的毒品犯罪,有效遏制毒品的蔓延,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手段来进行全面、持久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谈互联网上毒品犯罪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因其现代化、科学化、高效率、高覆盖及无国界等优点,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不法之徒进行犯罪活动提供了契机。目前通过互联网订购、销售毒品、进行在线毒品交易、提供制毒配方等互联网上涉毒案件已出现,网上毒品犯罪已成为全球毒品犯罪的最新发展动向,引起各国政府及执法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8.
容留卖淫罪、容留吸毒罪的"容留"指为卖淫、吸毒者提供行为场所,不包括提供其他便利行为。提供场所后才明知场所使用者有卖淫、吸毒活动不制止或不中止提供场所是否构成容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场所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人有权控制且能控制。共同控制人在共同控制的场所中卖淫或吸毒,其他共同控制人知情不制止、甚至为其放风报信不构成容留,明知场所的共同控制人容留卖淫或吸毒不制止,只有在行为人事先知情事中不制止才构成容留共犯。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正案(十一)》共调整了18项个罪的自由刑以及9项个罪的财产刑。落实产权平等保护精神并不意味着刑法一定要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与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法定刑配置保持一致或均衡。对非法集资犯罪法定刑的加重并不可取。相较无限额罚金制,倍比罚金制是更优的立法选择。将集资诈骗罪的三档法定刑压缩为二档是囿于立法技术的无奈之举,原刑法规定的第三档量刑幅度并未被取消,而是并入修正后刑法规定第二档法定刑中。追诉时效制度属于实体法规定,应当根据刑法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结合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变化情况确定追诉时效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