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单位贿赂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单位贿赂罪单民为适应打击单位犯罪的需要,新刑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主体、性质和处罚原则。在新刑法分则还专门规定了具体的犯罪。从而使我国的刑法不断完善。本文拟就单位贿赂罪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一、单位贿赂罪的概念及其特征新刑法第387条第1...  相似文献   

2.
职务犯罪研究的新拓展——评王昌学主编的《职务犯罪特论》曹子丹侯国云所谓职务犯罪,泛指与国家公职人员职务有关的各种犯罪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它不是刑法上按照同类客体划分的类罪名,而是从理论上对符合职务犯罪本质属性的各种犯罪所作的概括。因此...  相似文献   

3.
论新刑法对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等犯罪的修订刘爱童新刑法第二编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八节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中所规定的犯罪,是以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基础修订而成的。修订...  相似文献   

4.
试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杨春洗丁泽芸单位犯罪,国外亦称“公司犯罪”、“企业犯罪”,在刑法理论上一般称为法人犯罪,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并逐渐蔓延的一种犯罪现象。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特征、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关于绑架及相关犯罪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绑架及相关犯罪的几点探讨林亚刚贾宇劫持、绑架人质是一种残忍野蛮的犯罪行为,但我国1979年刑法典中没有规定这种犯罪。为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第2条第2、3款增设了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  相似文献   

6.
本文联系当前斗争实际,结合即将衽的新刑法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关规定,对当前这类犯罪的组织形态、犯罪手段、成员结构变化、侵害目标等特点及查证工作应把握的重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手机短信诈骗案件的侦查防控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诈骗犯罪与之相结合衍生出一种新型的诈骗犯罪——手机短信诈骗。这类诈骗案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不仅有着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且对公安机关的倘查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期货犯罪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货犯罪论彭真明期货犯罪是伴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培育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犯罪。从期货交易实践来看,这种新型犯罪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既没有任何期货犯罪的刑事立法,刑法学界也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分析与探讨,以期引起...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预防犯罪原理探究白俊华预防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方方面面,必须采取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思想的、心理的等等各种方法和方式,进行综合治理。刑事诉讼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的专门活动。同时也担负着预防犯罪的重要任务,通过刑事诉讼各种...  相似文献   

10.
论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张振高梁卫东一犯罪被害人是指正当权利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个人或群体。这里的犯罪是指行为人触犯了国家现行刑事法律的作为或不作为。由于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何为犯罪的规定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  相似文献   

11.
论犯罪对象的体系性地位——兼论犯罪构成体系性特征对各构成要件要素定位的影响李洁犯罪对象的体系性地位问题,按传统的犯罪构成四大要件的理论,一直是犯罪客体要件中的内容,但近年来有些学者在试图改变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尝试中,把犯罪对象放在客观要件中。犯...  相似文献   

12.
试论新刑法对重刑的调整罗仁维作为制裁犯罪的主要法律手段,刑罚本身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重性。正如德国刑法学家耶林所言,刑罚“如双刃之剑,用之不得其当,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关于重刑问题,古今中外的刑法学家有过精辟的论述。但究竟何为“重刑”,至今尚无统...  相似文献   

13.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罪浅析张时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更加复杂,各种新型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偷税抗税犯罪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骗取出口退税就是当前对外经济活动中新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类犯罪活动自1989年出现以后,很快...  相似文献   

14.
试论侵犯著作权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侵犯著作权罪的几个问题陈霜青一、关于本罪的罪名新《刑法》第217条保留了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犯罪的决定》第1条。对该条规定的罪名问题,一直是刑法学界争论的话题。争论的焦点是:(1)新《刑法》第217条(原《决定》第...  相似文献   

15.
一、暴力持枪犯罪的特点(一)犯罪预谋策划阶段的特殊性。暴力持枪犯罪多数具有一定的犯罪思想基础,这类犯罪分子为了实现其期望达到的目的,在实施犯罪前,往往要经过多方面的预谋策划,诸如物色人员、准备枪支弹药、了解与其犯罪有关知识技能、选择作案时机等。这类犯罪案件手段残忍,犯罪分子为了实现超现实的欲望会不惜一切代价,直至挺而走险。(二)危害后果严重,影响面大。由于犯罪分子借助于杀伤力较强的枪支作案,致使这类犯罪手段较为残忍,危害后果极为严重,影响面也较大,有的公然持枪在公共汽车上抢劫,有的在公共场所持枪…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约三年内先后出现的3个类似疑案的研究,笔者首次发现了这类犯罪是除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之外的又一种“不完整一罪”犯罪形态,遂将这类犯罪称为“继任犯”,首次提出了“继任犯”理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刑法理论和规定背景下对“继任犯”定罪乱、处罚乱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刑事犯罪活动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特点,其中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有组织犯罪日趋突出。为了及早遏制这类犯罪活动的蔓延扩展,不使其形成气候,必须加强对这类犯罪活动及其对策的研究。本文拟根据笔者对我省有组织犯罪的调查和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对这类犯罪活动的状况作些分析,并提出这类犯罪的对策构想。 首先,有必要对有组织犯罪的概念加以界定。有组织犯罪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这一概念还未形成统一认识。1993年,联合国秘书长提到:“有关的资料文件曾提出许多不同定义,但是没有一项能够获得人们的普遍接受。”我们  相似文献   

18.
手机短信诈骗案件的侦查防控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诈骗犯罪与之相结合衍生出一种新型的诈骗犯罪———手机短信诈骗。这类诈骗案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不仅有着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且对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当前,盗窃犯罪已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不利因素。这类犯罪具有发案率高、侵害对象范围广等特征,左右着农村刑事案件的总量。因此,基层侦查部门应认真研究此类案件的高发原因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打击这类犯罪的能力,为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社区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证券犯罪的犯罪形态,是指在证券犯罪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所呈现出的静止状态.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形态包括犯罪的预备、来遂、中止与既遂形态。在证券犯罪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刑法对大多数构成证券犯罪的行为均要求具备情节严重或者数额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是犯罪.对于这类犯罪.行为首先是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一旦实施这样的禁止性行为就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的处罚所以.在这类证券犯罪中不应包括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