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古小说作品的一次大检阅──略评《中国小说大辞典》之先秦至南北朝卷陈晨中国历来号称小说的王国。其作品创作历史之悠久、数量之浩瀚、体裁之广泛、题材之繁纷、内容之丰富、艺术之精美,曾举世无双,在世界小说发展的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此相联系,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儒学价值在古代社会文化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受这一价值观影响,中国古代小说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形象伦理道德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海明威短篇小说《弗兰西斯·麦康伯的短暂幸福生活》和《了却一段情》中的自然和女人的形象,发现在这两篇小说中自然和女性呈象征性的对应关系。这两篇小说反映的是典型的父权制文化,自然和女人处于支配和压迫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李根亮 《学理论》2010,(24):186-187
古代小说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自杀方式,这些自杀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与自杀者的地位和性格有一定关系,也有助于认识古人面对死亡时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陆续出版陈平原和夏晓虹编的《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我以为是件可喜的事情。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小说和中国诗、文一样源远流长,是古代史官记言记事的发展。但它一直为封建士大夫所鄙视,处于卑下的地位,不列九流,不入四库。小说由明至清乾隆时期是繁荣的,道光以后趋向衰落,而至晚清又特别兴盛起来,超过以往任何历史时代。这个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文化的改良运动走向高潮。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都重视小说。康有为诗:“我游上海考书肆,群书何者销流多?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又说:“方今大地此学盛,欲争六艺为七岑。”可见当时小说之盛,康有为直以为小说可与《六经》比高。梁启超更具体地论述了小说的社会教育作用,推尊小说“文学之最上乘”。特别是梁启超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剧作、翻译、  相似文献   

6.
周志雄 《学理论》2009,(11):130-133
今何在创造了一个“九州狂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成为承载作者幻想的舞台。今何在的玄幻小说广泛吸收了现代小说、西方玄幻小说、中国古典小说、台港通俗小说的写法,在通俗的故事框架中。加入了现代小说的元素,让小说在轻松中蕴含着沉重,自觉追求一种雅俗融合的写作境界。今何在的小说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有着综合吸收创造的气象。  相似文献   

7.
周丽佳 《学理论》2009,(2):72-73
以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为观察视角,从叙事者、叙述时间对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进行具体的阐释,力图发现该小说在叙事上独立于一般小说的一些特异之处,并指出其中折射出的文学旨趣和艺术追求,以及它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先锋写作     
程青 《瞭望》1997,(30)
先锋写作●程青“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即我们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我们理解世界并且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中国小说发展到80年代末期出现了一批内涵、语体乃至文化背景全异于传统写作的所谓“先锋小说”。“先锋小说”除了对小说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斩鬼传》是明末小说《西游补》的影响下,在清初出现的一部集魔幻、讽刺、荒诞、写实于一身的小说,它是神魔小说创作的一种新形式。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小说,长期以来并未得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试从《斩鬼传》作者的考证、版本和刊行、文本的纵横比较研究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使《斩鬼传》得到更好的研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牧惠 《瞭望》1997,(39)
“机要秘书”鸳鸯●牧惠有一种评论家说,贾赦看中鸳鸯,要娶她为姨娘,目的是从贾母那里多占一份遗产。很难从小说的描写中得出证明这种臆测的情节;但是,鸳鸯的特殊地位,却是不在话下的。一次李纨评论贾府中的人物,很强调鸳鸯的特殊地位:“老太太屋里,要没那个鸳鸯...  相似文献   

11.
戴智辉 《学理论》2010,(3):83-84
本文从李春平的《步步高》剖析中国官场政治小说对执政智慧和领导艺术的关注,从《步步高》的内容、思想和艺术技巧,看其对提升官场政治小说境界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海鸥 《学理论》2012,(15):123-124
读者作为文学接受的主体,与世界、作者、作品共同构成一个循环的文学活动体系。在这一系统中,如果没有读者的阅读与接受,作家的文学创作将失去意义,因而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国古典小说的评点家们也意识到读者的重要性,提出一些与读者阅读心理相关的理论。这些理论既揭示出小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隐含的读者因素,又反映了批评家对小说中读者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孙红 《学理论》2009,(24):135-136
自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确立了国际体系中的权力优势地位,而维持和巩固这一优势地位即霸权地位,是美国战略文化的主旋律。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的遏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霸权稳定这一战略文化的主导之下的美国外交选择。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战略文化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仍有遏制中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李罗莎 《瞭望》2011,(52):72-72
在2016年中国自动享有市场经济地位之前,美欧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难度相当大。主要原因是其通过贸易政治化利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打压中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社会变化大,发展最快,其过程也极其曲折复杂,中国的小说作家们在这一时代的浪潮中思索、探求、觉醒和创造,推动着小说创作和小说艺术的发展.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小说主题必然折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题材小说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过程,它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同步,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尚军 《党政论坛》2009,(12):17-17
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8日在布鲁塞尔结束。会上,中方再次敦促欧盟尽快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与会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中欧双方谈到了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他向欧方深入阐述了中方的立场,欧方表示将继续推进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7.
尹福俭 《学理论》2009,(24):54-55
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是史传分流的结果。尽管小说已经形成自己的体制与特点,但对史传的师承却不绝如缕。本文拟就《史记》与《儒林外史》在结构模式上的承传与重构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施平 《瞭望》2000,(36)
两个美国人──一个叫毛 思迪,美国海军出身,曾 到台湾学过中文;一个叫狄查尔,是前美国国防部官员──最近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攻击》。书还没有出版,已被某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作者称这是一部小说。既是小说,当然不是真事,作者也说,他们希望小说中言不要成为真事。但是,从小说的构思,仍然可以窥见某些人的心思。 据一些炒作的媒体介绍,这部小说以中国政府在福建大量集结兵力为开端,然后炮击金门。金门守军向台湾求援,可是联络已被切断。这时,台湾岛内遭到神秘病毒的袭击,全岛大感冒,一片混乱,而中国军队又乔装奇袭…  相似文献   

19.
胡健 《各界》2008,17(7)
"五四"运动后,中国小说的叙述模式在悄悄的发生变化.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在叙述角度、叙述结构、叙述顺序、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叙述调子等方面都有着与过去传统小说很大的区别,通过对鲁迅小说这种"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小说在叙述模式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丹丹 《学理论》2013,(14):213-214
清末民初时期是中西文化融合和碰撞的激烈时期,这一交流过程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苏曼殊的写情小说从思想内容上充分地表现出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新与旧的矛盾在他的小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对这一矛盾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更加清楚地梳理中国小说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