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深谙康有为的哲学。在《南海康先生传》中,梁启超专门辟"康南海之哲学"一章,对康有为的哲学思想予以介绍和诠释。问题的关键是,梁启超不仅是康有为的学生,而且本身就是一位有思想的哲学家。这决定了梁启超在介绍康有为哲学思想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而导致与康有为哲学思想的偏离。透视其间的出入,可以直观感受康有为与梁启超哲学思想的分歧。  相似文献   

2.
反思的历史与历史的反思──评《毛泽东哲学思想史》高九江西北大学周树志副教授长期潜心研究和反思毛泽东哲学思想,写出了长达45万字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该书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书。一、把毛泽东哲学思...  相似文献   

3.
正《费尔巴哈论》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简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原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者,后逐步转向唯物主义,并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形成具有重大积极意义。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其中主要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的分析,理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当今仍具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盛国荣 《理论探讨》2007,3(1):45-48
关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存在问题: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思想家们的认可与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体现问题: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文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有着切实的载体。关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内容问题:一是强调技术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将技术定位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现实;二是给出了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动力;三是强调了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决定论或社会决定论;四是明确了技术的正负效应及其未来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生命力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看,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则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哲学专著,但它却是另一种形态的哲学,即恩格斯所称谓的“现实哲学”,亦即以哲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为特征的应用哲学。作为现实哲学,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不表现为系统的哲学理论,而是表现为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思考。这种哲学思考在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地突出了“务实性”。务实性成为邓小平现实哲学的核心精神。从务实性出发,邓小平首先确…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是什么关系?近年来,国内学界出现两种相互对立的甚有影响的观点,即“转换”说和“借代”说。“转换”说认为,从《手稿》到《提纲》,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发生了转换,《手...  相似文献   

7.
就如何来理解《逻辑哲学论》中的"阐释"概念这一问题,在学界引起了一场争论。正统派认为,"阐释"具有多种意蕴,对出现于《逻辑哲学论》中的"阐释"概念要做具体的语境分析;新派认为,"阐释"是《逻辑哲学论》的言说方式,是对哲学疾病的一种治疗;折衷派认为,"阐释"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描述性揭示;"阐释"概念的多种诠释,是维特根斯坦在以新的方式从事哲学研究时,所陷入的"解构"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建构"的困境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
一、法哲学的提出法哲学在古代和近代作为哲学的一部分,曾占有重要的位置.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都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来说明法的本质、作用及其历史发展,为自己的法律观和研究法律问题的方法立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深层探索──评《毛泽东哲学思想论纲》肖越由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刘鸣山副教授主编的《毛泽东哲学思想论纲》一书,已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总结和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多角度的深层次探讨。毛泽东哲学思想与...  相似文献   

10.
要分析《易传》哲学思想的性质,当然要看它对哲学基本问题是怎样回答的。哲学基本问题虽然“只是欧洲人在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0页)但这个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从哲学产生之日起,哲学基本问题实际上就已经以特殊的形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3)
直觉和理智是表现梁漱溟文化哲学的重要概念。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以直觉和理智为基本概念构建起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为现代新儒家奠定了文化哲学基础。直觉和理智概念地体现了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深入认识与思考,因此在梁漱溟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本文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为文本基础,以概念分析为基本方法,对直觉和理智概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图以此展现梁漱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国文化问题与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对罗蒂哲学思想研究十分活跃,不仅从文本解读、理论背景、哲学观、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对话、与现实对话等不同视阈出发对罗蒂哲学思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且也逐渐从个体的独立性研究向学者间的对话和交流的方向发展。从总体上看,罗蒂哲学思想的研究,无论是在倾向于学理层面的文本研究、比较研究,还是在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理论研究方面,都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结合近几年学术界对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罗蒂的实用主义、罗蒂的思想与其他学者思想的对比性研究状况,全面而动态地把握近年来罗蒂哲学思想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走向,不仅对于罗蒂哲学思想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而且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王瑞 《学理论》2022,(8):35-37
先秦时期,在齐鲁大地上诞生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孙武等为代表。齐鲁哲学以儒学为主,兼有墨学和兵家学说,他们在人性论、义利观、民生观等方面提出了同异互见的思想,展示了先秦齐鲁哲学思想的丰富性,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韩贵斌邓小平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密切结合的哲学概括和辩证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对于推进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15.
王孝华 《学理论》2009,(3):61-62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今本《论语》,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共二十篇。  相似文献   

16.
鲁碧华  黄华 《学理论》2013,(7):44-45
"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哲学的总结和概括。《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们诞生于现代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同时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始于1859年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恩格斯化过程持续了36年,结果是恩格斯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恩格斯以哲学著述和立场宣示两种形式向世人申明,他的哲学观点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之间没有任何意见不一致,哲学整体和具体观点两个层面的情况都是如此.文献梳理的结果令人惊诧,二人哲学思想之间的异质性明显可见:1、哲学研究的本体;2、哲学分析框架;3、对相同思想资源的解读;4、对历史唯物主义内容范围的理解;5、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6、哲学观.事实表明,二人的哲学思想之间确有差别,它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4年秋在巴黎见面以后,就开始了他们的终生合作,并于1845年春同住布鲁塞尔时,决定共同研究他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实际上是把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4页)。他们在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过程中,即在批判德  相似文献   

19.
李西祥 《理论探讨》2023,(2):140-147
在思想史中理解《论犹太人问题》,对《论犹太人问题》进行症候阅读,要深入到《论犹太人问题》文本中,重新解读马克思提出的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在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辨析中,探讨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的方法论即从市民社会出发来理解国家,从尘世到天国而不是从天国到尘世的唯物主义基本方法;马克思在分析人权、犹太精神等问题时,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从而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的“现实的个人”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论犹太人问题》实际上还论及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问题、现实的人的问题、实践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人的解放等,在多个维度上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提供了思想来源,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忽视《论犹太人问题》,将无法完整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整体历程,尤其无法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因此,需要不断回到这一文本,并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语境中发掘其重要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18日至22日,第十三次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理论研讨会在哈尔滨市委党校召开。来自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以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党校、高校、党史研究室、社科院等单位的50多位教学研究人员出席会议。会议围绕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一、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研究与会者认为,毛泽东的《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重要著作所阐述的哲学思想和基本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这个观点肯定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