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4,(3):42-43
镇远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实施“文化旅游兴县”主战略,建设新城、开发新区、保护古城,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未来五年,镇远县将以"全景、全时、全业、全民"为主要路径,大力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各行各业快步向前,推动着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近年来,镇远县委、县政府围绕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工业、农业、城镇建设、文化旅游四轮驱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2016年,镇远县在转型升级中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明确提出实施"文化旅游强县"主战略和打造世界文化遗产地、进入全省经济20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奋斗目标,大力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吹响提速发展的"冲锋号",带动各行各业快步向前,推动着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3.
桂林围绕"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形成两大产业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炳江 《奋斗》2009,(1):54-55
近年来,我们依托兴凯湖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当壁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潜力,多元化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展示“神奇兴凯湖、魅力北大荒”的独特魅力。通过实施“旅游兴场”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确立了以兴凯湖风光为依托,以北大荒文化为底蕴,创建以观赏旅游和休闲度假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奇凡 《当代贵州》2013,(19):42-43
铜仁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铜仁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铜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铜仁文化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部署,铜仁市委、市政府决定规划建设环梵净山"金三角"  相似文献   

6.
保护开发建设"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战略,是哈尔滨"北越"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在国际上独具特色的城市中央湿地资源优势发展湿地旅游是当前哈尔滨提升城市核心价值,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的关键一环和重要抓手。为了实现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世界级湿地旅游之都,当前城市发展中首要的任务是努力确立"三个观念",尽快实现"三个转变"。哈尔滨迈向世界级湿地旅游之都的路线图是:城市特色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升级→相关产业跟进→城市增值→城市特色重塑。  相似文献   

7.
左润华 《当代贵州》2006,(10):63-64
近年来,平塘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传统农业县,依托特色独具的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坚持走精品线路,积极打造“世界地质奇观旅游县”, 上下一心强力助推旅游产业,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知名度大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县上下呈现百业俱兴之势。  相似文献   

8.
龙胜"十二五"纲要要求:突出抓好大力实施"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桂林大旅游圈为依托,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景区(点)建设及旅游效益为中心,大力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构建多元生态旅游体系,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创造旅游品牌。如今,龙胜旅游遇到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应当在整个桂林旅游发展中展现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个性,既要实现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又要在桂林旅游北线中发挥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顺克  胡际权 《探索》2003,(3):121-123
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具有种类多样、数量丰富、特征突出,特色鲜明、品位一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俗文化独特,资源空间布局集聚,周边景区资源优势突出的总体特征。其开发将形成“一个依托、三大中心、四条主线、七大特色板块”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实施旅游创新战略、特色旅游基地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区内联动战略、区域周边协作战略、“旅游航母”战略、人才高地战略等七大总体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0.
正依托得天独厚的诗画山水,江口县走上了建设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发展示范基地的产业之路。走进"中国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山水生态旅游城市"江口县,蓝天、青山、碧水、绿树,古巷深深,花圃环绕,美不胜收。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作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县域,江口县坚守"两条底线",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2014年,山水优美、生态良好的江口县被列入全省10个  相似文献   

11.
围绕2010年9月,省委、省政府9号文件提出"把德江培育成为贵州东北部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2011年初,省"十二五"规划又提出"把德江等有条件的县城培育发展为区域性重要的中等城市"的定位,如何打造德江旅游文化品牌,全面建设"实业德江、活力德江、满意德江"?当下,全县正着力建设"一核心、三品牌、三组团"旅游产品,三年夯实基础,五年形成产业,把旅游产业发展为德江新的经济增长极。2011年2月,德江县十届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以构建梵净山旅游经济圈为依托,充分利用傩文化、红色文化、高山洋山河、泉口万亩草场等资源优势,大力打造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2012年3月,县委书记张珍强在中共德江县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  相似文献   

12.
周静 《学习月刊》2013,(10):41-42
通城县位于鄂南之南,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为"中三角"的中心,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可开发的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来,通城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高度重视,全县上下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断提高,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意识不断增强,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1、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我们坚持科学性、连续性、可操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旅游兴市"发展战略,致力把桂林市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山水名城。为此,各县区纷纷将"旅游兴县"战略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工作报告,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然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如何将文化融合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桂林市委党校第十二期中青班第八调研小组通过对阳朔县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情况进行调研,对如何深度融合文化要素,有效推动县域旅游发展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4.
螺髻山景区依托绿水青山和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传承了传统文化,富了当地百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湟源县依托日月山、丹噶尔古城等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优势,坚持“整体规划、理顺机制、突出特色、形成品牌、旅游富民”的思路,利用交通区位、水利设施、生态建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扶持以“休闲山庄”“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打造独具一格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宁夏整体经济的重要产业。当前,在实施沿黄城市带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沿黄城市旅游发展,变旅游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提高宁夏旅游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马永胜 《实践》2013,(10):57-58
骆驼生活在沙漠戈壁地区,是阿拉善盟乃至我区主要畜种和畜牧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地非常重视骆驼养殖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扶持,更把保护和促进阿拉善双峰驼的生存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将推进阿拉善骆驼文化旅游开发、骆驼产业和沙生植物产业化,奠定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战略举措。2012年11月,阿拉善被命名为"中国骆驼之乡"。一、骆驼文化旅游开发内容广泛纵观当今世界与中国旅游产业,与骆驼相关的旅游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万山紧紧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大市场"发展理念,每年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经费1000万元,精心包装旅游产品和路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汞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打造"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努力构建"一村、一谷、一城、二园、二文化"的旅游大格局。近年来,万山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势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项目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让百姓切身感受到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依托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大州"思路,以节会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是洛阳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部分,文物旅游资源是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的载体和保证。本文结合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对洛阳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