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陈兰,原名陈金娣,出生于福建龙岩崎濑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陈兰6岁那年,适中石门炉村有一石匠家要收养童养媳,托人来陈家联系,双方讲妥,按一岁一块钱计算,姐妹5人中排行老三的陈兰就这样定了命运。到谢家后,陈兰要喂鸡、放牛、割草,还得送饭到田间。"丈夫"谢正金善良、厚道,每次吃饭,都会留下一小半给陈兰吃。逢年过节,桌  相似文献   

2.
正7月23日中午,磁县陶泉乡南王庄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背包客"。他们给遭受洪灾的乡亲们送来了蔬菜、方便面、火腿和米面油等救灾物资。"菜地冲了,乡亲们已经4天没有吃到蔬菜了。"南王庄村有1000多口人,在受灾安置点就餐的乡亲就有400多人。"路从彗峪村就冲断了,到南王庄有近6公里路,人只能走山间山羊才走的小道。哪会想到,亢部长和组织部的同志们却给乡亲们背来了蔬菜等救灾物资。"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军激动地说。7月19日,磁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持续特大暴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在整理村中60岁以上老人养老金银行卡使用情况时发现,第六村民小组的一位老人一直没来登记。下班后,我一路打听着找到老人的家老人家中只有一个小女孩,我问她"奶奶去哪里了",她羞涩地回答:"去山上背柴火还没回来。"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估摸着老人应该很快就回来了,便决定等等她。  相似文献   

4.
正轰轰轰……6月6日,在黔东南州岑巩县平庄镇背鹅村"组组通"公路施工现场,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施工工人干劲十足,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景象。背鹅村是贫困村,11个村民小组,有贫困户69户、240人。长期以来,村里只有一条村民自发投资投劳修建的通组水泥路。群众出行难,资源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严重制约了村子的经济发展。2017年8月,全省吹响了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的号角。也就在这时,岑巩县启动了"组组  相似文献   

5.
1945年农历正月初八,我们村里(襄垣县下良乡洞沟村)来了一批陌生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携儿带女一家的.从衣着上看就知道他(她)们是从敌占区过来的.这些人一进村,就把我们这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搅动起来了,以至外村的人也赶来要看看洞沟村究竟来了些什么人.当时,年仅15岁的我只是挤在人群里看热闹,但是也听到大人们对这些来客却不那么欢迎,甚至背着他们骂道:"狗日的,跟上你爹(指日本人)走吧,来俺村干啥.  相似文献   

6.
"一村一品"的创始人平松守彦先生,今年已是78岁高龄.他是日本大分县人,194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通产省工作.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1975年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任大分县知事至今.在家乡任职期间,他倡导并推行"一村一品"运动.  相似文献   

7.
王文忠  刘娟 《当代贵州》2020,(19):75-75
走进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村民们正在蔬菜保供基地里忙碌着,这是贵阳市对外帮扶重点打造的产业基地。三五分钟后,一垄长大约50米、宽1米的菜地上,两名村民快速地栽上两行整齐的茄子苗。"我们的工资是按件计算,多栽一盘苗,就多几块钱,一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比自己种地划算多了。"来远村村民彭显珍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8.
正大山深处的文斗村长期以来"栽树、护树、卖树、栽树"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的优良习俗,已根植在文斗人的血脉深处。2017年,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中,锦屏县文斗村位列其中。大山深处的文斗村长期以来"栽树、护树、卖树、栽树"循环发展、保护生态的优良习俗,已根植在文斗人的血脉深处。  相似文献   

9.
正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望谟县依托"紫茶之乡"品牌,持续巩固和扩大产业成果,将紫茶产业列入全县"三果两茶"主打产业来抓。坚持党建引领、企业带动、村企联动,扎实推动紫茶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从春到夏,由夏入秋,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60多岁的村民舒荣玉都在茶园里劳作。守在茶山下,不愁吃和穿,仅2020年,她一人就挣了5万多元。  相似文献   

10.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哪家遇到了难事,都去找她帮忙……"宣汉县厂溪镇转角村村民编了一首歌谣,表达对村里农家书屋管理员李会芳的感激之情. 2015年初,转角村农家书屋从原来租借的狭窄的村小学房屋搬到了新建的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并新添了图书,还安装了互联网.念过初中,被公认为"文化人"的李会芳被村里聘请为农家书屋管理员,经常到书屋看书的村民亲切地称她为"小芳".担任管理员的小芳一有空闲就和几个姐妹在农家书屋利用网络视频学习各种广场舞的跳法.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转角村广场舞蹈队,舞蹈队现在已经发展到25人了,每天清晨和傍晚,活动中心的广场上便响起了欢快的音乐.舞蹈队里有位40多岁的大姐,丈夫在外打工有了不少积蓄,自家3亩多土地也流转给了别人种梨树,闲下来的她原来整天就和村里其他人一起打麻将.自从加入舞蹈队后,她再也不打麻将了,经常和一帮姐妹在农家书屋琢磨各种新式广场舞的跳法.  相似文献   

11.
57岁那年,在乡里有"秀才"之称的肖明生被群众推选为东北镇天河村民主理财小组长,从此成了一个"管官的官".每月3号那天,肖明生便将一身"行头"里外收拾打点一番,到村上会同其他6位同样也是群众推选出来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进行每月一次的审计.他们接过村出纳手中的上月发票,行使着自己的"权力".如果遇上他们认为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开支票据,村出纳就在一边负责解释,村出纳不能说明白的,就请经手人来解释.最后,在审阅合格的票据上慎重地加盖上由镇农经站为各村统一刻制的民主现财小组财务审讫章.  相似文献   

12.
树伴人家     
朱江 《当代贵州》2014,(35):32-33
正盘县石桥镇妥乐村坐落于贵阳至昆明黄金旅游线的中点上,全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妥乐村600多年前为彝族聚居地,随着历史发展,妥乐村习俗虽有所演化,但"人树相依"的文化却亘古未变。走进妥乐,你就走入了一个神奇的银杏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严家沟,位于广安区龙安乡敢闯村.这里地处深丘,只有一条石板路与外界相连.近几年来,全村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且迁居村外,人口从1000余人下降到400多人.最严重的是这个村的6组,原有110多人,由于坡陡、偏僻和穷困,致使大伙儿一鼓劲地外迁,到目前,全组仅剩下7户16人,其中,劳动力仅6人,且都在5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4.
庙背,曾是灵台县吊街乡挂上号的"烂杆村".3年前,该村公推直选"当家人"后,年近五旬的张仲强挑起了村支书这副重担.他观念新,脑筋活,点子多,招商引资80多万元,办起了"绿源生态养殖场"、两家预制厂,年总产值达52万多元.他还组织动员群众饲养大耳白免,养蝎,种蘑茹,温棚养牛等特色种、养业.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在1600元以上.庙背村出现的新变化是灵台县公推直选村"当家人"的一个典型缩影.  相似文献   

15.
正"选对一个人,救活一个村"这句话用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城根营村,再恰当不过。2012年,33岁的刘佩仿高票当选为该村的第一位女性村委会主任;2015年,36岁的她又被推选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过去6年里,在刘佩仿的带领下,城根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在外闯荡多年回到城根营村,  相似文献   

16.
1967年初,外交部决定驻外使馆人员分批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当时黄镇在法国当大使,耿飙在缅甸当大使.耿飙从仰光回到北京就被"造反派"拉到外交部的一个房间"交代"问题.黄镇回到北京的第二天,"造反派"也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让他背语录.他背了"老三篇".  相似文献   

17.
正儿子8岁患病瘫痪后,吴祖兰便成了他的"双腿"。一路风雨,一路艰辛,她背了儿子16年,从小学一直到读完大学。母亲柔弱的肩膀,成为儿子最坚强的依靠。吴祖兰,从江县丙妹镇丙梅一村村民。她的儿子唐汉超在8岁那年患病瘫痪。从此,吴祖兰用瘦弱的肩膀,背起了儿子的未来。16年,5800多个日日夜夜,身高1.5米、体重100斤的吴祖兰,背着儿子读小学、读初中、读高中、读大学。  相似文献   

18.
王林  谢洋  胡宁 《党员文摘》2021,(1):39-4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安和镇四所村村民李德明遵嘱将父亲李大棋葬在了村后高山上,让他能看到牺牲在湘江畔的红军战友们。李大棋本是江西省兴国县枫边乡山下村人,十多岁参加红军,湘江战役时任红五军团34师101团3营营长。1934年12月3日,该团在安和镇一处名为文塘的地方(现属四所村)遭受国民党桂军夹击。李大棋因腿受重伤无法行走,战友背他突围躲入山中。几天后,敌军离开,红军也走了。拖着伤腿的李大棋只能留在村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返回老家。李德明说:"父亲告诉我们,他的战友全都牺牲在了文塘,他要一世都在这里陪着他们。"  相似文献   

19.
正"打简易算盘"是岳池本地的方言,说的是做事不按规矩来,老是走捷径。50多岁的岳池县伏龙乡三夹沟村的李富华,去年换届由村文书当选村支书,工作态度就变了,做事就喜欢"打简易算盘":今年7月份,新一轮退耕还林申报中,各户退耕还林应该是多少亩,李富华采用的方式不是丈量,而是"估"。很快三夹沟村民把李富华举报到纪委,而另一边伏龙乡纪委也通过"惠民岳池大数据监察平台"也发现,三夹沟村退耕还林补贴异常情况。"我们这里每家土地都不多,但平  相似文献   

20.
40岁的蒲友全在天宫堂村经营着一家小超市,他和妻子辛苦一年有3万多元的收入.3年前,天宫堂村大力推行土地流转,蒲友全放下在深圳不错的工作回了乡,带着顾虑与怀疑,他成了土地流转中带头"挑刺"的人.然而,不久后他竟成为土地流转的坚决拥护者,并且再也没有远走深圳务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