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渝城市群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该文从城市群城镇化空间结构的角度,针对反映城镇化水平的人口、土地、经济子系统,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协调发展模型,分析成渝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认为,成渝城市群受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水平的不同影响,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城市群协调发展度普遍偏低,土地利用系统处于低水平发展;成渝城市群应以内涵发展为主、消除人口城乡迁移阻碍,控制农地过度非农化,巩固和提升中国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加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长江经济带历来就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此更是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为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文以长江经济带当前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按照经济新常态的思维,提出从改革创新、打造立体综合交通走廊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相似文献
3.
4.
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选择长江经济带22个城市进行研究,发现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地价水平的梯次递降关系,探索了不同城市等级、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的城市地价水平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客观关系,提出了应该考虑城市地价水平、发展潜力等因素合理进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等建议,包括工业向中、上游转移,需要关注部分中小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和部分城市的"重卖地轻实体"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继沿海地带高速增长后的又一个发展主轴.中部地区的长江沿岸地区也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机,湖北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以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抢抓中央和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荆州长江经济带科学开发、和谐开发,努力实现荆州新一轮大发展,是荆州市政府正视现实、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再创辉煌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对荆州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对荆州在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中的总体思路及发展定位进行战略规划,为政府献计献策,力求促进荆州市政府创新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和城市营销理念,发展临港经济,将荆州建设成为华中地区的独具特色的重要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7.
世界大江大河流域经济和城市开发有其内在的一般规律。根据这些规律特征分析武汉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发挥龙头作用的制约因素,是科学把握武汉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前提。武汉需要进一步更新认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整个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东密西疏的布局,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极点,中东部各省会城市为副点的一带多的经济格局。因此,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对上海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而言,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制度保障等方面的示范效应值得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9.
湖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长江中游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但由于自身和外在的原因导致经济带内部发展水平与成为经济增长动力的目标相比差距甚远,使得湖北长江经济带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实质经济体。当前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实施四大举措有利于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推进长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课题组 《湖北社会科学》2009,(12)
中共湖北省委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湖北综合发展优势,提出了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宜昌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居于增长极地位,建设宜昌区域物流中心可以极大地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方式、居民生活状况、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的过程.研究城镇化不仅要关注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复合效应.本文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空间集约、统筹城乡指标七个方面构建区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综合评价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及各自的短板,以期针对差距采取对策促进各市城镇化数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13.
14.
自2007年以来,中国发展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得到了相关省市中共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为致公党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一个重要平台和重要品牌。中国发展论坛有力地发挥了交流思想、汇聚智慧、建言献策、促进发展的良好效果。探讨建设长江经济带这个重大议题,对于深入研究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5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在新形势下,综合考虑国家战略与浙江区位条件、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和体制机制优势、转型升级诉求等因素,浙江应该从四个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推进、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由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顺应这一重要规律,构建我国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约6亿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内河经济带与协调发展带,提升工业经济效率不能仅仅追求期望产出最大,也要考察非期望产出最小,即环境约束工业经济效率。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工业为研究对象,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测度环境约束工业经济效率,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工业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效率,工业效率非有效地区主要集中于上游地区,且技术进步是影响工业效率的最主要因素;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工业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多样化对工业效率起显著抑制作用。因此,要在提高投入规模基础上推进技术进步,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提高工业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提高合作创新能力,特别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能力,是长江经济带区域联动发展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加强区域创新和实施长江战略需要加以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在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是避免污染转移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从局地和跨界两个层面上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框架,论述了各自的补偿主体和客体,可采取的补偿方式和途径及确定补偿标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