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文权 《公安研究》2011,(11):37-40
积极警务是公安机关警务工作中积极作为的状态,是面对社会治安新形势实施主动应对、全面驾驭、超前防控、积极处置的警务机制。公安机关在民本理念下构建积极警务,要充分认识积极警务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构建积极警务的基本原则,科学设计构建积极警务的路径。通过实施积极警务,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雪 《传承》2014,(11):116-117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它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各种美德、积极能力、积极品质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这其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锦芬 《求索》2012,(8):203-204,215
空符号是符号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根据存在方式可以分为消极空符号和积极空符号。消极空符号可以表现为物质的缺失,具有恒定性、组合性、规约性和单纯性,是积极空符号和实符号存在的前提;积极空符号是消极空符号以及实符号的积极运用,具有隐晦性、主观性和灵活性和多义性;消极空符号和积极空符号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当积极空符号利用得当之时,就会产生积极效果和耐人寻味的意境,否则就会晦涩难懂,或是言之无物等。  相似文献   

4.
高校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800名在校留守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涉及34项,5种类型。不同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各有差异。留守大学生对于5种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评价以奋进品质最高,快乐品质最低。对各项积极心理品质重要性评价中,处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强、自制力强、善于适应。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理论模型由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三者的两性互动循环构成。从积极引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分类指导与重点帮扶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星严 《传承》2009,(22):86-87
本文研究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它更利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更好促进其成长,利于教育者和学生关系的改善,并强化了心理教育的作用,可将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整合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它更利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更好促进其成长,利于教育者和学生关系的改善,并强化了心理教育的作用,可将积极心理学的宗旨整合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涉及人的性格,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一套心理学研究体系。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激发人性中积极乐观的一面来提高人的幸福感。本文通过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Marva Callins老师所用的积极学习法,从心态,方法和行为等方面指出积极学习法在指导教师完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安现役院校作为公安现役部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旨在培育出政治坚定、技能过硬、心态积极的学员。积极心态培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全面细致分析影响公安现役院校学员积极心态形成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使公安现役院校学员形成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9.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大环境使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新世纪现代心理学的新兴范式,关注人类的优点与潜力、幸福与快乐,以培育个体积极人格为终极目标。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价值平衡,挖掘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力量,提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解释。开辟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中的实现路径,要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稳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情绪;要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品质;要培育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积极警务——追求“善治”的一种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警务是基于善治理论框架下的实践探索,是警与民"在良性互动中"寻求社会管理的"善治",积极警务反映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积极警务要求公安机关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围绕警务工作对象,警务工作所要实现的目的,社会公众对警务工作的需求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预防为主,先发制敌、主动出击、严密防范、务实措施、便民利民。  相似文献   

11.
林东  李铭胜 《公安学刊》2006,(4):68-70,97
当前,治安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改革、创新和规范现行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有限职权的法治理念,更新观念,优化服务,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法治化;牢固树立情报信息的主导理念,实施精确制导,强化阵地控制,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信息化;牢固树立科学考评的绩效理念,明晰责任,双向促动,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规范化;牢固树立打击犯罪的主业理念,重点治乱,专案攻坚,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高压化;牢固树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理念,拓展公共安全服务渠道,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市场化;牢固树立多方参与的借力理念,整合资源,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治安行政管理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北京5所高校的300名青年学生生活事件资料,结果发现:当前青年学生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可以归结为人际交往、学业成就、体闲娱乐、自我实现、生活舒适、活动比赛、意外事件、亲友支持8个方面.从发生频率来看,积极生活事件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业成就、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等方面.女生比男生更不容易受积极生活事件的影响.大二学年是积极生活事件发生的关键学年.高校应积极、主动地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积极生活事件对青年学生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主体积极义务中的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一种行政行为方式,它与行政作为具有同等重要的法律意义。然而在法学界的理论研究以及实务界的审判实践中,对该问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通过对行政主体积极义务中不作为的界定、形式、法律责任等方面展开探讨,力图在界定行政主体积极义务中不作为的涵义的基础上,厘清对行政主体积极义务中不作为的深层次认识,最终拓宽对行政主体积极义务中不作为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将研究视角转向人的美德、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这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在价值观教育的理念上,要注重积极的心理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要;在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上,要优化教育环境,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许超 《长江论坛》2016,(3):75-80
制衡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积极制衡和消极制衡,积极制衡包括积极军事制衡和积极非军事制衡。消极制衡包括消极军事制衡和消极非军事制衡。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一项综合性制衡战略,其中包括积极制衡和消极制衡两种方式。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TPP问题上,美国采取这两种方式制衡中国的意图是明显的。中国对于美国的制衡应该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增强反制衡能力,着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余佳莹 《人民论坛》2014,(7):160-161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的一个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对传统心理学以消极与病态为研究重点的反思,其致力于对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积极面的研究。文章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研究、缘起与发展以及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警察积极心理学是研究警察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培育方法的科学。警察的积极心理资本包括主观幸福感、自尊、乐观、希望、情绪智力以及复原力等心理资源。警察积极心理的培育要通过增进积极体验、培养优秀品质和构建有效心理支持系统三个途径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看待宗教存在的客观现实性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前提,宗教本身所具有的良性社会功能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从基本要素看,实施主动警务战略的基本内涵是理念主动、态度主动、行动主动,根本要求是见事在早、谋划在前、处置在小,核心任务是主动打击、主动防范、主动管控,保障支撑是科技引领、机制创新、能力提升.实施主动警务战略的具体路径,一是主动捍卫大局稳定,积极构建源头治理的维稳体系;二是主动护航经济发展,积极构建惠商便民的服务体系;三是主动保障民生民安,积极构建立体化的打防控体系;四是主动维护公平正义,积极构建严格规范的执法体系;五是主动夯实基层基础,积极构建支撑有力的保障体系;六是主动建设过硬队伍,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强调青少年自身蕴含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主张"培育"而非"管理"。用积极青少年发展观来反思留守儿童问题,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并非"问题儿童";留守非"问题"之源,留守儿童"问题"为多因素累加效应所致;留守儿童同样拥有积极发展的力量和发展良好的可能。为此,留守儿童研究和实践应着力激发留守儿童成长的主体意识,发掘和利用留守儿童发展的保护性因素,注重留守儿童积极品质的培养,构建留守儿童积极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