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块链技术能够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数字版权产生、使用、交易、许可及转让等一系列过程,解决数字版权确权、交易问题,也为侵权行为的追踪提供支撑。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当前数字版权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构建了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登记确权共信机制、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交易履行机制、时间戳区块链技术版权电子证据存证溯源机制、智能合约区块链技术数字版权监管机制等四大机制,探索出版权确权、交易和维权一体化的版权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并从法律、技术、标准等角度建立统一的数字版权保护管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赵青  李沛峰 《法人》2020,(1):46-47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区块链也逐渐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文物艺术品领域也不例外。如今,投资界、文物圈围绕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的对话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文物艺术品机构闻风而动,展开大量区块链应用试验。尽管还有许多与监管、标准化相关的问题没有解决,但一场关于区块链技术如何运用到文物流通市场的热烈讨论,已在文物圈引发。  相似文献   

3.
周阳 《法学评论》2020,(1):94-105
“区块链+”已经开始延伸到政府监管的应用场景,其有利于提升监管的整体效能。鉴于区块链技术在政府监管中的定位及法律规制问题的复杂性,海关监管是合适的样本。区块链背景下我国海关监管存在交易主体虚拟化、交易过程无纸化以及交易信息中心化的问题。为此,需要客观冷静看待区块链技术在海关监管中的定位,它不仅仅是海关监管过程中的技术增量,也是优化海关监管流程的重要推手,更能够孵化实现海关监管核心目标的创新措施,但也存在着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应通过确定多维宽容的规制理念、拓展行业协会与企业为规制主体以及鼓励适用柔性规制方法来构建我国区块链海关监管的法律规制体系。同时,我国必须秉承国际视野,把向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完整的、带有普适性的区块链技术政府监管方案作为远期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北方法学》2022,(4):125-135
电子数据相较于传统证据,其容易被篡改的特性,导致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更加难以判定,降低了电子数据在司法实务中的采信率。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完整成为电子数据进一步发挥其独立价值的关键环节。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自证其真的特性,可有效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并提高其可采性。但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存证技术,其与法律相融合的保障机制尚有完善空间,电子数据区块链存证在其生成、收集、存储、提交和审查过程中面临个人区块链存证使用率低、链上数据存在失真风险、第三方存证平台取证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民事案件中电子数据的司法适用率,在区块链存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区块链技术在司法中应用的优势,针对区块链存证中的困境,从案涉当事人、第三方存证平台、法院电子诉讼平台三个主体角度,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跨国银行现行法律监管缺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龙 《法学家》2000,(3):42-48,129
为维护跨国银行稳健经营、防范行业风险和保护存款人,国际社会作出了很大努力,尤其以巴塞尔委员会最具代表性。这些努力对加强跨国银行调整和监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现行法律监管体制的缺陷,加之金融全球化程度加深、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以及先进技术运用于金融交易等所带来的新问题,金融风波跌宕起伏,跨国银行倒闭频繁,给国际金...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司法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全国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提高了数据核验、可信操作、智能合约、跨链协同的基础技术能力,拓展了区块链的作用领域。当前司法实践中区块链应用存在底层能力相对薄弱、应用场景相对单一、数据监管相对不足、跨链融合有待探索、区块链法律风险防范相对缺失等问题,需要发挥立法、司法、执法的联动作用,不断拓展区块链存证验证应用,推进智能合约应用建设,加大跨链业务协同应用,强化区块链配套保障,发挥区块链不信之信的应用价值,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相似文献   

7.
区块链因其突出的时间戳、非对称加密、分布式账本、去中心化信任、智能合约的优良特点,受到了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以区块链为视角,分析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基本情况,阐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法律风险,并对基于区块链金融的法律变革方案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区块链金融稳定、长远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肖飒 《法人》2020,(1):74-76
近日,关于区块链技术,常常引发这样的思考和辩论:法律如何给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赋能?也就是说,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的法律边界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人不免疑惑,本文将按照如下逻辑展开讨论:面对现实,将区块链引入中国后出现的"币圈"及其规制文件进行介绍;对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创新(又称"链圈"),有哪些法律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刑事合规,以拒不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罪为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低成本信用创造、分布式结构和公开透明等特性的价值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物联网、医疗、供应链管理、金融等各行各业中新的应用不断出现.但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基本上还是空白.本文介绍了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探讨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现实困难.  相似文献   

10.
胡萌 《证据科学》2021,(1):31-40
区块链技术因其自身特性而与司法需求相契合,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确权与存证领域,也更加突显了电子证据的独立价值.相关司法解释对区块链技术作为电子存证手段进行了法律确认,助推第三方存证机构与司法区块链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改善传统电子证据采信率低的司法现状.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复杂性以及司法审查规则的缺位,区块链存证对于电子数据真实...  相似文献   

11.
董彬  徐衍  王群 《人民检察》2022,(20):59-62
区块链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检察机关的办案和监督领域。在检察办案过程中,区块链技术既应用于证明电子数据等证据取得、流转与共享的真实性等实体性问题,也应用于解决传统和新型司法办案环节和文书流转等程序性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保证区块链流程的整体性;区块链场景建设应符合比例原则;要保障链上数据的安全性,使得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各项检察业务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2.
莫庸 《法制与社会》2012,(11):188-189
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为金融业的创新提供了诸多契机,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就是这场革命的具体成果之一,它加速了金融创新的步伐,然而金融监管的法规和监管手段却越来越落后于网上银行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网上银行监管体系,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传统的银行监管体制已不再适应网上银行的发展需求,因此加强立法研究以规范我国网上银行的监管制度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立法与监管变得愈加重要.在不断强化对互联网金融微观合规监管、竞争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的同时,需要逐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宏观审慎监管,这需要在法律上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纳入以及如何纳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这一问题关系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系统性金...  相似文献   

14.
两岸司法互助是有利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和增进两岸同胞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发展面临问题和挑战。司法区块链是新兴数字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典型应用,受到两岸司法部门共同认可,目前两岸司法部门都积极推进各自的司法区块链应用建设。司法区块链技术有助于解决两岸司法互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当前大陆方面宜主动推进涉台案件中的司法区块链技术应用,推动两岸实现数字司法技术互信。通过共商在两岸司法互助中应用司法区块链技术,推动两岸司法互助的数字化转型,两岸有望携手共创数字时代的中华司法文明。  相似文献   

15.
刘程 《法人》2023,(5):77-79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确保建筑物符合规定标准和法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记录和监管,而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一个去中心化、可追溯和高度安全的解决方案。本文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优势,构建了新的监督系统,并分析其应用情景、案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图为在某金融产品推介会上,一些互联网金融业务宣传牌被放在显著位置上。围绕互联网金融,眼下产生了一些争议。之前,有人呼吁取缔余额宝。最近,二维码支付业务和虚拟信用卡业务被暂停,引发新一轮的猜测。争议归结到一点就是,对互联网金融这些新生事物该如何监管。互联网金融不仅挑战了传统金融企业,也挑战了传统监管思维。加强监管会不会遏制创新?放松监管会不会增加风险?这样的两难着实让人纠结。  相似文献   

17.
赵炳昊 《政法论坛》2022,(2):176-191
进入21世纪后,区块链技术、加密数字货币在金融科技(Fintech)领域深受关注.加密数字货币包括传统的比特币、以太币、数字化法币以及稳定币(Stablecoin).以比特币为标志的加密数字货币是以"货币的非国家化"为目标,以颠覆传统公司融资路径、重构个体金融地位以及国家金融市场为表征,以新兴的区块链技术为手段的一场全...  相似文献   

18.
玄璇 《中国审判》2020,(2):61-63
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美国司法者对法院应用场景的思索。他们认为,在未来,法院可能会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电子记录的保存、更新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包括法院判决、逮捕令和前科记录等。同时,其援引各州和地方法院的具体实践,探讨区块链技术对刑法、不动产法、家事法、商法等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自由化的情势下,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已不能全面解决风险监管中的问题,这显然不符合有效金融监管的要求。金融法律监管的国际化是完善一国金融监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现阶段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更需要我们思索如何加强金融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统一监管模式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葛敏  席月民 《法学杂志》2005,26(2):56-58
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过度投机交易所引发的一系列金融危机,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加强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重要性。虽然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在发展初期,但市场监管问题同样不可小觑。本文通过对实行统一监管模式的必要性以及结构和体系的分析,着重论述了该种监管模式的比较优势,并就构建和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法律制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