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晖 《法制与社会》2011,(31):96-97
外商投资企业中固隐名投资引发的股东资格确权诉讼是涉及外商投资企业纠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新旧忪司法》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相关立法均未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各地法院对此认识也不统一。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力图解决隐名投资引发的法律问题。本文主要从隐名投资引发的法律风险,探讨隐名投资股东资格确认相关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隐名投资的现象在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由此导致的公司隐名股东的各种法律纠纷越来越多。实践中,对工商登记、实际出资、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实际享有股东权利等证据的运用差异极大,使得这类纠纷的处理比较混乱。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对隐名股东的概念、法律特征、资格认定以及法律责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修闻 《法制与社会》2013,(31):95-96
隐名股东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但是目前在我国隐名股东早已屡见不鲜,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但现行法律体系中欠缺与隐名投资相关的完整法律制度,司法实践部门对于隐名投资纠纷裁决缺乏统一的口径.鉴于有限公司中发生的隐名投资行为更具普遍性,其所涉法律关系也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其所涉法律关系进行细致地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隐名股东是一个存在范围极广且现存的公司法未做出明确规定的领域,因隐名股东引起的纠纷频繁发生,但法律尚未对其提供规范。本文针对现实中存在纷繁复杂的隐名股东问题,对隐名股东的种种法律问题作一些探讨,首先阐释了隐名股东的定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于不同情况下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探讨,来解决因隐名投资而产生的纠纷。本文的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期能够为司法实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公司中的隐名股东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对其认识不一。本文对隐名股东中值得研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即:隐名股东与相关概念的区别,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认定和隐名投资引起的三种主要法律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析隐名股东股东资格认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  陈斌 《法制与社会》2011,(11):59-60,64
隐名股东长期以来存在于我国公司法律实践当中。对于隐名股东资格认定问题我国现行法律缺乏明确规定,在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也处于各执己见、缺乏统一指引、比较混乱的局面。本文明晰隐名股东的概念和分类,介绍有关隐名股东的几种理论观点;在分析实质说和形式说的基础上,确认形式说的合理性,并对形式说的完善和股东资格认定相关问题做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7.
隐名股东现象繁多,涉及纠纷复杂多样。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使得我国法院司法判决不一。这致使无法保护隐名股东的合法权益,也严重的危害了司法权威。本文尝试通过对各地区法院的司法实践以及最高院对隐名股东问题的司法解释进行辨析,以期对解决隐名股东问题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8.
邓彬 《法制与社会》2014,(7):112+118-112,118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在满足市场经济主体获得利益需求的同时,又保护自己的身份不被外界知晓,隐名股东从公司法的颁布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风雨历程。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和作用。但是出台的公司法解释三并没有从跟本上解决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纠纷,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解释(三)》没有对其身份给予确切认定,其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中的一份子在法律地位中仍处于一个比较不明确地位。在现实实践过程中,由于隐名股东法律资格无法认定,往往具有不利性。这种现象引起了法律学术各界的关注,但是尚未达成共识,这个问题仍有学术研究和探讨的空间。有限责任公司资格认定的相关投资领域相关纠纷也显著增多。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南京市经济开发区内的南京大贺传媒有限公司、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有限公司等相关公司企业,对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相关单位,对社会不同群体关于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以期能够给这一问题提供一些素材。  相似文献   

9.
荣远兰 《海峡法学》2012,14(4):96-100
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界争议的焦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为解决这一争议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该解释仍存在不周密之处,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处理有关隐名股东的法律关系时,应区分公司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种不同的股东资格纠纷,进一步完善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方能真正协调各方当事人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涉及到隐名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隐名出资人与公司以及隐名出资人与第三人之间不同的法律关系,容易引发隐名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股权权益归属纠纷、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确认纠纷、名义股东股权处分行为效力纠纷以及出资瑕疵责任纠纷,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公司法解释(三)》总结了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对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公司法解释(三)》对隐名股东资格确认及存在隐名出资情况下的第三人利益保护问题进行了解析,并对如何在司法实践中理解和适用《公司法解释(三)》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种经济和社会的原因,近年来我国有限责任公司中隐名投资的现象逐日增加。我国《公司法》没有否认隐名股东的存在,可是也没有做出明确正面的规定。如何正确评价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关乎隐名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和市场主体的稳定。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的必要性,并结合学界对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界定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对隐名股东法律地位构建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余元春 《法制与社会》2010,(2):111-111,116
国有改制分流企业隐名股东与一般市场条件下自然发起形式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存在很大的差别,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予以同等时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部分改制分流员工的合法权益。建议在司法实践中将国企改制分流企业隐名股东与市场条件下自然发起形式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区别对待,并且鉴于改制分流企业隐名股东的特殊性,国家应就改制分流企业“隐名股东”问题出台相关单行政策,对其股东资格予以承认,以更好的保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公司法解释(三)》规范了理论界探讨已久的“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为解决隐名股东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拟通过对该解释中相关条文的解读,来简要剖析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责任承担以及具体适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隐名股东的现象在公司实践中频繁出现,因隐名股东而引发的法律纠纷也时有发生。虽然现有公司法对隐名股东尚未有明确的规定,隐名股东的现象已引起了法律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对隐名股东的立法现状、法律风险及防范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公司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公司法对股东资格取得的方式和具体标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准确地认定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的资格,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程 《法制与社会》2011,(18):89-90
《公司法解释三》的实施,为与隐名出资有关的法律关系的确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其中的规定存在法律逻辑上的不周延,并不能与《公司法》做到很好的衔接。隐名股东的存在给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交易产生了隐含的风险,在处理有关隐名股东的法律关系时,应在隐名股东、名义股东、其他股东、公司、第三人等不同主体做出区分的前提下,借助间接代理制度,更好的保护公司以及第三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张彤 《法制与社会》2013,(35):97-98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隐名股东问题的研究,完善我国隐名投资的法律制度,为隐名投资提供有效的保障。根据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对于这些问题的相关法律完善措施。最后初步引入股权信托制度加以改善现今隐名投资的法律纠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隐名股东的实质性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岩 《行政与法》2009,(10):92-94
尽管隐名股东在公司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在公司法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隐名股东的实质性条件则成为隐名股东案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本文结合一些地方的规定和司法实践,对认定隐名投资人股东身份的几个实质性要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公司资产的实际出资人和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材料中的显名股东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就产生了所谓的隐名出资问题。对于实际出资人,一般称之为隐名投资者,而对于未出资却登记为股东的一方,一般称之为显名股东。隐名投资者的隐名是指公司其他股东只知道显名股东的存  相似文献   

20.
公司中的隐名投资涉及到诸多法律问题,包括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相互间的权利义务、隐名投资人和显名投资人与公司以及第三人的法律关系等。本文首先界定了隐名投资的概念、特征及类型,从审判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认为股东的确定应根据隐名投资人是否直接以股东名义行使权利的不同情况来区别对待;构建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应基于保护交易安全的理念,以保护善意第三人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