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仝晰纲  石玲 《中国发展》2002,(2):57-58,62
齐鲁兵学是齐鲁文化与其它地域文化相比所独具的魅力和风采,秦汉大一统后,它与其它地域文化一起融入整个中华文明之中,并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和影响.在今天齐鲁兵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群体意识、自强不息、以身作则、爱好和平、以人为本、商业应用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论述了齐鲁文化在中华早期文明发展中的主干地位和重大影响,以及孔子与儒学、齐文化与鲁文化产生的文化土壤、历史作用和在当代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历史借鉴作用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善本盛世宝藏齐鲁盛举传世珍品《齐鲁文化收藏经典》是一套具有巨大收藏价值、传世价值、研究价值的古籍影印版线装书精品,也是目前山东省唯一的齐鲁文化经典古籍影印版大型线装书,它以传承齐鲁文化、再现古籍珍品、打造传世藏书为宗旨,  相似文献   

4.
谢嘉  刘云章 《人民论坛》2011,(11):192-193
文化产品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门类。与物质产品相比较,文化产品的价值非常复杂,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体现了文化产品的本质,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产品精神价值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方式、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结果等等。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品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门类。与物质产品相比较,文化产品的价值非常复杂,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体现了文化产品的本质,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产品精神价值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方式、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结果等等。  相似文献   

6.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经受了极不平凡的历史考验,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格得以再次升华,而且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由文化价值观所涉及到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恰是刚刚经历了中国与西方某些势力的价值交锋之后,这场地震提出的文化与价值问题,这些价值议题的影响,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中华民族信奉仁爱的宗教价值和理想,以自强不息、厚德栽物作为其民族精神,以平等作为其政治追求,以和谐作为其文化精神.仁爱、自强、厚德、平等、和谐,就是当今中国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7.
"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是广西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独具地域特质的精神价值的高度浓缩。广西精神不是外在于主体之外的传统文化,不是历史凝固了的一种文化成果或精神产品,而是内在于主体之中的、  相似文献   

8.
文物的属性:经济学视角的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斌龙 《前进》2006,(4):45-46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的并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风情,生动地记载着各国各族人民生活生产活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结晶,为后人了解前人的历史、科学、文化提供了钥匙和园地。对于文物的价值,大家都强调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而对其经济价值重视不足、开发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大幅度增强(据测算,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文化生态的剧变表现为:文化传播与交流机制破坏;文化传承与变迁脉络割裂;近代文化片面发展。这凸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严重危机,并催生出中华民族解除精神危机的迫切文化需要,包括:高扬主体意识,为民族复兴奠定文化基础;自觉进行文化选择,重构文化发展机制;调适文化心态,走理性的民族精神复兴之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民族精神振兴。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对此需要的巧妙应答,其文化价值体现为:创造性化解文化两难困境;"世界历史"条件下重构文化发展机制;推动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谱系.其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和精神之基的伟大建党精神,其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石、文化基因和实践基础.深入理解"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科学内涵.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实践、历史与现实四个维度阐明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任才 《传承》2012,(18):62-63,75
山东博山琉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明清以来更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地处齐鲁腹地,其在历史传承与发展中颇受齐鲁文化影响,并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点。历史上齐国重商,博山琉璃亦呈现官商并行的发展特点与途径。由于鲁国崇尚典籍文化,博山琉璃承其传统,成为其发展中的一大特色。齐鲁文化兼容性格也形成了博山琉璃开放创新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2.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全新的历史认识高度,这首先要求我们要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其作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价值引领。这些核心价值理念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义利统一的价值原则;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天下一家的世界情怀。而社会秩序整合与政治治理的精神原则则主要是:仁义为本的立人之道;恭敬谦让的礼仪之邦;权责统一的现代精神;德法并举的治国方略。对主体修养与安身立命的精神滋养同样体现为:理想信仰的崇高追求;崇德向善的君子人格;修身为本的主体实践;心安身健的幸福人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必然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与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认识文化,不能脱开人类精神;探究人类精神,更离不开文化。文化对于人类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传导价值。文化对于人类精神的传导价值,首先在于文化作为符号系统的中介作用。文化对人类精神的传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得益于语言和文字。文化所以成为人类精神家园特有的遗传方式和传导载体,最为直接的是文化具有人类精神财富生产、积累、沿革和传导的载体性质。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2,(12):27-27
张锋、陈晓阳在《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当代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使人们对传统的生命伦理观越来越关注,也对生态文明的精神内涵赋予了多样化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生命的价值,它以贵生的精神看待生命,以仁爱的精神关注生命,并以平等的精神对待宇宙间各个生命的价值,重视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命伦理精神,探索其与生态文明精神内涵的本质联系,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遗产经过千百年历史风雨的淘洗.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我们的情感与精神家园.也是维护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独立与主权:  相似文献   

16.
程萍 《人民论坛》2012,(13):66-67
在提炼和塑造"城市精神"的过程中,切不可盲目跟风、追风,必须深挖城市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和特征,在传承中华文化和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背景下,突出城市的文化个性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廖洪元  ;肖智清 《求索》2007,(8):83-85
文化生产力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指文化生产力以自身属性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被满足的程度所形成的效益关系;它具有五个特征:客观性、主体性、意识形态性、多样性、大众性;它的价值取向应体现: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民族凝聚力的铸就、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极为丰富。而把文化置于价值系统中进行考察,用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参照系进行价值判断,文化就呈现出先进、落后与腐朽的形态。先进文化的内涵体现在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上。积极的民族精神品质、昂扬的时代精神内涵和趋同向前的世界特性构成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彰显了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我们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山东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文化传统是构建新时期山东精神的历史起点。传统的两面性决定了齐鲁文化既给新时期山东精神的构建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也会形成惰性力量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把对其优劣的认识从潜意识的自发层次提升到有意识的自觉层次,扬长避短,以对当下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