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与许多人一样,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位伟人非同寻常的一生,想到他不同凡响的著述,想到他为中国人民立下的丰功伟绩.当然,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他说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应该说,做人民的儿子,是邓小平同志一生始终不渝的真情.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说: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彻底唯物史观的科学评价,恰当地反映了他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和深厚感情。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3.
1981年7月16日,金庸应邀访问大陆。7月18日上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了金庸。"文革"伊始,邓小平被打倒,金庸在香港《明报》社评中为邓小平抱不平,还预言邓必将重返政坛,"东山再起"。在中共领导人中,金庸最想见的就是邓小平。他了解到邓小平在被批判时的反应是"聋子不怕天雷打,死狗不怕滚水烫",觉得邓小平"如此刚强不屈,真令人敬佩"。金庸认为邓小平在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了他的魄力和远见,"令人敬佩"。在金庸看来,"真正的英雄,并不取决于他打下多少江山,要看他能不能为人民百姓带来幸福",邓小平在他的眼里是郭靖式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4.
感怀邓小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当邓小平熟悉的话语一次次地在耳畔响起时,震撼着我难以平静的心灵,并不由地在这句话中去深情感怀他老人家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所立下的不朽功绩,感怀他老人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博大胸襟和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不知疲倦地奋斗了一生。由于他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不断地从人民群众那里吸取智慧和力量,因此他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永远打不倒  相似文献   

6.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同志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不知感动过多少人。综观邓小平从政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无论是遭遇坎坷还是位居要职,执政为民的宗旨一直贯穿始终。他提出的完整、鲜明的富有特色的人民利益观,是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在邓小平理论中,自始至终都充满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他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他的理论内在地包括了他的以实现人民利益为目的(即人民富裕幸福)的思想。他的理论具有强烈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一切进步的理论,都带有人民性。因为没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就没有理论,而不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理论,也就不可能真正具有进步性,成为真理。邓小平的思想和理论是属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它来自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即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息息相关、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紧相连的,它凝聚了人民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政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富有独创性的部分,其内容极其广泛而深刻,不仅科学地论述了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客观依据,而且系统地阐明了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同时明确地提出检验政策的科学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富民政策、发展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政策等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集中体现和结晶,闪耀着实践品格的光辉。 政策实践的根本目的——为人民谋利益 人民本位是邓小平政策观的基石。邓小平同志把“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政策实践的根本目的。他的政策思维和视野在  相似文献   

9.
全面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就会发现,“一切为人民”是他终身不渝的价值追求。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邓小平“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对邓小平“一切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概括。“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价值目标“给人民做事情”是邓小平的价值追求,也是他投身革命的唯一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正确的,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他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不朽风范,完美地奏响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乐章,充分地体现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必将极为有力地激发起中国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高潮,在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中久久地传颂。邓小平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不朽风范,最有说服力地表明,他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18岁起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确立了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信念。在此后75年的漫长岁月里,毫无保留地把毕生奉献给了他所深情地爱着的祖国和人民。虽然历尽艰难曲折,他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甚至在个人遭受迫害,…  相似文献   

12.
裴华 《党史纵横》2004,(10):18-20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到日本后,在日本引起极大震动,日本政要纷纷来中国驻日大使馆吊唁.2月20日上午11时许,一位身着素服、鹤发童颜的老人来到了使馆吊唁大厅.他动情地说:"邓小平逝世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对我个人来说,则是失去了一位最尊敬的朋友."这位老人向邓小平遗像鞠躬致哀后,戴上老花镜,在吊唁簿上庄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日本国会议员竹下登.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使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爱国思想体系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探讨其思想体系和时代特征,对于学好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对于完整、准确地宣传邓小平爱国思想,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凝聚功能,实现中华民族腾飞,具有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对爱国主义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即"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惑,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实际上,这句话最精辟地概括了邓小平爱国思想体系和时代特征。(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这是爱国任务上的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爱  相似文献   

15.
写在前面     
正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这位老共产党人的赤诚胸怀和肺腑之言。他一生都在脚踏实地践行着这一誓言。作为开国元勋,邓小平革命的步伐是那么坚定铿锵,革命的足迹是那么闪亮清晰:从勤工俭学寻真理到红军时期播火种,从跃马抗战展雄风到挥师决战求解放,从西南平匪固边陲到建国初期建功业……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同志在大型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自白的一句话。这句话,充分表现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激情,充分表现了他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爱国主义思想,不仅贯串于大型文献纪录片之中,而且贯串于《邓小平文选》之中。正如人民日报社论《光辉的旗帜,科学的指南》中指出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中肯而低调。他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并深情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是实事求是派;具有乐观主义精神;既做了不少好事,也做了一些错事。从邓小平的自我评价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邓小平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及勇于承担责任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对毛泽东所倡导的群众路线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切的体会。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 ,他就明确指出 :“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 ,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 ,我个人觉得 ,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1他曾反复强调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邓小平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曾这样说过 :“我是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在领导人民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人对幸福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及实现问题是社会主义时期人的问题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邓小平对人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不懈探索,在总结毛泽东关于人的价值追求思想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一定要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精神面貌好一些"文革"期间,人对幸福的追求被轻视,人对崇高的追求发生异化。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后,他面对的是两个同等严峻的事实。(一)国民经济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极为困难。(二)社会风气,道德面貌蜕变。"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63页)邓小平同志无法容忍人民生活的贫穷和社会道德的滑坡,他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1975-1982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一贯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无论是身处逆境或顺境,还是干革命、抓建设,"老实"二字始终是邓小平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这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更展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风范。"一个革命者是不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就看他是不是老实,是不是实事求是。"在邓小平关于"老实"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