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民族地区的组织基础,是为党完成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尽早致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长期稳定工作使命的战斗堡垒。不同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基层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应该有相应的建设模式。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要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构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既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又对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民族地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开创和谐发展的新局面,最终实现全国各民族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海南州I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藏族自治州,在新形势下,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稳定的核心,破除旧思想,树立新观念,使基层组织更好地承担起促进发展稳定的政治责任,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肩负起促进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和传承,使革命精神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杨柱 《当代贵州》2010,(21):37-37
民族地区的发展需建立在民族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当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民族地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以创新求实的精神,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民族经济的规律性的认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贯彻到民族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及其全过程。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赋予了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只有把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并为此而不懈奋斗,才能保证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的长…  相似文献   

7.
能否推进中国经济社会顺利转型,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关口,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当今世界普遍实行政党政治,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实质是政党之间的竞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执  相似文献   

8.
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郑州市民族工作中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郑州市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机制措施,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发展中巩固了和谐稳定的局面,在和谐稳定中更好地实现了全面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关心和重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我国民族工作的经验和民族地区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精辟论述和正确决策,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指明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根本途径,对指导21世纪我国的民族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许志功 《前线》2013,(12):76-80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维系和支撑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魂。没有了这个魂,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人民就要遭殃。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我们党和人民紧密团结,形成了共同的思想基础。这种共同的思想基础,概括地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培养工农运动骨干的基地.罗石冰、曾延生等人在上海大学接受教育并受党派遣回到吉安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不仅为该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而且为该地区工农运动的迅速兴起打下了扎实的组织基础.上海大学为吉安地区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政党是政治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之一。 2 0世纪上半期 ,中国政治发展担负着完成民族国家建设与内部民主建设的双重政治发展使命 ,具有政党推动的鲜明特征。在各政党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继续革命 ,对国内旧有的封建专制政治体系进行了暴烈的摧毁 ,初步建立了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特征的民主政治 ;对外提出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实现 ,从而为赢得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的民族国家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主导。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中央提出的新世纪的伟大战略目标。目前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还有一段差距。要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在人才的培养 ,即依赖于民族教育的发展。要发展民族教育应该考虑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 ;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和特殊政策相结合原则 ;发展民族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以实现与全国教育协调发展 ,进而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不仅提出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而且还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民族地区幅员辽阔,战略地位重要,总结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与执政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民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理论。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于民族发展的理论体系,对成功地解决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红 《党建》2009,(11):62-62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次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开始在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的壮族、瑶族地区和湖南、湖北的土家族、苗族地区,分别建立了左右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1934年至1935年,红军在长征途中,曾积极帮助一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建立革命武装力量和民主政权,  相似文献   

17.
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要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文山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和原战区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国境线长400多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6.7%。近年来,文山州委结合实际,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方法和载体,着力夯实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工作基础,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力地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4,(9):1-1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腾飞,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西部一些地区和宁夏周边内蒙古等省区的迅速崛起,向人们提供了一条具有共性的、非常关键的成功经验:就是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谋求发展,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武陵山区地处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这一区域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打破区域界线。调动各方积极性。广泛搭建合作平台,资源共享。整体开发。紧密协作。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重视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研究和传承,使革命精神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