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8月下旬,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崇阳农民自卫队汇合,合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进驻江西修水休整,进行参加秋收起义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安源矿警队在安源、浏阳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在铜鼓也对部队加紧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派员、来湖南领导  相似文献   

2.
《湘潮》1989,(11)
最早的工人武装 1922年5月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后,随即成立了工人监察队,不久改为工人纠察队,这是我省最早建立的一支工人武装。在同年9月爆发的工人大罢工中,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保卫罢工领导机关,对斗争的胜利起了保证作用。这支工人武装后来成为秋收起义中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的骨干力量,在夺取萍乡、醴陵、浏阳等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史言)  相似文献   

3.
工人纠察队是我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武装组织形式。从1922年至1927年,湖南各级工会普遍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在各种政治、经济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马日事变”以后,各地工人纠察队对反动统治者的大屠杀政策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后来成为各地工农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4.
1927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参加秋收起义的湖南人,数以千百计,主要是平江、浏阳、衡山、醴陵、安源等地的工农武装;武昌警卫团中的湘籍官兵,配合起义的长沙铁路工人、郊区农民和株洲、湘阴等地的工农群众,湘南农军组成的“二师一团”。其中较著名的有:毛泽东,湘潭人,31岁,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党的前敌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领兵参加秋收起义正当卢德铭从武汉返修水,并与毛泽东取得联系期间,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改组了湖南省委,传达贯彻了中央“八·七”会议精神,进行秋收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1927年9月初,毛泽东从长沙乘火车到株洲,部署了工作后来到安源张家湾,主持召开了暴动前夕的军事会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将集结在修水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湖南平江和创阳的农军、鄂南崇阳与通城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工人纠察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毛泽东、总指挥卢德铭、师长余洒度…  相似文献   

6.
正谷雄一长期从事党的军运工作,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平定兵变",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与阜平苏维埃政权,在华北树立起第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谷雄一是河北省安国县人,中学毕业后被党派往张家口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北军工作。后曾在方振武部任中校参谋。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被迫离开西北军,谷雄一到商震创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和平、津、唐一代活动,专门从事党的军运工作。在一片白色恐怖下,他积极协助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组织起众多的工人纠察队和农民武装小组,并在华北各派系军阀部队中建立起我  相似文献   

7.
1926年6月初,叶挺独立团北伐先遣,首战湘东攸县渌田告捷。这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装旗开得胜之战,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和即将全面展开的北伐战争进退成败的关键之战,是革命军队与工农群众相互配合支持的经典之战,在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从此,叶挺独立团下醴陵、入浏阳、克平江、战武昌,一路闯关夺隘,捷报频传,展示了特别能战斗的特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的伊始,针对如何将旧式军队和农民武装为主要成份的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三湾改编期间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的原则。三湾改编的核心是解决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这是党如何建设自己的军队进行的最早、最为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工农红军政治建军的基础,对于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的伊始,针对如何将旧式军队和农民武装为主要成份的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在三湾改编期间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建在连上"的原则.三湾改编的核心是解决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这是党如何建设自己的军队进行的最早、最为成功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工农红军政治建军的基础,对于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湾改编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具有第一块里程碑的意义,是毛泽东把党的“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之设想付诸于实践,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上的开篇之作。其重要意义体现为:第一次为解决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权奠定政治基础;第一次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形成新型人民军队的管理基础;第一次为实行武装割据,建立农村根据地造就军事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统计,红军参加长征的人数约为18.7万,算上途中补充的兵力共约20万人。但三大主力会师后仅余5万人,牺牲约15万人,其中军级以上干部11名。本文以牺牲时间为序,对在长征中牺牲的这11名红军军级以上英烈做一介绍。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寻淮洲1912年8月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随浏阳工农义勇队参加秋收起义,并参加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湖南反动军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消息传到汉寿,中共汉寿县委书记詹乐贫率工农自卫队撤离县城,在云台山驻扎,以观动静。留下共产党员、工人纠察队第一分队队长李年华和其他三位同志,在县城筹集粮款,做好自卫队  相似文献   

13.
初识 1927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省京山县革命浪潮一天天高涨.此时,全县共有农民会员6.4万人.还相继筹建了县总工会、农民妇女协会、学生联合会、儿童团、县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队等群众组织.  相似文献   

14.
刘正 《湘潮》1987,(10)
1927年9月9日在湘赣边界爆发的秋收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是有着伟大的历史地位和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的。第一,秋收起义第一次正式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组织工农武装,用革命的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二,秋收起义率先实行了把革命的主要力量从城市转向农村的伟大转变。第三,秋收起义不仅建立了第一支工农革命军,而且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军队建立了民主制度,为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第四,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建立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工农武装割据、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争取  相似文献   

15.
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又名顾凤鸣,上海宝山县白杨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他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工人武装纠察队总指挥,在党内初露头角。“4·12”政变后,顾顺章在上海从事秘密斗争,制裁叛徒和特务,颇有成绩。但顾顺章却居功自傲,往往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且利用工作的特殊性,日  相似文献   

16.
孽生于几千年封建制度和封建经济的陋俗文化,在中央苏区根深蒂固、盘根错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大敌,必须加以肃清。反陋俗文化是不彻底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历史任务,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先进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培养和造就工农革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建设革命的人民军队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惟有肃清陋俗文化,方能建设一个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提高工农群众的革命意识和阶级觉悟,建立一支能够完成革命任务的人民军队,从而推动其领导的工农武装割据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1927年,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年。 4月12日凌晨1时,一队行迹诡秘的人突然冲进了上海闸北“工人俱乐部”的大门。这是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奉蒋介石之命策划指挥的一场对工人武装的突然袭击。仅仅3天,猝不及防的共产党员和工人群众,就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4天后,广州军阀李济深、古应芬、钱大钧与蒋介石采取了策应的行动。他们派军队包围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办事处、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了黄埔军校和工人纠察队的武装,搜查和封闭了工会、农会,共产党人邓培、萧楚女、熊雄、李启汉、刘尔崧惨遭杀害。5月17日,武汉发生“夏斗寅叛变”;同月21日,湖 南长沙发生“马日事变”…… 7月 15日,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也终于宣布与 共产党决裂,在“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 口号下,大批的共产党人倒在血泊之中。 刚刚燃烧起来的革命火种眼看就要被扑灭! 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人的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18.
徐焱明 《湘潮》2015,(7):70-72
桂东是一块神奇的红色土地,是"第一军规"颁布地、党的群众路线发祥地、红六军团誓师西征始发地、湖南解放第一县,是孕育我党军规的摇篮。一、革命现实需要,"第一军规"催生一支崭新人民军队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随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边界工农武装割据。工农革命军创建伊始,队伍成分复杂,有小资产者、游民无产者、从旧军队过来的人,带来了某些小生产者的习惯、游击习气、军阀作风等,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06,(8):87-88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施帜。  相似文献   

20.
潘心元(1903—1931),湖南浏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党代表、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农民部长、中央巡视员、红六军(后改红三军)和红四军政委、红军总前委常委、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1931年赴浙江担任省委书记,在温州被捕牺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