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要实行按劳分配,即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设想。长期以来我们为了使现实经济条件与马克思的这个设想一致起来,不断在生产关系即公有制形式上作文章。事实上我们所坚持维护的“按劳分配”在理论上离马克思的设想相去甚远,在实践中则形成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铁饭碗”。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全社会统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后,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没有商品货币关…  相似文献   

2.
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命题须纳入正义的视阈进行思考.马克思经济正义论的核心理论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归宿正义论指出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财富应归劳动者所有;马克思的交换正义论的实质是以价值为基础的等价交换;马克思的分配正义论即按劳分配论.劳动价值论是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正义论依据.但是纯粹以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与价值为依据的归宿正义与交换正义只是主要的而不是唯一的归宿正义、交换正义.按劳分配是商品经济主要的分配正义.但是该理论只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的设想,且没有认识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正义性.所以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命题又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发展的要求,提供了发展的理论契机与空间.  相似文献   

3.
第九讲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这篇著作中提出的。按劳分配,就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给社会的劳动(作了社会扣除后)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其基本要求是把劳动作为分...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全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必须采取多种方式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资料将全部归社会所有,每个劳动者都应运用公共占有的生产资料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则以劳动作为分配尺度,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没有商品和货币,劳动者一律通过表示劳动量证书的劳动券实现按劳分配,因而“每个人都象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1—12页)。十月革命后,列宁用更加明确的语言表述了马克思的思想。他说:“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阶级的消灭。因而,农民消灭,(工人阶级)工人的消灭。既无农民,也无工人,大家都是工作者。”(《列宁文稿》第3卷第173页)。按照马克思、列宁的这种设想,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无阶级、无阶级差别的社会。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谈到今后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时指出:“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大突破和发展。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原则.即是指社会总产品在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剩下的那部分个人消费品.按照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劳动质量的高低标准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分配不公的定义所谓社会分配不公,是指收入同贡献不成比例的现象普遍存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应实行公平分配,即以劳动为尺度的按劳分配原则,使劳动者在体能、智能上的差别在收入分配上能得到体现.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在分配之前须作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六项扣除,作为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若对上述理论作一简明的表述,则可用下列公式加以说明:提供劳动-社会必要扣除=分配  相似文献   

8.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面,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按劳分配的原则就是,社会按照劳动者为其提供的劳动量分给他们个人消费品。谁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时间多,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复杂程度高,谁就可以分到较多的人个消费品,反之,则只能分到较少的个人消费品。 怎样确定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呢?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无产阶级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后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高度发达的,  相似文献   

9.
尽管渗透了市场因素的影响,个人劳动收入分配无论从整个社会还是从企业看仍属于按劳分配,这是现阶段生产条件的占有方式所决定的。劳动者按供劳动进而获得报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要素酬报的方式实现,并表现为货币的形式。劳动所得之消费剩余在投资渠道畅通时转化为生产资本,并带来非劳动收入,这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附带特征。与其它分配原则相比较,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因此具有高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一、劳动积累股制的提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剩余价值论的创立,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合理归宿,对上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分配观点进行了拨乱反正。在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指引下,人们开始为建立劳动者的国家、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要求新的劳动成果“按劳分配”。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实践告诉人们,按劳分配在全社会实行的条件并不成熟。在像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在企业内部实行。这样,劳动者只得到了部分劳动的报酬,即必要劳动的报酬,剩余劳动的产品全部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或资本所有者占有。即使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原则是凭借劳动证书实行按劳分配。列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实行了货币工资、奖金、利润分成等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问题。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在理论上,应厘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差距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须划清按劳分配与按企业经营权分配、按资源垄断分配、按执掌公共权力分配的界限,规范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设想过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单一的、直接的、以劳动时间为尺度的按劳分配形式,这种设想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货币的基础上的.但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还未经过大发展,因此,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形式,而是多种分配形式的组合.正确认识、并正确对待不同的收入形式,将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构成按收入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劳动收  相似文献   

13.
杨青 《学理论》2010,(25):92-93
当前社会分配领域的重要问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比重过大,导致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不均,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在社会分配中应该多得。目前,应该着力落实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并对按要素分配进行约束,才能促进分配公正。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曾经提出:体现按劳分配的“这种平等的权利还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十一页)马克思提出这个观点是以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消灭了商品经济为前提的.基于上面的认识,马克思把按劳分配所体现的平等权利称之为资产阶级权利.这个观点长期以来已为人们所接受.但是,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并不是产品经济、而依然是商品经济.等量劳动相交换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我们就没有理由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没有理由把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权利,看作是资产阶级权利;更没有理由把  相似文献   

15.
现代市场经济的价格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每一个社会经济时期,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则价格体制必然存在。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论中,通过价值决定、价值实现、价值分配等方面,深刻揭示了社会各个经济时期,特别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期价格体制的深刻内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这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价格体制的建立及科学化,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揭示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的直接基础是商品的价值,从而使“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资本论》第1卷,第119页)。这一价格体制…  相似文献   

16.
唐连凤 《行政论坛》2002,3(6):63-65
本文拒斥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存在马克思设想的三个历史条件而否认按劳分配的观点。认为产生这一错误观点的原因是将按劳分配实现的历史条件与经济条件加以混淆:目前我国虽不具备马克思所设想的实现按劳分配的历史条件,但这些历史条件并不是按劳分配有无的客观依据,这些历史条件只能决定按劳分配的实现范围、程度和实现的具体过程及形式;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合按劳分配的经济条件,故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由于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不具备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只能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大贡献。从理论上探讨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过程中,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之一。按劳分配的本质内容在于:以劳动作为分配的根据,强调等量的劳动换取等量的报酬。从质的方面讲,它反对剥削,反对按资分配,反对按特权分配,要求不劳动者不得食;从量的方面讲,它反对绝对平均主义,要求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是把按劳分配与产品经济模式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制度创立后的一段时期的  相似文献   

18.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鼓励劳动者为国家贡献聪明才智的正确方针,这在农村改革中已经得到证实。在城市改革中,同样应当坚持这一方针。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这就消除了人们之间对立的经济  相似文献   

19.
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几点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经过多年研究形成了自己科学的分配理论。我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分配学说,结合实际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原则。文章在简单回顾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就经典作家提出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以及现阶段我国分配关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有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也是商品,至少是保持了商品的形式。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按照马克思的基本原理,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资本论》第一卷第190页):第二,劳动者除了出售自已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既无生产资料,也无生活资料——“劳动力所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物化在内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做商品出卖。”(同上第191页) 就第一条件来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已不完全具备。因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