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晨 《政协天地》2014,(1):70-71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沦陷。在沦陷之前,由华侨组成的“星华义勇军”军训3天即开赴前线,为保卫新加坡浴血奋战了13天。那么,它的经历是怎样的?让我们走近这支鲜为人知的队伍。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芦沟桥事变」,从此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的浴血抗战。广大海外华侨对日本侵畧者践踏自己的国土,屠杀自己的同胞,义愤填膺。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祖国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南亚地区华侨最多,也最为集中,在募集抗日款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七七」事变后不久,八月十五日,新加坡首先成立了「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筹款支援祖国抗战。新加坡华侨的爱国行动得到南洋各地华侨的热烈响应。于是各地救国团体迅速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文冬是马来西亚彭亨州较大的城市,地处西马来西亚腹地,距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约五六十公里,这里是马来西亚广西籍华侨、华人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占当地华侨、华人总数50%以上。 旧中国,由于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农村经济破产,加上军阀、地主武装的连年混战,到处拉壮丁,到处烧杀掠夺,地方不宁,人不聊生。广西东南容县、北流、岑溪等县的穷苦农民,无法在祖辈的土地上谋生,为了生计,被迫离乡背井,由广州、香港等口岸,飘洋过海到马来亚(今新加坡、马来西亚)谋生。因广西籍华侨移居马来亚,较广东、福建省籍华侨为迟,又由于旧社会区域性封建帮派的排挤,加上初到异邦没有经商的资本,又不善于经商等等。因此,惟有深入马来亚腹地出卖劳动力,从事重体力劳动,当采矿工人,割胶  相似文献   

4.
统战史上的6月马来亚发生迫害华侨事件1948年6月,马来亚金宝区夜芒拉布村一名华侨小学生尹建润被英军士兵无辜枪杀,马来亚英国殖民当局以此为发端,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疯狂屠杀、迫害、驱赶华侨的暴行。据不完全统计,从1948年6月到1950年8月,遭马来亚...  相似文献   

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华侨华人研究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国内发表的专著论文不胜枚举,但研究华侨华人妇女问题的成果却非常有限,尤其缺乏研究专著。范若兰博士的新作《移民、性别与华人社会: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1929-1941)》(以下简称《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的出版,对华侨华人妇女研究的贡献,不言而喻。《马来亚华人妇女研究》是国内研究华侨华人妇女问题的一部重要著作,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国内华侨华人妇女研究上的空白。以往研究中对作为华侨华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华侨华人妇女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的历史研究大多数从男性视…  相似文献   

6.
刘维荣 《群众》2023,(6):62-63
江抗战地服务团,全称江南抗日义勇军战地服务团。1939年4月,为执行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新四军东进部队使用“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番号从茅山抗日根据地出发,向沪宁铁路以东地区挺进,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发展壮大部队,开辟敌后抗日游击区。为做好东进途中的抗日宣传工作,军部组建了江抗战地服务团随部队行动。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在印尼的抗日斗争与在日军集中营的英勇事迹,是印尼华侨史重要的一章。相关的回忆录、诗歌、报刊文章等并未系统地集结和公开出版。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香港"生活文化基金会"出版发行《东南亚华侨抗日史料丛书》,对东南亚华侨抗日史料进行集结出版,部分史料选辑更是首次公开发行。其中收录的《日本集中营生活纪实》、《南冠百感录》、《入集中营始末》、《廖贵义子君回忆录》、《深室诗存》等文献都是亲身经历那段峥嵘岁月的印尼华侨华人的所闻所见,真实地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迫害华侨以及印尼华侨英勇抗日的斗争历史。这些史料是日本军国主义罪行以及海外华侨抗日斗争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面对日本关东军侵占中国东北,怀有抵抗意识的东北民众组成抗日义勇军,一些伪满洲国军官兵也举行兵变,以此进行反满抗日。但这些抗日武装存在着政治意识不强、组织松散等缺点,因而在遭到日本关东军镇压后趋于瓦解。由于中共满洲省委对抗日义勇军和伪满洲国军开展大力的组织动员、爱国精神引导和提升政治意识等工作,使得这些抗日武装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坚持反满抗日的坚定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连捷 《长白学刊》2009,(4):129-134
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并支持东北义勇军抗战;在义勇军被瓦解之后,又挺身而出,收拾战争残局,创建党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抗日武装队伍,独立支撑东北抗战局面;实行党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策略,把各种抗日力量团结在自己周围,以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为核心的东北抗日联军,迅速发展壮大,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鼎盛时期;以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密营为依托,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战。被迫转远东地区之后,继续指挥东北抗日联军以不同方式返回东北开展抗日斗争,直至参加对日最后一战。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历史悠久,社团林立,在新加坡华侨华人社会中起过重要作用,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具有代表性。研究新加坡华侨华人社团,也是研究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一个缩影。 本文利用现有资料,从历史和现状的角度出发,对19世纪以来,新加坡华侨华人社团的形成、发展变化、社团类型、功能作用及今后发展趋势等多方面考察,说明新加坡的华侨华人社团组织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经济意识非常浓厚的团体,它同华侨华人的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时,华人社团既有浓厚的中华文华的烙印,又有鲜明新加坡化的色彩,它们是参加新加坡经济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