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美国社会学家赫希控制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三类新型毒品滥用群体家庭因素的分析认为:1.家庭因素对各类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的影响的程度是不一致的;2.家庭因素各指标对同一滥用群体影响也是有很大差异的;3.在治理滥用新型毒品问题上,各类社会控制手段、控制方式、控制内容、控制理念等方面的确定都应依据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的分类而确定.  相似文献   

2.
云南新型毒品滥用行为相关指标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国禁毒白皮书>指出:"在我国,滥用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人数不断增多,已形成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交叉滥用的局面".在云南新型毒品滥用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吸食人群的相对集中性.2.获取渠道单一性.3·涉及新型毒品场所日趋增多.4.滥用新型毒品呈群体性.5.群体的"转换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型毒品问题正在快速发展蔓延,特别是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滥用场所的特殊性,带来了更加严重的社会危害,成为我国毒品问题的突出方面。正确认识新型毒品的危害和滥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打击,是解决新型毒品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德宏州新型毒品滥用群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宏州110名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调查,就其群体性特点与传统毒品滥用群体作了初步比较分析,提出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性的三个特点———年龄“低龄化”、职业“特殊化”和群体“转换化”,有助于我们对新型毒品的预防和控制,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多元化影响,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尚未得到彻底遏制的情况下,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形势不容乐观。山东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具体表现为:毒品案件总量大幅上升、大案频发;毒品来源广、贩运通道多;毒品制贩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加剧;新型毒品滥用群体日渐扩大;犯罪场所隐蔽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毒品滥用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完全成型,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毒品滥用种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滥用毒品的规模及样态。作为仍旧存在更生可能的青少年,法律和政策应以教育和矫正为主,在防治青少年毒品滥用的策略上,应当以"事前预防"为主要手段。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现实状况,应当在宣传教育的主体、机构设置以及宣传手段和内容上与其他受众相区别,以求获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上海L工读学校的个案显示,吸食新型毒品工读学生群体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初吸年龄低龄化,并存在性别差异;吸毒地点郊区化;吸毒资金多为违法犯罪所得;吸毒渠道便捷易得;家庭关系分崩离析;朋辈群体中存在吸毒亚文化圈。分析指出工读学生新型毒品预防教育中存在的专业性、临时性、边缘性问题,并从学生、家庭、学校等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云南新型毒品滥用危害评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68份新型毒品滥用问卷的实证分析,认为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滥用者身体能力、生产能力的危害;二是对滥用者心理能力的危害。因此,在对其进行预防教育或进行帮教时,我们不能因为滥用新型毒品者有偷盗、抢劫、故意伤害等行为,就认为其法律意识不强,而应从他们的身体能力和心理能力的调整与恢复上进行帮教。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毒品犯罪存在破获毒品刑事案件数逐年上升、在册吸毒人员数逐年上升、毒情从城市逐步向周边县区蔓延、新型毒品成为滥用主流等状况,并呈现出毒品消费市场庞大、手段隐蔽化、本地制毒"死灰复燃"趋势明显、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暴力化侵向明显等特点。为打击毒品犯罪,应突出重点,加大对毒品刑事案件打击整治的力度;夯实基础,强化毒品犯罪阵地控制能力;情报导侦,打好毒品犯罪信息仗;借力使力,提升队所联动合成作战能力;加强学习,重视缉毒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来大陆地区毒品滥用状况呈严峻态势,新型合成毒品逐渐取代传统型的毒品而成为不法者的新宠,互联网日益成为毒品交易及毒品滥用的新媒介;在防治毒品滥用过程中,行政强制戒毒等措施虽然受到重视,但仍然主要依赖于刑罚量不断加重的刑法;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治疗毒品滥用中吸毒成瘾人员的重要手段的强制隔离戒毒的责任主体,对吸毒成瘾人员的管控应秉承"家庭式关怀、医院式治疗、学校式教育"的理念,加大人力财政物力投入,多措并举,形成"全民关注、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一元多层次毒品滥用与犯罪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1.
保险诈骗罪是我国修订后的刑法所规定的一种新罪,学者们一般承认本罪存在犯罪的未遂形态,但是,对本罪的着手认定存在"开始实施法定行为说","虚假信息传递说","索赔说"三种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索赔说"的观点应当更有利于司法认定,即应当以行为人开始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时为着手。  相似文献   

12.
古代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古代思想上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之内容的论述是最为丰富的 ,其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在孔子那里 ,“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 ;一切具体的道德规范 ,都隶属于“仁”或由“仁”推理而来。因此 ,道德教育的全部内容 ,就必须围绕“仁”这一核心展开。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 ,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 ,而且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 :学思并重、省察克治、因人施教、身体力行等等。今天的人们应当以辨证的眼光 ,客观地分析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之所在 ,区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然后再作出肯定什么 ,否定什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女性吸毒的诸多因素中,文化因素起主要的或者说重要的作用。女性吸毒是文化的产物,对女性吸毒的治理关键在于文化预防。实证调查和文献研究表明,社会不良文化、家庭文化、女性教育程度、吸毒亚文化等是影响女性吸毒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因此,预防女性吸毒的根本措施在于建立健康进步的主流文化、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女性教育事业、适度控制女性亚文化、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等。  相似文献   

14.
禁毒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引导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与社会主流相一致。本文从对人的价值观引导、终极关怀和知识传递的角度,提出禁毒教育的价值目标选择,力求探索有效的预防吸毒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禁毒教育的价值在于通过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引导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与社会主流相一致。本文从对人的价值观引导、终极关怀和知识传递的角度,提出禁毒教育的价值目标选择,力求探索有效的预防吸毒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和"与"争"分别是中西方法治价值选择的基点,不同价值基点的认可,使中西方做出了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国传统法重"德治"、"民本"、"无讼"、"等级有序",而西方传统法注重"法治"、"人本"、"正义"以及"人人平等",这最终促使中西方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法律文化,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法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之所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树魂立根"、"全员育人"的新理念,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吸毒成瘾的标准,国际医学界持"病态说"的观点,但在中国适用的标准有着不凡的历程。公复[1998]3号文对吸毒成瘾采用"行为说"标准,规定只要有证据证明有吸毒行为就可认定为吸毒成瘾。随着"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的戒毒方针在《禁毒法》中的确立,《吸毒成瘾认定办法》也从医学角度对吸毒成瘾进行了重新审视,采纳了吸毒成瘾"病态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关怀伦理学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关注具体的道德情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以及相互关怀,并强调了“榜样”、“对话”、“实践”、“认可”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它的产生为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内涵,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学校的德育改革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