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师的心态     
大师年轻时穷困潦倒,常常为一顿饭发愁。 一日,大师画了一幅画,拿到街上卖。一个外国人看中了问他价钱,大师说:“500美元。”  相似文献   

2.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3.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大师稀缺的时代,人们才会格外缅怀每一位大师的逝去。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先生可谓学贯东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却始终保持着宽厚、谦逊、平和、坚韧的秉性,而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真正的大师品格。  相似文献   

5.
朱海山 《学习月刊》2009,(17):22-23
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仙逝之后.媒体慨叹中国最后两个大师去矣。联想到温家宝总理一直关心的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问题.找来一些大师的书籍认真研阅.发现大师除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外,都有其独特的人格和个性.我把它称为大师的风骨。与他们的学术思想一样.这些风骨与日月天地共存.人们可以记不住他们的学术思想.但始终难以忘怀他们的风骨.  相似文献   

6.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盛产各种各样的“大师”.从特异功能大师到气功大师.从国学大师到养生大师.昨天的大师倒下.明天的大师突起。制造大师。迷信大师,消费大师或者被大师消费.最后再“毁灭”大师.这似乎已经成了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大师”姓陈,名廷贵,是我们县监察局的老局长。称其为“大师”,缘于对他的敬重:县纪委、监察局的老老少少郜得到过他的帮助,而我们十几位年轻人更是经他的点拨,小断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12,(5):F0002-F0002
启功(1912年-2005年)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书画大师、教育家。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尔鲁先生(羲民)、吴熙曾先生(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先生(增湘)推介,受业于陈...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4):75-76
大师二字,字面简单,内涵丰富。大,显其宏博,世人难及;师,显其杰出,可为世人师。古往今来,大师巨匠无不经历寂寞、专注、耐心三境界,方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1):104-105
快乐大叔发现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近年来人们对于很多事物往往都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看法和解释。比如对于“大师”,有的说法是现在遍地都是大师,而另一种说法则是现在根本就没有人配得上“大师”二字。  相似文献   

11.
冷珊珊 《求贤》2013,(7):21-21
本刊讯近日,首届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天滓市规划设计大师(以下简称天津市“两个大师”)获得者名单出炉,共有38名天津城建人获此殊荣,其中有28名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0名天津市规划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12.
<正>叶企孙这个名字对于一般人而言并非耳熟能详,但在他门下受业的弟子,名谓则是振聋发聩——华罗庚、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正是这一个个俯仰天地的大师,成就了清华的黄金一代,也为这所大学奠定了名扬国际的声誉与坚实的学术根基,而叶企孙也被称为"大师的大师"。如果说梅贻琦在清华巩固了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尊奉大师的治校之道,那么,叶企孙就是这一理念的  相似文献   

13.
匠人与大师     
匠人与大师的区别有三点:一、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二、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三、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  相似文献   

14.
大师上课,水平高,功底深,内容丰富,令人难以忘怀;他们上课的开场白,也各有千秋,见秉性,见风格。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0,(3):43-44
房连水在2010年2月的《杂文月刊》上撰文指出:不少人说,中国缺少大师,尤其当代,是一个大师断档的时代。所谓大师,其实是分领域、分学科的。这就是说,大师只是某一学科某一领域之巨匠、巨擘而已;世上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那种囊括人类所有知识、全部学问的百科大师。就其他领域来说,从近代到现代,再到当代,大师级人物还是可以扳起指头来历数的。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大师     
詹国枢 《求贤》2011,(3):28-28
世界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其表演艺术为世人所称道。有卓氏艺术研究家认为.卓别林的表演艺术可以堪称“观止”.是喜剧艺术的“顶峰”。有一例恐怕能说明此言失之偏颇.在好莱坞举办的“模仿卓别林表演艺术”的盛会上.卓氏本人亦混在其中.结果卓君并未名列榜首,也未居其次,而是屈居第三。  相似文献   

17.
潘采夫 《廉政瞭望》2013,(16):48-48
我这个70后,遇上了气功和特异功能正火的时候,那时候的大师流行耳朵认字、鼻子闻字、水变油、瓶子移纸条、隔空取物、意念搬物甚至千里传功,这些戏法被称作特异功能。王林玩的这些小戏法,根本就没法入彼时大师的法眼。王林威胁别人时说的“隔着几十米戳死他”“让你一个月溃烂而死”“让你全家死光光”之类的气功。一派流氓无赖嘴脸,更是此前大师们所不屑为的。  相似文献   

18.
刘文典是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庄子研究专家。1889年12月,刘文典生于安徽合肥,1906年人芜湖安徽公学学习,师从陈独秀、刘师培,深受其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1907年,年仅18岁的刘文典加入同盟会。此后,他曾两度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南陈独秀介绍到北京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14,(11):6-15
日前,我国中医药界最高荣誉“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此次被表彰的30位专家中,本市石学敏、阮士恰、张大宁三位教授榜上有名,充分显示了天津中医药界的强大实力。“国医大师”评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负责。首届评选于2009年举行,首届30名当选者中,本市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现代中西医结合奠基人、南开医院名誉院长吴咸中院士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20.
大师的分量     
顾土 《党的建设》2010,(4):50-50
大师首先是专家。只有专家的师表,学者的楷模,教授的教授,才可以称之为大师。什么是专家呢?专家需要成就,成就就是研究成果的多年积累,而成果并非人云亦云,也不是前人的成果再换另一种说法。一个人假如连这样起码的专家资格都很可疑,就更不必说是什么大师了。专家是一个专业内的高手,所谓专业就一定要具备技术,没有长期的技术训练,专业水准也不可能高于一般爱好者。人们一向以为许多人文学科无所谓技术,所以,国学、文化等等,封号就更为随意,反正沾上本国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