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的人民警察,总穿着一身橄榄绿的警服。我从小就爱跟在他的背后看他的背影,好像无论什么时候,父亲的背影总是那么高大挺拔,给予我的感觉永远是安全、温暖而且幸福。 我刚上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在乡下派出所工作,很少回家。他只要回到家,就拼命地做家务,说是补偿回家次数少的缺憾。有一年夏天,我正在上  相似文献   

2.
吴先生终于回到离别三十八年的故乡,当他刚到河北省康保县城时,县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人员接待了他。开始,只见他神色慌张,言下发:后来他请求尽快回乡会见他的亲人,并反覆解释自己是抗美援朝作战中被俘后去台湾的。看来他心中有个结。因多年分离而希望尽快见到亲人,自然是人之常情。可是,当我们表示愿为他提供方便,准备派专车送他回去时,他却显得焦虑不安,一定要自己租车。在劝说之下,他才勉强地上了车。一路上,他默默地坐着,两眼紧盯着窗外,看到柏油路两旁那成排的高大白杨树,脸上才露出些许笑容,说他当年离开时,这里一片片荒凉,哪有这么多的树……一到老家门口,车还没有停稳,吴先生就跳下车来。在人群中寻找他的父母、当他一眼认出他母亲时,就不顾一切跑了过去,跪在老母脚下,抱着她的腿放声痛哭,他边哭边问:「父亲干什么去了呢?」当他听说父亲在几年前已去世了,临终时还喊着他的名字时,他哭得更伤心了,「我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义务,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宗……」但是,他  相似文献   

3.
我现在的家住在城郊,到闹市区可以走两条路线,一条是滨江路,一条是沿江路。但不管哪条路,我都可以见到无数环卫工人。他们穿着黄衣服,戴着黄帽子,手里拿着扫帚,或是撮箕,或是推着小车,几乎每天都坚持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寒霜雨雪。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几乎很难见到,因而我们这座城市是最干净的。但在这一群辛勤的劳动者中,我见到了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小伙子叫什么至今我不知道,他身材很高大,有一个大鼻头。曾有一段时间,我看见他一边扫着大街,一边跳起了舞蹈。这种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好奇,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他们…  相似文献   

4.
出息     
父亲节临近,我的心情愈加沉重。遗憾今年工作又难于脱身,清明没去给故去的父亲扫墓。身为长子的我远在千里之遥的南宁,他生前,我倍感"忠孝难两全"之苦;他故后,我只能端视着父亲那慈祥的遗像痛楚、哀思……谈起我的父亲,似乎没有什么可炫耀之言,一则日寇侵华时,爷爷、奶奶和父亲三兄弟为避战乱而病亡、饿死、走失,父亲九岁已是孤儿,其后的悲楚求存,说起心寒;二则父亲是个没有突出贡献的平凡市民和职员,也就不足挂齿。从我略懂事起,父亲给人的印象是:寡言少语,憨厚朴实。有趣的是,不论家里来了亲朋还是稀客,父亲总是例  相似文献   

5.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进城的。当时无人在家 ,他搁下背兜蹲在门口抽叶子烟。傍晚 ,楼上的张婆告诉我 ,她下楼撞见父亲 ,以为是盲流 ,喝斥他走开。父亲惶惶不安 :“这是我儿家呢 !”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 ,父亲正在厨房择菜 ,他像了错的孩子 ,局促地站起来 ,搓着双手 ,目光游移 ,嗫嚅着说 :“下次 ,我一定穿周正一点。”我本是怕父亲心灵受到创伤 ,欲安慰他一番的 ,岂料他不但没有半点委屈和愤慨 ,反而以为自己丢了我的丑而深感惭愧 ,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痛。家里不宽敞 ,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 ,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  相似文献   

6.
关键看自己     
彭欣 《半月谈》2005,(9):69-69
我是一名初中生,父母在我上小学时就已经离异,家庭生活也因父亲的离去而变得单调、拮据。这一事件给我带来的阴影也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可怕。特别是父亲的玩世不恭,常给还在关心着他的母亲带来伤痛。但也正是因为父母分离,我开始懂事,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开始学会自立自强。因为没有了父亲的呵护,我也开始注意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不再和所有人作对。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西藏军区原副政委金绍山同志逝世50周年。此时他的事迹在我的眼前不断显现。金将军的高大形象,在我眼前好像活了下来。他就像是一块纯度最高的金子,没有杂质,任何大染缸都没有办法让他遭到污染。  相似文献   

8.
一滴泪落下,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父亲的一滴泪落下来,花了七天七夜。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落泪,除了那少有的一次。以前没有过,以后也再没有见到。都说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对于刚过三十六岁生日的父亲来说是再合适不过了。那一年的春天,母亲突然患了精神分裂症,父亲一时不知所措。看一眼身边的三个孩子,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才六岁;再看一眼家徒四壁的家境,一时间父亲真正陷入了孤立无助、悲痛绝望之中。父亲呆呆地坐在堂屋的角落,呆呆地看着母亲在堂屋中间哭闹,呆呆地看着瞧热闹的人在他面前来来去去,呆呆地看着三个儿女在旁边…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位职业编剧。近几年,他编剧并投拍的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写父亲的。我问他,是因为父亲情结吗?他没有回答我,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的大街,很重的心事,正透过他的神情向外弥漫。他说,10年前,就是在这条大街上,我把我的父亲弄丢了,一直都没有找回来。他说,母亲来电话告诉我,说父亲的“糊涂病”越来越严重了。我知道父亲惠的是“失智症”,于是,我回了趟家,决定把父亲接到城里,找大医院瞧瞧,看有没有办法缓解病情。他说,那天起了个大早,带着父亲上医院。当时,人很多,公汽很挤,我再三叮嘱父亲,一定跟紧我,但车到站之后,父亲还是不见了。  相似文献   

10.
我想这个遥远的国家———中国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每当我的父亲打开他那个放着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带回的盛满中国物品的盒子时 ,我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他会从盒子里拿出他在任主治大夫的那个部队的指挥官给他颁发的奖章 ;他会从盒子里拿出象牙筷子 ,并且给我们示范如何握着和使用筷子 ;他还会从盒子里拿出刻有他名字的狮型玉石图章 ,然后写给我们看如何用两个中国字“扬”和“库”来写我们的姓。他会从盒子里拿出许许多多东西 ,每一件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我能亲眼看到我父亲讲的故事里的地方。这些地方曾经是我…  相似文献   

11.
凝望父亲     
董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父亲坐在书房里靠窗那套软垫沙发上,两手捧着一盏新沏的铁观音,白烟袅袅,凄凄切切半蒙住他那有风有霜的脸,沙发的蓝绒底子洒满翠绿竹叶,衬着窗外一丛幽篁,格外见出匠心。"看到这里,我心中蓦地一动:难得他如此用心,把目光定格在父亲身上,为父亲描摹了一幅细腻的工笔。那一刻,父亲像安睡在他目光中的孩子,凝然静谧。细细的美好,茶香一般氤氲着。我只记得看到孩子熟睡时,我才会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孩子在我的前方,我一直注目着她。正如父亲,他的视线里更多的是我。父亲总喜欢  相似文献   

12.
1980年底,我从西藏内调湖南,一踏上潇湘大地,就听到陈国达的名字。就在那一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有一天剪报忽然发现一篇介绍他的事迹的人物通迅,说他向100多年来统治地质学界的传统地学──地槽理论挑战,创立了地洼学说,这一事件被载入世界自然科学史大事记……第一次见到陈国达院士,是在1996年底,那年我到湖南省科协任职,春节到了,专程到中南工业大学去给他拜年。他坐在轮椅上,穿着宽大的棉衣,戴着帽子,显得很平常,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高大的科学家的形象。他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显得并不介意,但听说我是…  相似文献   

13.
夏季比往年来得要早。父亲因胃病又住进了医院,这几乎成了他每年入夏的必修课。下班后我匆匆赶往医院,见他独自躺在病床上,比两周前明显瘦削。见到我,父亲露出一丝笑意,却把目光投向我手中的花束。  相似文献   

14.
我的岳父     
张耀辉 《黄埔》2010,(2):23-24
我的岳父王映新,是一位黄埔人,今年93岁了。他虽中等身材有些清瘦,但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是高大的。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戎马生涯充满传奇;和平时期,他严于律己、勤奋耕耘、为人师表;逆境中,他耐住委屈、豁达乐观、高风亮节。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革命情操,始终鼓舞和激励着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吴葳 《北京观察》2003,(9):31-34
出宣武门不远,路西第二个路口是达智桥胡同。进了达智桥,往南头一条胡同便是校场头条。顺着头条走上一半,就会见到两株高大挺拔的合欢树窜出小院的一袭灰墙,绿叶丛中露出团团粉红色绒乎乎的小花,散发出阵阵淡淡的花香,让半条胡同都清爽起来。那绿云映掩的小院就是我的父亲——吴晓铃先生的故居。他的书斋“双棔书屋”便得名于院中那两株合欢树。早在三十年代中期父亲就读北京大学时,就开始买书了,他遍访海王邨书肆和厂甸以及宣武门内外小市上的旧书摊儿,遇到自己需要的好书,价格合宜,手头又有钱,便立即买下来。但当时的穷学生和后来的穷助教,更多的时候仅是爱不释手的翻阅“以解馋涎”,因为那令人咋舌的价目,常使父亲的购买热忱  相似文献   

16.
法律服务     
《公民导刊》2004,(1):51-52
我父母离婚时,我被判归母亲抚养,父亲再婚,并添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母亲与我相依为命,未能再婚,并已下岗3年,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去年我考上了大学,父亲勉强给了我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今年从开学到现在,父亲分文未给,他的理由:一是他已下岗,没有固定经济收入:二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已上初中,无法再承担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三是我已年满18周岁,他对我不再负有抚养义务。请问,年满18周岁的大学生,父亲就可以不再给付学费了吗?  相似文献   

17.
一天,收到父亲的一条信息:“孩子,我爱你。”我流泪了,很久。在我的印象中,与父亲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少的。因为他总是非常非常忙,早出晚归。我已经习惯了他经常不在家。偶尔在家的时候,我们之间仅限于简单的对话。他从来没有向我表达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爱我的,正如我爱他一样。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全部都是父亲的影子。开始记事认人的时候,妈妈在外地上大学,是父亲给我穿衣,做饭,送我上幼儿园,每天中午给我买一个水果做零食。整整3年时间,我都是和父亲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0)
正玖爷是一个家风很好的人,我没见过梅兰芳,我从玖爷身上真是见到了梅家的家风。无论开大会小会,他几乎每次都会说起父亲是怎么教导他的,待人接物谦和大度,品行温文儒雅。葆玖老师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什么时候见到他都是笑眯眯的。他说他父亲从没跟人大声说过话,红过脸,而他一直是把他父亲当作艺术和人生的双重榜样,像他父亲那样去对待人、对待艺术。前年他80岁的时候,我们本来准备给他做一些庆祝活动,他坚决不肯,因为也是他父亲诞辰120周年,他觉得不能干扰了他父亲的光环。他在50岁以后越来越意识到自己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听隔壁的邻居说,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可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20.
走好人生路     
第一次决定告别家门,是在三年前的一个天空下着大雨的傍晚?那天,父亲正蹲在门田用一个瓷碗一碗一碗地从屋里向外舀着雨水?望着简陋的四壁和不停淌着雨水的房顶,我心里不由得涩涩地难过?我轻轻地走到父亲的身后,小声地说:"爹,听说人才市场要为深圳一家保安服务公司招聘 一批保安,我很想去试一试,您看行吗?" 满脸皱纹的父亲慢慢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并没有说话?过了许久,他才微微地点了点头?其实,他不说我也知道,一定是父亲担心我在外面吃不了苦,干不了几天又回家来? 南下的列车带着风的呼啸,风驰电掣般驶过原野时,我的视野模糊了?再见了,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