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和太国的军事政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序言 1976年10月6日,太国连续发生了右翼势力对左翼学生的大屠杀以及军队推翻文官政府的军事政变。我们如果忽略了美国在近二十五年来对太国政治的介入这一历史背景,便决不能正确把握这个事态的发展。正是这批二十多年来由美国培植起来的军队、警察等右翼势力把刚刚萌芽的民主政治溺死在镇压进步学生、知识分子及许多人民(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政府及其军队应越南政府的请求,派出了由炮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海军、空军、后勤运输等军兵种组成的30余万部队开赴越南,援助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为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流血牺牲,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这场中国援越抗美的战争不仅留下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勇战斗故事,而且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越南人民的深厚感情。本刊近期陆续刊登了部分有关援越抗美的回忆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与共鸣,希望本刊继续刊登有关文章以发扬我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相似文献   

3.
对印度尼西亚政治的最普遍的一种解释是军人政权.印尼军队在政治中的主导地位是从独立战争时开始确立的。军队有长期参与政治的传统,这使军队认为他们比其他政治集团更有资格和经验进行统治。同时.印尼宪法第二条规定了印尼共和国军队的双重职能,它不仅是一支职业的军队,为人民保持一个坚实的国防和稳定的局面,同时也有权参与和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一支为实现独立理想而奋斗的军队。执政30年的前总统苏哈托是军人出身.其政权的基础是军队,他反映了军队的利益.是他们利益的代言人。苏哈托上台之后,对内加强军人统治,强调国家…  相似文献   

4.
越南抗美战争 ①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极为激烈、持久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长达 10多年的战争中 ,美国及其盟国在高峰时期投入越南战场的兵力超过 10 0万人 ,其中美军 5 4 34万人、仆从国军队 86 2 0 0人、越南南方傀儡政权军队约 6 0万人。② 美国投入了其 6 8%的步兵和伞兵、 6 0 %的海军陆战队、 32 %的战术空军、 2 0 %的战略空军、 36 %的海军航空兵和 6 6 %的航空母舰 ,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一切现代化的武器和技术。但是 ,这场战争最终仍以美国的失败、西贡伪政权的瓦解和越南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在这场持续了 10多年 ,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一场关于越南战争的研讨会在美国密西根州大学举行。与会的代表中,不少都是当年曾直接或间接地参加过越战的高级将领和官员。原美国总统福特主持研讨会,并回顾了1975年4月29日夜下令包括马丁大使在内的留在越南的美国官员和军队撤离西贡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6.
1965—1968年是越南战争最为残酷的年代,美帝国主义发动局部战争,源源不断地派遣远征军及其同盟国的军队到南越参加战斗,同时利用空军和海军对北越实施轰炸、封锁。越南战场上美国及其同盟国的军队数量大幅增加,至1968年达到了50多万人,另外还有100多万的越南伪军。越南战争形势日益复杂,战争极为残酷。  相似文献   

7.
美国设立非洲司令部(AFRICOM)的目标是改善安全机制、军队职业化、帮助建立负责任的政府,就阻止侵略和危机反应问题与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协力合作。这项工作无疑是个巨大挑战。自2007年2月美国官方公布非洲司令部设想以来,由于非洲顾虑到美国的新殖民主义及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从事的政权更迭活动,对该设想普遍存在抵触情绪。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坦诚表示:“走向非洲,我们面临重大的形象问题,非洲的公众舆论反对与美国同床共枕,他们不信任美国。”美国还拟在非洲大陆建立地区总部,目前其总部管理机构暂设在美国欧洲司令部总部所在地德国斯图加特。有证据显示,美国在非洲建立司令部的雄心及其时间期限都面临着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8.
美国曾向伊拉克提供化武原料,纵容和支持伊拉克向伊朗军队和库尔德平民使用化武,致使伤亡4万多人 1995年,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投放沙林毒气,致使13人死亡,6300多人受伤。沙林毒气属军用神经性毒气,可麻痹人的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9.
人民总理人民中间走,他和千千万万人民握过手,我是千万人民中的一个,也和周总理握过手周总理微笑着紧握我的手,知道我是延安红小鬼,知道我有一双写书的手。周总理握着我的手用力摇,摇得我哈哈大笑,摇得我热泪横流,摇得我忘了痛苦,摇得我阔步又昂头,摇得我懂得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际评估与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理查德·费舍尔和《航空周刊》编辑比尔·斯卫特曼联合撰写的《评估中国军事能力》文章出炉,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反响。该文无视近年来中国军队的军事能力在过去基础上有所提高后在参与各国军队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打击海盗、展开国际救援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极度夸大中国军力,竭力渲染中国军事能力对地区乃至对美国形成威胁,宣称美国需针对中国军事能力在军事战略和军事投资项目上做出调整。文章引起的反响反映了美国人那种强烈危机感、民族优越感和以权力为中心的思维特点,或许也是美国政治斗争和军队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九年来,美国第一次有更多军队驻扎在国外。新增加的二万七千多名男女军人是1968年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军以来第一次增派到美国国外的军队。这种新的趋向,反映了卡特总统决心使美国在国外(特别是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部队拥有足够的力量,而牺牲某些以美国为基地的部队的实力水平。官员们予计1978年还会继续执行这种政策。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在1962年翻印武元甲将军的《人民的战争,人民的军队》一书,当时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罗吉·希尔斯曼写了序言,说明出版目的在于知巳知彼.但他不得不承认,越南人民进行的游击战争,"甚至可以算是决定世界历史的战争之一","不能用氢弹和电视网来取得胜利",也否认飞机的决定性作用;他主张建立所谓战略村和加紧欺骗宣传.他在序言中看重针对武元甲将军提出的"人民的战争"这一基本原理,大肆污蔑,说甚么"游击队能在一个不愿意支持它的农村中生存下去",并且"有时竟然取得十分成功的战果",是"北越共产党人去攻击在南越的过去同胞".这篇序言也反映了美国统治集团对南越傀儡政权早就没有信任:"现在许多地区的乡村居民,既不拥护政府,也不拥护共产党人……认识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李明 《西亚非洲》2002,(3):13-15
由于塔利班政权包庇涉嫌制造9·11恐怖事件的沙特流亡富豪本·拉登,美国于2印1年10月7日开始对阿富汗展开了报复性的军事打击。与许多人的预言相反,阿富汗战争并未持续太长的时间,塔利班武装也没有进行像样的抵抗,在美国强大的空中力量支援下,北方联盟的军队在很短……  相似文献   

14.
大事综览     
2003年3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伊拉克战争。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空袭后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伊拉克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翌日,英国参加对伊战争。23日,土耳其首派1000人的军队进入伊北部,同时向土伊边境增派5000人左右的部队。由于土耳其不允许美国借道攻伊,美放弃开辟对伊作战的北方战线,继而在空袭后不久派地面部队从巴格达南部开始向伊进攻。战争没有出现像美预料的伊军大批投诚的现象,又因部队粮草不继和伊军顽强抵抗,使美最初对  相似文献   

15.
2015年7月,奥巴马政府发表了第二份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报告对当前的战略环境、军事安全、军事战略以及军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与4年前相比,报告在美国军事战略上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了新的作战目标和军队建设方向。对这些新变化我们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奠边府大捷是越南人民和越南人民军在胡志明主席、越共中央和越南人民军总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取得的胜利。也是越南人民和军队在中国人民和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的胜利。它证明了越中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团结是不可战胜的。这种友谊和团结,是越南人民取得从边界战役到奠边府大捷的一系列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中越两国人民今后朝着改革开放和共同繁荣的道路迈进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灿庭:陈寞应聘去旧金山一家软件公司工作已经签约了,4月底即举家搬到美国去。这样我和老黄便只好提前离开加拿大到在北美最大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驻美国圣迭戈记者的老战友李大明家去小聚几天。4月24日,我们从多伦多飞往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我同许多中国人一样,对美国是既熟悉又陌生,今天能踏上美国的土地,亲身去感受美国的方方面面,实在是件快事。尤其是我刚刚在加拿大小住了三个月,现在又再到美国生活一段时间,这样也许可以让我对美国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那天当陈寞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替我和他妈办登机手续时,让人意想…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拉丁美洲一直是美国的势力范围,特别是拉美国家的军队,一直受美国的控制和影响。美国同拉美国家签订有军事协定,向它们提供军事援助,从军队的装备到军事人员的培训都由美国包揽,美国反对其他西方国家向拉美国家出售武器,不许其他武器生产国染指拉美国家的武器贸易。自60年代起,拉美国家独立意识增强,要求摆脱在军事装备方面对美国的依赖,相继废除了同美国建立的军事同盟,拒绝美国的“军援”,在武器来源方面实行多样化方针,一方面从西欧、以色列等国进口武器,少数国家也从前苏联进口武器,另一方面,拉美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巴西、阿  相似文献   

19.
朱锋  周新政 《和平与发展》2012,(3):1-6,73-76
2011年东北亚局势出现了历史性新发展,其中尤以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影响最为深远。“新军事战略”调整全面“转身亚太”;军队转型能全面应对“后后冷战时代”美国军事与防务需要;对来自中国的“威胁评估”重新定位,也是为了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资产(盟友关系)不会流失,还有奥巴马政府出于2012年大选需要而表现出的对华政策强硬。美国“亚太转身”对中国的冲击非常明显,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竞争、合作,甚至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潜在对抗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全世界追求正义与和平的人民的胜利,苏联在战争中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都是无与伦比的。苏军不仅抵抗并消灭了四分之三的法西斯军队,而且直接参与解放了11个欧洲国家共100万平方公里土地,1.13亿人口,100多万苏军官兵为中东欧人民的解放献出了生命。战后六十年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不会也不应忘记苏联在这场正义与邪恶、光明和黑暗的殊死搏斗中所作出的贡献。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苏军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是分不开的,在研究战后国际政治时,不能忘记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