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党建》1994,(9)
“我以民为先”──商州市委书记雷生辉关心群众疾苦纪事唐淑君在秦岭东南麓的陕西商州市,市委书记雷生辉关心群众疾苦,以民为先、以民为重的事迹被传为佳话。雷生辉始终不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他常说:“咱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谁要是不关心农民...  相似文献   

2.
《诗经·小雅》上说 :“不愧于人 ,不畏于天。”在我们民族的传统中 ,是很重视“愧”字的 ,并以此作为一把尺子衡量和约束自己 ,作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 ,许多为官者对黎民百姓常怀愧怍之心 ,令人肃然起敬。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先后担任过陕西周至县尉、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地方官。他深知民间疾苦 ,写过这样的诗句 :“嗷嗷万族中 ,惟民最辛苦。”他深怀忧民情怀 ,任期内做了不少造福百姓的好事。在周至县尉任上 ,白居易目睹农民冒着酷暑炎夏割麦的辛劳 ,以及交纳税赋后所剩无几的悲惨生活 ,深感问心有愧。在《观刈麦》一诗中写…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7,(6):18-18
1.想民疾苦以自俭,想民怨忧以自律,想民喜乐以自励。 ——刘鸣利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1日夜,郑培民同志因公出差期间,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了。这么仓促,这么匆忙,谁也没有料到。去年冬天,他夫人杨力求同志在京还说“我哩老郑啊,经济上我们绝对放心,他不图享受,不会去贪,就是工作起来不要命,快60了,身上又有多种疾病,真怕他累垮了。”不幸被她言中。噩耗传来,多少人为之惋惜和悲痛啊!谁都说他是好人,好干部,好领导。我以肖求如、田中柱等多位好友名义,写了一幅挽联悼念他:培廉养浩,抑浊扬清,三湘有幸留傲骨;民号众哀,功高德劭,四水无声哭忠魂。培民同志祖籍河北武安,1943年7月…  相似文献   

5.
人是社会的人,人人都要交友。交什么样的友,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郑培民也爱交朋友。他交的朋友有三类,一是“民友”,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下农村,爱到农民家转转,爱在农民家吃饭(一定会把饭钱交上),爱和农民聊天,还爱和农民照相,所以湖南的许多老百姓常说:“培民书记是我们的好朋友”。二是“残友”,兼任湖南省残联名誉主席的郑培民还交了不少残疾人朋友,双目失明的司法干部曾令超到郑培民家做客,郑培民倒好热茶,先放在一边,等到不烫了,才端到老曾手上说’现在可以喝了”,他对残疾人朋友多么细心。三是…  相似文献   

6.
平昌县委书记蒋东生说,中央要求我们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那么什么是政治呢?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多为群众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就是当前基层干部最大的政治。出身于农民家庭的蒋东生牢牢记住了这一条。他到农村,便到农民家里了解收入、负担和吃住情况,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到企业,就与职工交谈,了解工资收入、工  相似文献   

7.
《刻骨铭心》故事梗概 乡党委书记王东风是个能说会侃、办事极有魄力的中年干部。用他自已的话讲:想干事不难,五分钟,三句话,全拿下,而且永远不带反弹的。这不,他走马上任连砍“三板斧”。第一,整顿党支部。全乡三分之一不合格党员被开除。第二,整顿干部。凡是天天“吃农民、卡农民、不办好事”的村干部,被他连窝端掉。第三,清理账目。他规定:以权谋私、多吃多占的不合理开支,谁吃了谁向外“吐”,而且“吃”多少“吐”多少。为此,当地父老乡亲衷心拥戴他,逢人便夸他是“王青天”。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想家。他生活在社会处于纷乱的春秋末期。他胸怀大同思想,崇尚社会民众的安定和繁荣,关心人民的疾苦与乐业,主张统治者要以仁爱为本,以德治天下,并从政风与民风一致的角度来考虑端正社会风气问题,孔子的德政思想今天对我们仍有一定借鉴启发意义。一、提倡“正名”以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孔子是推崇上古三代尤其是西周的德政传统和社会制度的。西周的统治者推崇的是“敬德保民”。“敬德”,就是要求统治者要认真推崇德政,以德劝民行事,关心民众的生活与疾苦。“保民”就是告诫统治者要勤于人事,…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省直属机关工委驻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第一书记吕忠飞:从姜仕坤的先进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当代县委书记的榜样,看到了一个用生命诠释"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干部的榜样。姜仕坤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时刻把民生疾苦放心间的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10.
近日,吉林省前郭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党委书记向我讲述一件事。去年,他刚到乡里任职时,乡党委宣传委员就准备邀请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他,但他却执意不肯。宣传委员说:“宣传一下,既有助于提高你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开展工作。”可他却说:“‘知民度’比知名度更重要,作为人民公仆,重要的是了解百姓心声,关心百姓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还是让我提高‘知民度’吧。”于是,他经常走村入户,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这位乡党委书记把“知民度”看得比知名度更重要,说明他把群众的利益看得很重,把…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同农民阶级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他理解农民的疾苦,同情农民的命运,一生都在探索农民解放和农民富裕的革命与建设道路,在其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他也始终将农民作为他依靠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谁砸公安局的牌子,我们就砸谁的饭碗 知为吏者,奉法而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民。 1994年4月,李文喜走马上任辽宁省本溪市公安局局长。 作为一方“官吏”,谁不希望自己的领地莺歌燕舞,安居乐业呢! 然而,他一戴上公安局长的乌纱帽,便恶梦不断,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瓜农们的微笑□福海大文记者在长春市郊采访时,碰到这样一件事儿:好多种瓜的农民拉着我们的手说:“你们要好好宣传宣传小迟子,他可是我们瓜农的恩人啊!”我们感到好纳闷:小迟子是谁?他又怎么成了瓜农们的恩人?经过一番调查后,我们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作为农民的儿子,深知劳动人民的疾苦。他不仅在理论上、政策上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是艰苦朴素的光辉典范。他的一切起居、生活都崇尚简朴。在"吃"上,他同样十分节俭。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世界,而是为了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15.
于建嵘 《廉政瞭望》2009,(11):21-21
民众可不可以抱怨?民众为何要抱怨? 一个国家的安定首先民要安定,而民要安定首先要关心民生,假如一个社会都不关心民生,假如我们的执政者都不看到民间的疾苦,民众如何理解政府呢?  相似文献   

16.
彭真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和毛泽东一样,出身农民,少年在农田劳作,熟知农民的疾苦,18岁才进高等小学学习。他没有象周恩来、陈毅等著名革命家那样留过学,既没有到过欧洲,也没有去过莫斯科,是在中国革命人民斗争中土生土长的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17.
彭真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和毛泽东一样,出身农民,少年在农田劳作,熟知农民的疾苦,18岁才进高等小学学习。 他没有像周恩来、陈毅等著名革命家那样留过学,既没有到过欧洲,也没有去过莫斯科,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土生土长的群众领袖。 他长期在北方做地下工作,是唯一  相似文献   

18.
“老百姓可以骂我们,我们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的几句名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均设在延安,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所窝洞内办公。1941年夏日的一天,延安公安保卫部门向毛泽东汇报一个情况:清涧县有一个农妇的丈夫被雷电击死,引起她的悲伤,她却大骂“世道不好”、共产党“黑暗”…  相似文献   

19.
嵩明县委书记杨立华,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他深深了解百姓的疾苦,也一直在苦苦思索着战胜贫困的对策。在解决农民增收这个问题上,县委"一班人"确立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指导思想。"有了把农民组织起来应对市场变化的思想,就会在工作中增加主动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生产经营的效益,有效地抵御风险。"杨立华这样说。可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用实践来教育和引导,也需要一个过程。白邑乡石关村果农朱正友现在是乡果农协会的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民,民相民样,普通平实。他,是一个官,严以律己,一心为公。他就是徐存明———宁县和盛镇党委书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以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最爱说的两句话———“官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1992年,30岁的徐存明由县种子公司经理调任和盛镇党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