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珊 《中国减灾》2010,(9):48-49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在2007年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在2007年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黄燕 《中国减灾》2014,(11):22-23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速的当代社会,突发事件可谓“和平年代的战争”.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政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同时,往往还要注意应对“战争”中的舆情。  相似文献   

4.
试论“突发事件”预防工作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眉 《大连干部学刊》2008,24(11):31-32
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如何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严重社会危害,成为执政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预防”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首要环节和最重要工作。政府不仅是法定的“预防”工作的领导机关和责任主体,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保障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速的当代社会,突发事件可谓"和平年代的战争"。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政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同时,往往还要注意应对"战争"中的舆情。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作为一种公共关系,其阶段划分为预见规避期、危险控制期、紧急应对期、  相似文献   

6.
《今日上海》2013,(2):62-63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将于2013年5月1日实施。任何人不得编造传播突发事件虚假信息。《办法》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相似文献   

7.
<正>一、涉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含义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目前,国内对"涉外突发事件"一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综合其他专家学者的观点可将其概括为:具有一定涉外因素、可能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和  相似文献   

8.
背景5月3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将于6月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由于现代交通、通讯等科技手段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多数突发公共事件都可以控制在普通行政应急管理的范围之内,一般不至于危害宪法制度。局部的、不至于达到极端程度的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对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突发事件应对法》因此备受国人瞩目。关键词:保护安全、救助百姓是第一要务法律草案涉及的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类。秉承一个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保护人民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当前突发事件频发给人类造成的严重社会危害和信息时代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详述了信息时代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路径选择: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包括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四个过程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0.
黄样兴 《江西政报》2008,(19):40-4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资金的管理就是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在编制应急管理预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有所加强,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应急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应急资金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规范。应急资金是指应对突发事件的资金。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本法将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施行,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也标志着依法行政进入更广阔的领域,对于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这部法律,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责任。一、关于《突发事…  相似文献   

12.
渝府发[2011]3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重庆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以下简称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提供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14,(23):11-13
为了规范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提供权威、公正的预警信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规范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提供权威、公正的预警信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绘制了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前提是要保证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善于预防、应对突发事件。进入网络社会后突发事件生成了许多新特点,例如,具有快速爆发性、源头多元性、网上网下连锁性及迅速蔓延性等新特点。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地方发生突发事件后靠政府一家单打独斗应付局面,政府仍在运用传统的模式应对突发事件,结果往往使政府威信严重受损,置自己于被动的地位。新形势下要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建构应对突发事件防范平台,科学制定以预防为主的应对策略,打开应对突发事件和推进社会治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实施,对于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实施,对于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政报》2007,(12):2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公布实施,对于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加强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法律各项规定得到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  相似文献   

19.
陈潇 《重庆行政》2013,14(2):33-36
近年来,国际国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在内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因此,突发事件的应对已经成为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在整个突发事件的应对体系中,政府的信息公开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就此进行探究.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一)目前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定义至少有以下几种: 1."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也无法预先掌握的能引起人们关注和兴趣的事物或现象,并对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或影响."[1] 2."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正因为其‘突发性’,重大突发事件总是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已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严峻社会问题。构建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控机制,是党和政府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应对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需要从它发生的社会机理、网络内外的关联性和网络空间的规制等方面入手,将构建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防控机制摆在首位,在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整个防控体系中,强化预防管理、预警管理、工具控制和制度规制四大管理流程十分必要,力求将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之诱因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