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重、黎“绝地天通”并不是民政与宗教职务的分开,而是远古神职人员的一种内部职责分工,而后又发展为巫、史的职能分工。而这种分工又与早期巫师的人神交流方式有关,初期巫师的人神交流主要通过神灵附体来实现,因此,黎的职责更多地是对巫的神秘语言的解读。但随着文字的诞生以及巫的人神交流更多地通过占卜来完成,黎的职能由此转化为史官的职能。殷商时期一个完整的卜辞体现了巫、史职能的完美结合。但由于周革殷命,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发展路线转向了道德的方向,阻塞和中断了原始宗教向成熟宗教的演进。这一转向导致了巫、史职能的最终分离。  相似文献   

2.
官士军  刘秀珍 《学理论》2012,(31):15-16,46
基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宗教健康发展的需要,以宗教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应该起辅助作用为基础,就道德建设与宗教道德、传统美德与宗教道德、诚信建设与宗教契约精神、道德建设与宗教道德和谐之道等关系展开论述,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宗教能在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诗学从人的情意出发、禅宗从人的思维方式出发、儒学从人的道德修养出发,共同达到这样的结论:人对形上之道的把握虽然离不开主体性,最后却要消融这主体性于天道的客观性。中国哲学称这种主体性融化于客观性的现象为“天人合一”。由于以“天人合一”观念为背景,中国哲学诠释学对人能否通过语言把握形上本体以及语言如何去把握形上本体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4.
人生意义的第三个层次是“生命”阶段。这个层次跟我们大多数人的关系远了些,是不是它不重要?不是的。正因为它最重要,所以我们必须把生命问题提到一个高度上来。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要在“生命”这方面有伟大的创造、有创造性的伟大人格。否则,它不容易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这种创造性的伟大人格,可分为道德宗教和非道德宗教两类。在道德宗教这一类里,古史有个文明的轴心期,那时期世界上就产生了几个大伟人。  相似文献   

5.
张永刚 《学理论》2011,(17):219-220
董仲舒虽然肯定"君权神授",替封建君主专制论证,但另一方面又要求"人君法天",遵守天道,希望用天来监督世俗社会至高无上的皇权。这种"君权天制"法律思想在封建专制的古代中国是难能可贵的,对于控制地主阶级过分剥削,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安定农民生活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至今对于完善我国的国家权力监督制度具有时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和老子分别开创了儒、道德性思想先河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仁之德"和"道之德"为其特色的孔、老德性观,不仅代表了中国德性文明发展的两大历史趋势,而且在彼此融摄中共同维系着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传统与主干。新形势下,认真解读两种德性观的内涵,在思想"原点"的比较中探索它们在核心概念、主体价值取向和德性养成路径上的差异性,传承和弘扬以"社会伦理"见长的孔子德性观和以"自然伦理"见长的老子德性观,无论对于当代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改善,乃至两种文明的和谐与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8)
在宗教与其他社会文化形式的关系中,宗教与道德的关系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密切的,宗教常常被认为是道德的源泉和保证。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产生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道德的真正保证不是宗教,而是社会的人际关系。然而,尽管道德的来源不是宗教,作为一种独特的信仰体系,宗教所能提供的信念资源也是现代道德所需要的,宗教是一种可能的现代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理论探索》1990年第1期上笔者发表的《论儒学道德论的批判继承》一文中,已经论述了有关论题的原则立场。这里,我将进一步探讨怎样实现对儒学道德论批判继承的具体方法问题。如前文所述,既然我们认为,对儒学道德论的批判继承,应是在现实社会条件下遭德实践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中的批判继承,那么,新的道德论的建立就不能不顾现实道德的具体发展状况,单纯去从儒学道德论中抽象地选取其某些道德信条,而首先应考察现实道德的实践情况,从儒学道德论中选择那些尚能反映现实遭德本质内容的较合理的理论形式,作出符合实际的新的阐释,而后吸收为新道德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也不能离开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2)
伊斯兰教苏斐派在西北地区传播中逐渐形成了门宦制度,门宦制度等级森严,拥有最高的权力者,即门宦的宗教领袖是门宦教主,门宦教主在创立本门宦过程中形成了其绝对权威,其后传承中形成了有了"道祖""太爷"的称号,结合现存史料可以看到教主权力甚高,以教主为宗教领袖聚合了当地的穆斯林,形成西北地区穆斯林小共同体,与国家大共同体形成冲突,但也加快了穆斯林社会组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从记载文本来看,利玛窦从自身对宗教的体会出发,曾经把儒家列为中国的三种宗教之一。随着利玛窦本人对儒家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同时为了更好地在中国传教,利玛窦做出了儒家非宗教的判断,这种判断在西方社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当时并没有在中国国内引起较大的关注,但是从一个较长范围来说,仍然具有学术史的意义。利玛窦敏锐地认识到儒学发展的阶段性,肯定"先儒",批判"后儒",但是没有看到中国儒学发展的连续系,也没有看到中国儒学发展断裂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利玛窦儒学观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理论学术界出现的“文化热”中,不少学者就怎样继承传统的儒学道德论问题进行研讨,这对今天我们建设一套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有益的、必要的。事实上,这一研讨,非自今日始。关于儒学道德论,文革前就有学者提出“抽象继承法”,前些年,也有学者提出理论的普遍性形式的继承法;另外,还有提倡“儒学发展第三期”的学者,提出今天可以对儒学道德论内容和修养方法进行继承的看法。这种种继承法中的一些见解,不能说毫无可取,但从基本观点看,均失于抽象和笼统。笔者主张,对儒学道德论应从社会历史的实践过程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上实行具体的批判继承法。本文拟就此略抒己见,就教于学术界的同行。  相似文献   

12.
牟宗三心学既是对儒学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是在西方本体论指导下的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牟宗三依托陆王心学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形上学,其关键在于强调人的道德实践与天(即无限)的关系,使儒家道德实践具备普世意义和开放性的姿态。但是牟宗三哲学是时代在思想中的反映,因此无法充当时代的先导。这种企图和努力是其陷入困境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公私之辨古已有之,但在宋明思想里才逐渐突出,《明夷待访录》便是一个极端案例。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对公私之辨作了特别的运用,表达了对君主制的强烈质疑,这个质疑的要义在于揭示了君主制道德上的内在困境。黄宗羲的公私之辨与原初儒学有重大差异,却又的确是宋明儒学曲折演变的产物,是儒学脉络内部的一个极端发展。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的职责和地位决定了领导干部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个人和社会道德建设责任。在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突出并首先抓好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领导干部自身道德状况好坏和领导干部对公民道德建设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好坏 ,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道德水准提高的重要前提是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走在前面 ,以此带动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聂长建 《理论探索》2012,(6):131-134
"见死不救"从道德视角可分为三种:"损人利己"的见死不救、"利人利己"的见死不救和"损己利人"的见死不救。"损人利己"的见死不救,是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必须入刑";利人利己"的见死不救,是一定程度的违背道德的行为,可以入刑;"损己利人"的见死不救,并不违背基本道德要求,可不入刑。  相似文献   

16.
田辰山 《民主》2006,(3):20-20
儒学怎样与时俱进?我以为,儒学研究在今天要加上一个后现代的角度或视野,甚至可以有一个“构建后现代儒学体系”的提法。跟儒学联系的这个“后现代”概念需要一点解释,就是它不是西方思想传统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7.
张伟娟 《学理论》2009,(14):64-66
宗教道德是宗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扬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通之处,发挥其积极因素,摒弃其消极的方面,使其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昆仑 《学理论》2011,(31):235-236
2008年以来",90后"逐渐取代"8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对"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道德状况的比较中可以发现",80后"大学生与"90后"大学生道德呈现出共性和差异性并存的状态。其中",90后"大学生在道德责任意识、利益选择和择业观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0)
当今时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一些道德危机。不少人认为宗教可以化解科学的道德危机。近些年来,科学宗教的关系,再次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学界对宗教与科学的主要关注点为:二者的功能互补关系、科学的道德危机是否需要宗教、二者如何发展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实践者,陈独秀在处理"外来"文化和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之关系时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方式:早期他以为科学、民主与传统儒学形如水火;后期则以为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势不两立。其"反叛"固然过于激进,但毕竟"事出有因"。我们探讨陈独秀"反孔"之态度,旨在通过还原历史之场景,恰适地理解其思想,并为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之会通"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